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送信來了

“科倫斯基剛剛才死?!太可怕了!”“我還以為他去世幾十年了呢!”亞歷山大克倫斯基,死了。他去世的訊息讓很多人感到驚,尤其是熟悉沙俄和蘇聯歷史的人。克倫斯基生於1881年,他父親費奧多爾克倫斯基是列寧的老師真實)。1905年日俄戰爭沙俄失敗,24歲的克倫斯基加入了民粹主義運動,從此開始幹社會改良的工作。1906年被拘留並流放,四個月後返回聖彼得堡。1910年成為社會主義革命組織的盟友,1912年競選國家杜馬議員。1916年參與策劃了暗殺妖僧拉斯普京的行動,1917年2月擔任臨時政府主席,執

掌俄羅斯的最高權力。

1917年11月被十月革命推翻,自此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謝幕之後五十三年才掛。克倫斯基的繼任者是列寧,列寧的繼任者是斯大林。現在列寧和斯大林早已作古,克倫斯基卻一直隱居到現在。世紀之交的活化石真正走入了歷史。聽到這個訊息,在莫斯科耍筆杆子的陳紹禹王明)略略嘆了口氣。在加拿大寓居的張國燾悲從心來。因為中蘇關系出現的一些變化,本來已經無所事事十多年的陳紹禹又有了一定的價值,現在能時不時在報紙上發點兒文章了一一雖然所有的故舊都瞧不起他,蘇聯人也只是把他當一顆不大不小隻是還

有些用場的棋子。

張國燾比王明慘多了。1950年的時候他在香港暫居,有幾位金主辦了一本《中國之聲》雜志,邀請他當社長,這個職務也還算有頭有臉收入也不錯的職業了。然而張國燾想把雜志奪過來,作為宣傳自己政治理念的自留地,結果慘遭資本主義的鐵拳打擊。董事會見這個打工人竟敢發表自己的政論,而且還和董事會的主張相左,這還得了,你以為自己還是

中共的主席吶?立即把他炒了。

1968年張國燾移居加拿大,此時是1970年,張國燾當個默默無聞的加拿大寓公,沒什麼收入,主要生活資金靠他已成年當上醫生和工程師的兒子支援,就如同隱居在美國的克倫斯基一樣。

不過克倫斯基大概還是比張國燾體面一點,克倫斯基一直在斯坦福大學當學者,做沙俄歷史研究。

那些曾出現在歷史舞臺的人物一個一個地離去。無論他們曾是不倒翁、常青樹,還是曇花一現的流星,一切皆會走向那個唯一的結局。常凱申是從侍從室拿來的情報上看到李宗仁的訊息的:1970年7月12日病逝。李宗仁的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包括主席總理以及宋慶齡在內的一大票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在四年前,1966年,白崇禧在臺灣去世。桂系三駕馬車就剩黃紹了,在醫院插著管子打吊瓶。陳果夫1951年去世,都快過去20年了。李濟深1959年在北京去世,閻錫山1960年去世。龍雲1964年在北京去世。陳誠1965年去世。孔祥熙1967年去世。馬鴻逵五個月前也就是1970年2月去世,馬步芳馬步青倒還活著。活得最好的可能是張學良,這位常凱申的拜把子弟弟每天按時吃飯睡覺,散散步,練練身體,在臺灣二十年一晃眼就過去了,什麼

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愁。

宋子文在美國插著管子打吊瓶,離掛在牆上也不遠了。或是常凱申的一生之敵,或是常凱申的盟友,早一些的時候,聽到這些人離世的訊息,常凱申總會在日記裡抒發書法自己的感受,或是死得好,或是痛惜。現在,常凱申已經不寫這些了。“咳,咳。&ss&。”常經國:“父親?”常凱申:“....&ss&。f..傅,傅宜生,宜生。”

宋美齡:“是那個投共的傅作義嗎?提他作甚麼,您不是教導我們,不要再提起他的嗎。”常凱申:“給傅宜生,寫封信。”宋美齡:“啊?”常經國:“啊?”給傅作義寫信?誰來寫?寫什麼?寫好了信誰來送?常經國想再問問,可常凱申頭一歪,在半躺著的輪椅上又睡著過去了。..北京。“什麼?有一個人,有一封信?”傅作義和程思遠聯系得不多,程思遠說有一位臺灣朋友有一封信想轉交給傅作義。但是,這位朋友不願意把信給程思遠轉交,而是要親自送。程思遠:“許孝炎,《香港時報》的總編,實際上他應該是臺灣當局派在香港負責國民黨文化宣傳工作的人。他應他的一位朋友&039;的囑託,想把這封信親手送到您的手裡。”傅作義:“這封信….是寫給我的?”程思遠:“對,收信人就是你。”傅作義把這個訊息告知主席,主席:“那就來吧,信送到之後,我們再請他頓便飯。”程思遠陪同許孝炎從香港北上,到了北京汽車接進中南海。傅作義開啟信封,看了兩眼對總理說道:“是常經國的親筆信。”主席、總理:“嗯。你先看,看完再說。”

傅作義快速閱覽完這兩頁的信件,之後把信紙交給了主席:“信裡面的話大多是虛的,不過有一點可能有實質性意義。常經國提議,兩岸之間做一個約定,可以成文也可以不成文,今後不再發生軍事對抗或對峙的行動。”

臺灣海峽,1970年的世界上對峙兵力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只是之一”,恐怕還說不上是兵力密度最高的地方。東西德邊界、以色列周邊、三八線、臺灣海峽,冷戰1970年代的四大對峙區域。至於越南,那不是對峙,而是乒乒乓乓地交戰中。在臺灣海峽西面,解放軍常駐3個軍和1個海軍陸戰軍軍部,海軍陸戰隊有2個師另一個師在海南島)。空軍部隊有300架戰鬥機、160架攻擊機、100架轟炸機,其中轟6有24架。也就是大約14的空軍力量部署在這裡。海軍就不用說了,三大艦隊理論上都可以集中到臺灣島附近作戰。另一面的國軍,當然是全部身家都在用於防守了。由於大陸一側的海空軍實力在不斷上升,國軍的海空軍力量也在美國的援助下水漲船高。現在國軍海軍有1艘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中山”號,和大陸這邊的”廣東”號原英國“利物浦”號)對等。但是解放軍海軍還有導彈巡洋艦,根據美國人的觀察,它可能類似於常規動力的“長灘”號,這個就沒法對等了,美國人給不起導彈巡洋艦,主要是捨不得。國軍還有十幾艘美製艦隊驅逐艦,都經過現代化改造,但是和解放軍海軍新下水的導彈驅逐艦沒法比。海軍總的來說就是“守島尚且能行,主動進攻基本沒戲”。國軍的空軍現在則有f86、f100、f104、f5,以及剛剛到貨的f4”鬼怪”。把f4”鬼怪援助給臺灣,在美國國會和五角大樓內部是引起了很大爭議的,這種飛機在現在一般不是隨便就拿來當援助的。臺灣拿到了f4,意味著臺灣在美國的盟友中的地位達到了英國和以色列那

個檔次。

當然其實沒有...美國並不認為中華民國有英國那麼重要,也不認為臺灣有以色列那麼頑強。只是,解放軍空軍的裝備更新太快了,他們居然有了重型超音速戰鬥機,最大作戰半徑1000公裡,帶半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導彈,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越南戰場上墜毀的f4的啟發。解放軍空軍除了裝備自制的殲9和殲10之外,美國還從側面瞭解到了一個可怕的情報:蘇聯最新服役的米格25戰鬥機,很可能也已經在解放軍空軍服役。兩個月前臺軍黑貓中隊的一架u2高空偵察機失蹤,可能就是被米格25擊落的。

“約翰遜總統幾個月前對我說過,美國永遠不會放棄臺灣,也不會與紅色中國妥協。”“可是,第二批的f4戰鬥機為何延緩交付了,難道中華民國空軍就要靠現在這121架f4對抗對面的重型制空戰鬥機嗎?”“大使先生,我希望您能向國務院,向華盛頓傳達這個資訊,我們對此深表不安。”嚴家塗會見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馬康衛,談話的主要內容是軍援。本來作為行政院長,嚴家塗首先應該談的是經濟援助,可美國的經濟援助拔款都很及時,嚴家塗沒有什麼要說的。反而是軍事援助,最近屢屢出現跳票的現象馬康衛不緊不慢地說道:“這些援助的武器裝備我沒有接到任何取消計劃的訊息,或許只是因為一些客觀因素晚了一點。”嚴家塗:“那麼,是什麼樣的客觀因素呢?”馬康衛:“我想可能和去年11月國軍飛行員許為家上尉駕駛f5叛逃至大陸有關。”嚴家塗:“那件事之後,我們也嚴加防範了,現在幾乎不太可能再出叛逃的事了。”馬康衛:“或許從你們的角度來說是這樣,可在五角大樓那裡,就不太一樣,即使只有很小的機率出現叛逃事件,美國也不願意冒這樣的風險。”聽了大使這番話,嚴家塗也沒法繼續辯解了。不管怎麼說,確實有戰鬥機叛逃了。所以,美國暫緩了下一批f4的交付。但想一想,可能真的就只是延緩交付期,不是永遠不給了。對岸的戰鬥機越來越厲害,不給點先進貨色臺灣可就保不住了。臺灣保不住了,最後沒臉的還不是美嚴家塗:“常副總統還讓我過問一下,當前共軍艦艇幾乎已全部飛彈化,且已有方噸級的區域防空飛彈巡洋艦,這方面國軍沒有對等的和反制的手段,請問,美國能否援助國軍一些ddg或者dg?”馬康衛:“這我也不太清楚五角大樓的意思。防空導彈驅逐艦或巡洋艦也是非常敏感的武器裝備,不是輕易可以轉讓的。您也知道,以色列和英國都沒有獲得這種武器援助。”嚴家塗:“可是以色列那是個小國,用不著這種大艦;英國本身是個造船強國,他們自己能造區域防空飛彈和大型艦艇。”“據我所知,五角大樓確實在認真考慮向你們轉讓ddg的計劃,可能是從現役的導彈驅逐艦中拿給你們一兩艘。但是,”馬康衛換了嚴肅的表情“美國不希望這種艦艇交付到臺灣的海軍之後,發生叛逃事件。比f4戰鬥機更不希望,因為一艘軍艦叛逃將是比一架戰機叛逃更嚴重的災難。”

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