第122章,中國為什麼嫌棄中東

《中東局勢烏雲密佈,薩達特再次威脅向以色列發動戰爭》

“近日,埃及總統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宣稱,阿拉伯世界向以色列發動新場戰爭已不可避免’。”

“這是1972年以來,薩達特第三次威脅向以色列發動戰爭。”

“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的關系因1967年的六日戰爭而變得不可調解,雙方積聚的仇恨必將透過某種暴力的方式釋放出來,對於這一點, 許多國際政治和戰略學者都持有共識。”

“在此時刻,只有蘇聯在呼籲阿拉伯世界保持克制。盡管蘇聯自1967年以來為埃及、敘利亞、約旦提供了能武裝其所有國防軍的軍火,但蘇聯似乎不認為在下 場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能夠取勝。”

“由於在雅爾塔與尼克松的會晤極其成功,蘇聯現在打算緩和美蘇關系,因此極不樂見中東出現不穩定的情勢。而蘇聯勸止阿拉伯世界的另一一個原因,據猜測,是現在的阿拉伯國家對蘇聯還不夠順

在六月底七月初,所有人都意識到中東形勢越來越緊張,但大家都猜不透埃及和敘利亞到底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理由發動戰爭。

從1973年初到現在,阿拉伯國家舉行了數次大型的軍事演習,每次都引起以色列軍方提升到最高的警戒狀態,但每次埃及和敘利亞都在幾天後結束演習、回複平靜。

以色列此時也存在著輕敵情緒。首先是1967年打得太順了,其次,現在以色列佔據地利:戈蘭高地在以色列手裡,並且構築了防禦工事,敘利亞想武力收複高地得撅著屁股仰攻;西奈半島被拿下

了,埃及要強渡蘇伊士運河沒那麼容易;巴勒斯坦滅國,側翼不構成致命威脅了。

阿拉伯國家這邊和蘇聯的關系確實沒那麼和睦。1967年 以後埃及和敘利亞接受蘇聯大力軍援是事實,但埃及出於不結盟國家的理念,時不時就要拒絕一下蘇聯。比如談好的在埃及建設空軍基地,基

地建起來了,6架圖16都來踩點了,駐紮了3個月,埃及突然改變主意了,把這個蘇軍圖16團請走了。

他們的金主如果是中國,中國就會認為埃及的想法挺正常的,甚至就算埃及沒有主動提出,中國也會讓埃及保持內政外交的獨立性。但現在埃及的金主是蘇聯,蘇聯對他的小弟的順從度要求可是很

高的。

在這烏雲密佈、一步步走向戰爭的時候,只有中國外交部在提醒阿以雙方保持克制,戰爭不是解決當前中東矛盾的方法。

中國對中東的政策,現在西方國家也看出來了,就是不搭理不摻和。

用一個形容詞的話,就是中國好像現在對中東地區很“嫌棄”。

中國對以色列的侵略予以譴責,並且現在和以色列沒有外交關系。但中國也不放狠話說懲罰以色列。(蘇聯現在緩和, 但在幾年前收納一票阿拉伯小弟的時候是放了狠話的)

中國對阿拉伯國家反以反美的行動表示支援,並且給予了幾次人道主義援助,但從不給軍援。也沒有向中東什麼軍事顧問團、或者提出要求設立軍事基地。

現在的中東地區,以色列旁邊的一圈國家劍拔弩張,但在波斯灣地區相對比較平靜,幾個油霸國過自己的小日子。而中國與這些油霸國的關系也一般般。

這個疑問很快就有了答案(這是各國認為的真正的答案)。

1970日,中石油羅馬尼亞石油公司在奈及利亞建設的福卡多斯原油港口啟用, 艘26萬噸v在這 裡的原油碼頭吸飽了油開往歐洲。

福卡多斯原油港口是三年前開工建設的,也就是三年前,尼日三角洲的石油勘探取得突破:中國、羅馬尼亞構成的聯合勘探隊在尼日三角洲發現了4個連片的含油區塊。

尼日三角洲當然靠海,這就意味著這裡的油田只要隨便鋪設個幾十公裡的輸油管路,就可以把原油送到碼頭運走。

從奈及利亞開往歐洲路程也不遠,現在蘇伊士運河不開了,從波斯灣運油到西歐要繞過好望角,而奈及利亞在西非沿海,從波斯灣啟航的油輪在開了23的路程之後,嗯,會路過奈及利亞。

中國和羅馬尼亞在過去三年時間, 邊修原油碼頭邊開發油田,當建設工程進行到一半,就對外公佈”這裡有油待售”吸引買家。

第一波石油採出來之後,中國立刻請了大票石油進出口公司和大石化公司等買家到奈及利亞實地觀摩。觀摩的目的當然是融資,中國銀行在香港和東京融資,擴大石油生産規模。

在觀摩過程中,中國向買家分發了尼日三角洲油田的真實資料。當前正在開採的4個區塊總計可開採儲量30億桶(4.4億噸) , 中羅還拿下了12個區塊的石油開採權,也同樣是目前勘探結果證明非

常樂觀的地塊。同時,對奈及利亞三角洲的陸地、近海、深海的粗探工作也完成了,這裡的含油構造多得離譜,勘探前景極其良好。

這就挺有意思的。現在的石油業其實不是什麼暴利行業,油價3美元 桶,開採成本1.5~2美元桶,就賺這麼點兒差價。

不過最近10年世界對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多點可採油田總是好的。

於是,石油買家陸續簽署了在奈及利亞購買石油的合同,作為從波斯灣進口石油的補充。

其他的石油開發公司呢在路上了,在路上了,已經開始招僱傭兵了。

殼牌、埃克森美孚、雪夫龍德士古、道達爾、阿吉普...他們都注意到奈及利亞政府在得知尼日三角洲石油資源蘊藏豐富之後,立刻惜土如金,對上門找石油的中國羅馬尼亞聯合勘探組只讓出了大

約6的土地的石油開採權。

也就是說,尼日河三角洲現在還有94的土地,石油開採權是在奈及利亞政府或奈及利亞私人手中的!

嗨,中國還是不會搞帝國主義啊,要是換了我們來,奈及利亞總統現在已經身上幾十個槍眼躺在總統府辦公室的地板了,尼日三角洲當然就被瓜分幹淨了。

石油公司都是這麼想的。

到了奈及利亞,發現奈及利亞總統開了個招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