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給未來的信(第1/5頁)
章節報錯
第四十章,給未來的信
說起斯大林格勒戰役,就必然要說到馬馬耶夫崗。
馬馬耶夫崗緊鄰斯大林格勒市區,它既不是山”也說不上”崗”,只是一片比附近高一些的、面積也不太大的高地。但在軍事意義上,這片高地的歸屬對斯大林格勒的巷戰影響巨大。
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蘇德雙方圍繞這片高地展開了殘酷的爭奪,蘇軍和德軍都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傷亡。
斯大林格勒戰役打了200天,馬馬耶夫崗高地爭奪了135天,蘇德共有10萬名士兵在這兒倒下。而馬馬耶夫崗高地的面積,最多也就能同時站下一千多人。
在蘇聯曾有種說法,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沒有人知道馬馬耶夫崗易手了多少次,因為沖上高地計程車兵都沒有活下來”。
真實歷史大致也能印證這種說法:關於馬馬耶夫崗戰鬥這一關繫到斯大林格勒戰役勝負的重要爭奪戰,蘇聯戰後編撰的戰史中的描述很不詳細,其中大部分是引用自側面的敘述。這場戰鬥的當事
人,包括營級甚至團級軍官,大部分都沒活下來。
1942年9月12日,蘇聯第13近衛步兵師受命進攻被德軍佔領的馬馬耶夫崗及一號火車站。兩天之後,第120人。 在倖存者中有 名步兵營的文書,他記錄下了自己所看到的
戰鬥:在24小時之內,馬馬耶夫崗火車站易手14次。
今天剛好是9月12日,近衛第13步兵師沖擊馬馬耶夫崗的紀念日。
時隔27年,今天的馬馬耶夫崗只是一片綠樹蔥蔥,高地頂端是一尊巨大的雕塑《祖國母親在召喚》,1967年落成的。 伏爾加格勒市的中小學生今天要在雕塑附近埋設一枚時間膠囊,又恰逢中國的海
軍副司令員在本市訪問,市政府就順帶著起邀請戈爾什科夫、方強參加這個活動。
“本膠囊埋設於公元1970年9月12日。請於2030年9月12日開啟它。
12歲的小學生瓦列裡謝波什尼科夫將自己的照片、小物品和一封信裝在袋子裡,放入膠囊。
“我們相信,你們已經出色地開發了我們美麗的藍色行星,開拓月球,在火星著陸,不斷向宇宙深處進發。你們的太空船是不是已經沖出了銀河系了呢你們是不是已經和外星文明的代表進行了有關
科學和文化合作的交涉呢
“我是26歲的建築工人伊萬別裡亞耶夫。我們剛剛向宇宙踏出第一步,你們應該已經可以飛往其他行星了吧很多自然界的秘密已經被發現了吧核能可以控制了吧元素的量可以根據人類意願決定
了吧氣候可以改變了吧在北極可以種花了吧
“2030年的世界應該已經沒有木製道路了吧。在我們這個時代,城市正在改造之中。伏爾加格勒全城都在大興土木,我們也一直在工地幹活 .很羨慕你們能夠生活在偉大的21世紀,但我知道,你們
也會羨慕我們這些一直在忙碌的家夥。
“你們大概在銀河系建功立業,也讓地球變得更美了吧
“我是25歲的教師斯波爾迪斯科維奇。2030年, 我們的大學或許成為更大更優秀的高等教育機構了吧,它應該在為有更多科學發現和成就的新世紀培養工程師吧。我很羨慕你,同志。
“我是來自烏克蘭的鉗工亞佐夫。你們是幸運的一代:戰爭已經是歷史了。”
“你們應當不必再高喊口號:以色列侵略者無恥!你們不必抗議越南的戰爭罪行,不必為來自革命的古巴的新聞義憤填膺。這些事情離你們多麼遙遠! 2030年的年輕人啊,我們相信你們已經證明自己
沒有辜負英雄的前輩對你們的期待,你們已經創造了一個新世界。
每個寄往未來的包裹在放入膠囊前都對在場參加活動的人展示。
方強也受邀參加活動,他沒做什麼準備,在聽了伏爾加格勒的工人、教師和學生所寫的內容之後,方強私下頁筆記本,寫上了自己的對2030年想說的話:
“我們正在建設社會主義,而你們將生活在其中。我們要對你們新一代人的說的是: 要忠於共産主義理想,為了人民的幸福無所畏懼地戰鬥。”
9月12日這天,蘇聯用一枚”質子“火箭將一個月球探測器送上了太空。
月球16號,是蘇聯發射的第三代無人月球探測器,一枚可在月球軟著陸、取樣並返回地球的無人飛船。
到現在為止,人類實現了2次載人登月,也兩次從月球攜帶物質返回地球。如月球16號任務成功完成,那將是第三個從月球帶東西回來的航天器。
同時也是第一個在月球實現無人取樣 和返回的航天器。
”5,4,3,2,1,點火!”
在北京的航天指揮中心正在透過航天資料專線網路同步蘇聯的發射實況。在諸多互動資訊構成的投影牆上,米申的頭像也在其中,米申看起來十分激動。
此時不是質子火箭發射,那已經是幾個小時前的事了。現在是火箭的第三級也就是奔月火箭點火。奔月火箭點火成功,意味著月球16號才正式脫離地球,開啟地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