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每發射一顆衛星,就有3臺計算機遭到殺害(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九十五章,每發射一顆衛星,就有3臺計算機遭到殺害
聶帥結束在沈陽的視察,繼續往北走。
第三代重型制空戰鬥機的沈飛原型,現在內部編號是114工程,進入正式競爭階段之後應該是叫yj14,成飛原型是yj13。
第三代輕型戰鬥機則有三個競爭者:沈飛、成飛、南昌。現在也都沒進入正式競爭階段,預計原型編號叫做yj15、yj16、 yj17。
不管哪個原型獲勝,最後的贏家都是錢學森創辦的空氣動力研究中心。這是國內飛行器和航天器空氣動力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術的源頭。當然沈飛的yj14借鑒米格25的比較多,但其他四種在研型號
都利用了空氣動力研究中心的成果。
哈軍工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是聶帥在哈爾濱的主要考察物件,確切地說,是哈軍工裡的兩個人。
在列車.上,聶帥掏出他的小本子,上面記著幾個名字、人的簡介和現狀。
“周興明”
“1938年生,1960年 畢業於哈軍工,1963年清華計算機系碩士,現哈軍工任教,中校。”
“長處:對軍事技術與未來戰爭有濃厚的鑽研熱情,尤其專注於研究電子技術、資訊科技對未來戰爭的影響。”
“李鴻志”
“1937年生,1961年哈軍工碩士畢業,現總裝備部第二炮兵裝備局二處(哈爾濱)主任,中校。
“長處:對軍事體系和軍事工業體繫有深刻的理解,有極強的協調溝通能力和領導能力。
和李強前兩年做的事一樣,聶帥也想找個接班的啦。
接班人都不好找,李強琢磨了很久才確定下來蔣築英,聶帥從69年琢磨到現在,還未能確定。
接班的同志必須政治可靠,必須有深厚的科學素質背景。從聶帥的位置,還需要接班人此前就對裝備、裝備體系以及未來戰爭的發展有銳利的眼光,並且在軍內已經有了 定的知名度。
一方面,這樣的人才能更方便地理解未來科技尤其是軍事科技;另一方面,只有這樣的牛人,把他納入小組之後,這位新成員接下來的表現才不會那麼突兀。
聶帥抵達哈爾濱,李鴻志並不在裝備局二處的駐點,應該是外出出差了。哈爾濱的這個駐點其實就在哈軍工校園內,工作範圍是協調建設在東北地區的固定洲際導彈發射井,所以一出差就肯定是鑽
大興安嶺的深山老林。
周興明在哈軍工,他是哈軍工的教員嘛。聶帥來訪讓周興明感到很意外,而且聶帥直接上教學樓,去了他的辦公室。
“在哈軍工教書,有沒有感覺太沉悶了,不如下部隊爽快 ”聶帥開場問了句。
周興明: “學院是個好地方;好多牛人,甚至學生的思想也都很活躍,在這兒教書能讓自己頭腦裡的思想不斷碰撞錘煉改進。至於下部隊,哈軍工的教員也是要經常下部隊學習考察的,只是,如果我
們這種考察能更方便更頻繁一點就好了 ,尤其是我想到越南做一次實地考察。
聶帥:“越南這可得在安全方面做好措施。
周興明;“聶老總,那就是說,哈軍工的教師、學員, 去越南戰場實地考察也是有希望的”
聶榮臻點了點頭,決定先把這個話題收一收,他要談正事了。“小周,你去年寫了一本這個書,是吧”
拿出去了。”
周興明:“書的主要內容是前年寫出來的,去年出版了。學院對新學術思想著作有特別的補貼,賣不賣得出去,都能給作者一份基本收入, 所以為了孩子的奶粉錢,我就把自己腦袋裡的想法變成書稿
到現在為止,周興明當然沒接觸過未來檔案,也根本不知道未來檔案的事情,聶帥十分確認。可是周興明去年出版的這本書,書名叫做:
《數字化戰爭與數字化部隊》
聶榮臻:“很好。我最近這段時間看你的書看了兩遍,今天咱們就來深入地聊聊它。”
.....
美國。
1972年是大選年,在七月份,民主黨和共和黨相繼召開全國大會,確定自己參加競選總統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