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哭死,高雄航天發射中心飛走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級並聯30臺nk15液氧煤油發動機,這已經夠煩人的了。然後錢學森還發現n1火箭12級、23級之間的連線結構留出了很大的空隙。問米申才知道,這是沒時間設計共底結構,低溫的液氧和常溫
的煤油,兩種罐子當然要隔開來。
除此之外,第三級,n1的第 三級用的還是液氧煤油發動機,而且是比較老的型號,原因很簡單,有現成的nk21,而新的適配2n1火箭的發動機要新研製。
再加上其他種種倉促的設計,n1轉換為地球軌道有效載荷動量,相比之下,土星v為12.14。
除此之外錢學森還發現了個問題,n1火箭的頭部允許措載的航天器尺寸很小。它就是底部直徑超大,越往上越尖細。
錢學森注意這個問題當然是因為他想看看n1還能不能再利用來發射空間站的大型艙段,看來發射空間站也不那麼容易。
錢學森:“米申同志,我看了你們的n1,大概就這樣啦。n1f有什麼打算嗎
米申: ”第三級用nk31發動機替換nk21,這能讓火箭的2噸。除此之外,沒有太多的改進了。”
看來,這n1f的前景也不太妙啊。
米申:“你們也在設計超重型運載火箭吧 ”
錢學森:“當前在設計的是重型運載火箭,直徑6米,eo運力在25至35噸。 超重型運載火箭還在規劃中,這可能是很遠以後的事了。”
米申:“現在我明白了,必須研發像土星f1那樣的單臺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用nk15簡直是一 場災難。”
錢學森:“這倒也不一定。在未來,火箭發動機的可靠性以及控制系統的可靠性都會上升,而且我覺得可靠性會明顯提高,那時候多臺發動機構成的第一級照樣可 以有比較高的總體可靠性。
.....
n1的第四次試射終於被外界知道了。這大概是因為這枚火箭終於飛進了印度洋,這樣美軍和印度的監測系統終於能親眼收到這種巨型火箭的訊號了。
不過,這對西方國家以及美國來說,並不算是爆炸性的訊息,因為這件事是“很合理”的。蘇聯一直在和美國搞太空競賽,當然也要包括登月競賽,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美國阿波羅飛船登月了,蘇
聯沒登成,但是開發出了一種特別絕大的運載火箭,這並不奇怪。
再說美國現在也不太在乎這件事了,反正就連nasa自己的登月計劃都快要收尾了。
1972年2月的南海,美軍的軍艦和偵察機依舊在遊蕩,而且u2高空偵察機還時不時擦邊拍個照片。
一架u2奉 命在海南島12海裡外的公海上空飛掠偵察,在24000米用側掃相機拍攝海南島上的情況。這組照片沖洗出來後,cia的情報分析人員對比三個月前從同樣的航線拍攝的海南島文昌附近的
情況,似乎發現了點兒什麼。
。首先是文昌出現了 個小港口,有兩個碼頭。這兩個碼頭三個月前還是工地,現在已經停了艘400噸的運輸船。但碼頭顯然還沒有完工,在正在施工的區域,看到了許多粗大的管路,就好像這個
碼頭是天然氣解除安裝碼頭一樣。
其次是碼頭附近1~2公裡的地方,幾個月前一團亂糟糟的工地,現在略微能看出點名堂來了。
“這是一一個火箭發射塔。”
情報分析人員指著其中的一個大坑說道,“這 與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大型火箭發射塔正在建設時候的痕跡非常一致。
另一名分析人員:“如果確實是的話,那麼你看這裡,這樣的火箭發射塔還有一座。”
《中國正在海南島建設航天發射中心!》
“近日,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cia官員向記者透露,現在已經確鑿的資訊證明,中國正在其國土南端的海南島建設一座大型的航天發射中心。”
“如果這個專案完成,海南島將成為中國的卡納維拉爾角。”
“據悉,中國去年的人大會議上,就有航天業界的代表透露過,未來的中國需要一個新的、 能發射大直徑運載火箭的發射中心。如果有可能,這個航天發射中心的緯度應該盡量低一些。 而海南島和臺
灣島都符合這一標準。
“海南文昌具備低緯度和靠海的兩大優勢,不過它也有缺點:這裡是臺風區,每年春末至初秋一般會有數場臺風經過;海南島面對的東南方向有馬來群島和呂宋島,中國需要保證自己的運載火箭脫離
的第一級、整流罩等分段不落入這些島嶼的人口稠密區。
“不管怎樣,海南中標現在已經是事實了:海南文昌將是中國的卡納維拉爾角。未來世界的三大航天中心,將是卡納維拉爾角、拜科努爾和文昌。”
“再結合當前傳得沸沸揚揚的中國可能染指火星的傳言,或許我們可以看到將來中國的火星飛船從這個島上升空。
臺中,清泉崗基地。
“長官,你前幾個月不是還信誓旦旦的說,我老家高雄會被中共拿來蓋航天發射中心的麼”
“滾滾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