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要不,蘇聯試試價格雙軌制?(第2/3頁)
章節報錯
巴伊巴科夫:“可是40元也只是 人民幣,而從淡水河谷買鐵礦,中國得支付美元。.噴。
“中國同志真就是直接對比的,把5美元轉換為25人民幣,25小於40,於是得出了結論,進口鐵礦石更劃算。
另一 名蘇聯國家計委委員補充了一句:“如果人民幣升值,比如從現在的5人民幣兌換1美元升到4,那麼進口鐵礦石與中國自己挖掘鐵礦石的成本之比就會變成20: 40, 差距更大,進口模式就更有誘
惑力。
巴伊巴科夫:“我注意中國的鋼鐵工業是因為他們在三年前就做到了噸鋼成本低於蘇聯,而且發展到現在,中國的噸鋼生産成本只相當於蘇聯的70。”
去過中國考察的計委委員:“中國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追求的是噸鋼成本達到或接近美國的水平,大概從1965年起, 中國鋼鐵業把追趕的目標從美國轉換到了日本,因為那時候日本已經成為噸鋼成
本最低的主要鋼鐵生産國。”
巴伊巴科夫又夫陷入了沉思..
雖然柯西金改革現在已經徹底蔫菜了,但蘇聯國家計委仍然需要在”不影響國家戰略性生産目標”的前提下,提高蘇聯國內工廠的勞動生産率。
通常勞動生産率可以具化為同質産品的生産成本。
尤其是現在國家計委還有這樣的看法:最好是在ogas系統部署之前,把主要工業産品的勞動生産率再做一次提高。
因為這些老人們憑自己的經驗意識到, 旦某個工業品的勞動生産率被錄入到ogas系統中,這個系統會一直按這個固定的數字進行全國生産的計算和計劃安排, 很難針對其中某一個引數進行改動。
基本引數不好改,也就意味著勞動生産率不會再提高了,因為不會再有人琢磨如何改進和革新。
這可不是這些老人們希望的未來。
但問題在於,些老人對此著急,而另一些老人們卻對此無動於衷。
“巴伊巴科夫主席同志。”
會議結束後,尼古拉:雷日科夫想找巴伊巴科夫私下談談。
“不如,我們也試一下,中國同志用的那套辦法”
巴伊巴科夫:“用市場調節的方式’
雷日科夫點點頭。
巴伊巴科夫:“可蘇聯哪來的市場好吧,日用消費品有商店,可是鋼鐵、鐵礦、煤炭,這些都是生産資料,幾十年來都是完全受國家計劃管制....你能把鐵礦石放到百貨商店裡掛牌出售嗎
雷日科夫:“不邁出第一步,就永遠不會有市場。
巴伊巴科夫:“只要朝這個方向邁步,就會帶來混亂,你知道勃列日涅夫總書記怎麼強調的嗎不能亂,不能亂。這等等再說吧。
雷日科夫:“主席同志,如果這一套改革不好進行,那麼我們能不能翻新硬體裝置中國與日本在聯合進行鋼鐵業裝置的生産,並且在設計下一代的高爐系統。
“我看了上鋼研究院與日本八幡制鐵聯合研製的巨型高爐,這個設計相當棒。八幡制鐵生産的高爐原本就是世界最好的,中國插手進去,這樣就導致八幡制鐵的大型構建制造經驗結閤中國的精密儀器
和工業晶片技術,使得高爐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我去中國的時候看到了上鋼寶山鋼鐵廠正在搭建的最新的高爐,僅僅是多點紅外感知系統和工控計算機,就使得爐前工人數量減少了4人,這個高爐總體來說,對上一代産品,産量翻倍了,但是操
作人員數量減少了30。
“如果我們無法對體制進行改革,那麼透過技術革新,我是說,從日本進口高爐本體,從中國進口感知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對我們的一部分鋼鐵廠進行技術改造,也是有望在兩三年之內,改出幾個
比較現代化的鋼鐵企業的。
巴伊巴科夫“您的這點想法與我的大致吻臺。是的,我們要充分利用從西方進口機器裝置的額度,現在我正在為一些急缺技術革新的工業行業申請外彙額度。謝天謝地,由於盧布馬上就會彙率調
整,我手裡的額度還增加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