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傻瓜相機的誕生

今天10~11點伺服器好像出問題了,一直到現在才傳上來)上海。“蔣老大,聯想那邊不能徹底放羊,我們神光專案搬得太遠了,沒法兼顧杭州上海這邊的聯想,實在沒有辦法。”“可是神光很重要啊,真的太重要了。光南你離開之後好多工作都不好開展了。”“人還是挺多的,李三立現在不就全面上手了嘛,來咱們這兒才兩年,他就成為核心領導團隊之一了。”“明天咱們一起看看聯想的上海實驗室吧。”倪光南、蔣築英又回到了上海。這次兩人回來,蔣築英做完事會回北京天津,倪光南就不回了。他倆是聯想的創始人,聯想計算機現在第一代上市第二代在設計,市場的火爆成都超乎想象。但在去年10月,因為第三個公文包的緣故,蔣築英成了科技小組成員,為了以後工作方便,中央趁著神

光膨脹成巨大的光刻機晶片裝置公司之前把它搬遷到了北京天津一帶。

蔣築英和倪光南都跟著過去了。搬家半年,現在神光沒有問題,聯想有點問題。兩人離得太遠了,聯想的發展方向就沒法精確把握了。公司的運營之類的,浙江國資委倒是能應付過來,但在技術發展、産品研發、實驗室管理方面

就不太靈。

可神光計劃這邊也需要倪光南。現在蔣築英在科技小組,多了這個頭銜之後就得慢慢開始負責具體工作,逐步放出公文包中描述的資訊,指導電子工業甚至整個高新技術發展方向。至少他是不能把全部的時間用在神光計劃了。

蔣築英和倪光南商量了幾次,又問了問李強的意見,再最後問了中央的意見,決定還是按倪光南的想法,他回到上海,繼續帶聯想,同時也算是連線上電半導體與神光的紐帶。北京這邊,神光計劃就是被動換血,由之前的中高層組成新的管理團隊和技術團隊。

“這麼大的一片地,規劃成停車場,結果就這三五輛車。哎。”將築英和倪光南的車停在一片足有半公頃的空曠地面,這理論上是停車場,但現在只有一半的地面是硬化且畫了標誌線的。就這啟用的一半停車區裡,兩人來之前也只停了三輛車。倪光南:“現在開車的少,以後會多起來的。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的員工都買得起車的時候,就會發現這片停車場剛剛好。如果不留這麼大的停車地兒,那這兒的交通就癱瘓了。”蔣築英熄火拔鑰匙,和倪光南下車。“這倒也是,換了我我也會提前20年做規劃.….這麼多踢球的,是因為現在是世界盃嗎?”蔣築英看到,空曠的停車場現在成了足球場,附近的大小孩子,小學生中學生分成了好幾撥隊在這兒踢球,還有的孩子不分撥踢小比賽,就是三兩個人在玩兒過人和射門。倪光南:“據說這兒以前就這樣,踢球的孩子任何時候都多,好像是德國人還有他們的家屬子女帶起來的。碰上世界盃熱度,那就更多了,看,那幾個都在學貝利帶球。”蔣築英看向倪光南指的方向,還真是,那幾個孩子沒搶到足夠的地方,在小空間裡一對一過人,過過去之後瞎輪一腳射門,倒也是自得其樂。看了兩眼,蔣築英的目光收回來的時候,十幾米外地一聲,一個孩子開了個大腳,足球正正地朝兩人飛來。蔣築英:“有球來了,閃一閃一一”“咚!”飛到半路的足球被截胡了,一個小孩從他們身邊高高躍起,迎著皮球在空中把頭一甩,金黃色的頭發一根一根飄飛起來,球就被頂進了左邊的簡易球門中。“太漂亮了!克林斯曼!””hubsch schuss!”“我就知道你能行!”倪光南:“肯定是上海蔡司那幫德國人的孩子。”蔣築英:“就是不知道是東德還是西德。”倪光南:“東德西德足球都不錯。我發現了,和中國關繫好的國家大多足球都很厲害。蘇聯,南斯拉夫,東德東歐,阿根廷巴西..蔣築英:“光南,你有沒有想過,不只是和中國關繫好的國家足球厲害..”

倪光南:“全世界踢球都還行就中國不行,你想說的是這個是吧?這就有點太絕對了,我們踢泰國踢越南還是隨時能贏的嘛。而且中國踢球看球的人都多,小孩子大人都是。這球讓叔叔射一個門好吧?你們都看好了!

一個足球滾到了倪光南腳下,他停住球之後腳癢了,示意大家讓開球的路線,他要射個門。孩子們閃開,倪光南退後兩步,助跑,大腳狼狼踢出去,皮球拔地而起,偏離近在熙尺的球門,向看左上方的關空飛去,一直飛向停車場背後的居民樓窗戶。“華啦!”

蔡司上海)辦公大樓。這次蔣築英來蔡司,不是來過問照相偵察衛星的鏡頭,也不是來看氣象衛星的光學元件。這次涉及的事情是一點也不“高階”的業務。一一照相機與民用光學器材技術峰會。“1963年,柯達推出了柯達instaatic100相機,這是世界第一款自動相機。我們在1965年推出了海鷗一代,比柯達晚兩年。”天津照相機廠的産品經理陳若愚說這句話時頗為得意,他們的海鷗相機響應得很快,兩年就跟上了自動相機的潮流。而且,天津摸準了民用消費級相機的發展脈絡,一開始就注意小型化,畢竟這種家庭用的照相機,輕便易攜帶是很大的優勢。在天電集團的消費電子實驗室的幫助下,海鷗一代照相機的體積就比柯

達100小10,現在的海鷗二代更小。

陳若患:“43毫米定焦鏡頭,光學元件非常的簡化,沒有變焦,沒有鏡頭可拆卸功能,沒有三腳架,90分之一秒固定快門,彈出式閃光燈,電能來自於2節5號電池,和海鷗一代同步推出的還有一個126魔盒。這種相機從65年到70年,我們在國內銷售了超過10萬臺,在蘇聯銷售得更多,27萬臺,此外在西方國家也售出了5萬多臺。

“海鷗二代是1965年開始設計的。”“由於一般人對於攝影主題的需求並不高,大都只要求能夠記錄日常生活,加上經濟能力、攜帶方便等等的需求與限制,因此傻瓜相機的效能沒有理由做得太高,但是有一點是必須做到的,那就是機

身必須盡量縮小,寧可在這方面多投入一些研發成本或採用一些比較昂貴的小型器件,但也必須做到小型化。”

“海鷗二代分為三個亞型號:銀鷗、黑鷗、金鷗。”“金鷗採用0~3倍變焦鏡頭,是這個系列裡的高階産品,銀鷗、黑鷗的機殼相同,其中銀鷗是最低端廉價的産品,黑鷗稍高一些。”

“要注意的是,即使採用0~3倍變焦鏡頭的金鷗,它的體積也比海鷗一代縮小了20。”

天津的先說自己的拳頭産品,其他的幾家照相機、光學器材的廠家公司也用自己的産品舉例說明。現在除了天津,昆明、上海、廣州、長春也都有自己的自動相機品牌。將築英作為列席會議的科技小組成員,他模仿李強的參會風格,靜靜地坐在靠邊的角落聽照相機行業講自已的業內發展的理解。陳若愚天津是照相機小型化的愛好者,一直致力於怎麼縮小照相機的體積。現在海鷗二代已經很小了,他還打算做得更小,最終做到照相機可以用一條帶子掛在脖子上,而不是像單肩書包一樣斜背上海則在會上討論數碼相機的未來前景一一但是數碼相機現在要做的話可能是天價,而且應該不會和小型化有什麼關聯。於是蔣築英插話評價了一句,說數碼相機從現在來看,應該不是消費級相機的範疇,但沒關系,雖然不符合這次討論的主題,但這個方向是很有研究的價值的。長春則表示,他們做了市場調查試驗,把這種相機交給沒什麼文化的老頭老太太使用,老太太在整整兩個小時之內都是一臉憎逼的。這說明照相機的易用性還是不好。盡管這個系列的相機主打的就是簡單易用,柯達在推廣他們的instaatic100的時候,廣告語就是“從這裡放入膠卷廣告畫面上,插入膠卷的位置),其他一切都交給柯達100”。可是,但是....如果

著。

只是插入膠卷這個操作很簡易,把這樣的相機交給老太太們,恐怕還是不行的。

蔣築英:“柯達的instaatic100主要有兩個地方做到了突破:膠卷插入和預卷不用使用者操心;拍完一張照片之後,卷片由電機代勞不用人工。電機卷片就是它的&039;自動相機名字的來由。說到自動或者自動化,這就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話題了。

長春的修總工接話:“工業自動化嘛?就是.…機器越來越自動化,同樣功能的工廠裝置,操作人員越來越少。”陳若愚:“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工業自動化是操作機器的人員越來越少,相機的自動化就是使用者拍一張照片,他必須要做的操作越來越少?蔣築英:“我看,不如佟總工把你們做低能使用者調查時候,使用者的具體反饋給拿出來,一條一條地分析分,看看有哪些是值得我們用自動機械來解決的,其中又有哪些真的是我們現在就可以做到的。”會上七八個廠家的十幾個代表就開始分析長春廠做的”中老年和低文化水平使用者操作相機體驗報告”。代表們首先整理出了一個最天的問題,這些使用者最受困擾的問題是:照相機的對焦。對於有文化基礎的人,對焦無非是撥動轉動一個滾輪,讓畫面中間的一塊影象與周圍合上而已。可是對這些使用者來說他們首先就不明白一個概念:

什麼是對焦?對沒啥文化的老太太,光是搞清楚什麼是對焦,兩小時都不一定夠。修總工:“這問題要說解決也簡單,自動對焦。可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了,尤其是要在這麼小的照相機上,在不能太貴的前提下做出一個自動對角系統。”陳若患:“其實,天津廠申請過一個自動對焦系統的專利。”佟總工:“是嗎?怎麼沒在海鷗二代上用呢?甚至也沒聽你們說過。”陳若患笑了笑:“這個自動對角系統就是能在相機上實現自動對焦,但是整個系統太貴,而且易損壞,嚴格來說它也比較重。”陳若惠從包裡掏出了他們關津廠申請的專利文件:“就在這裡,我們海鷗二代是沒法裝這個東西上去了,你們各位的廠誰有興趣,掌去用,付專利費就行。”蔣築英看了看專利文件,確實是照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但陳若愚剛才描述得還是太樂觀了,這東西豈止是比較重,它裝到照相機上面,照相機的體積重量可能得增加50。它首先有一個測距系統,獲得距離讀數之後將指令傳給微型電機系統,讓電機系統轉動指定的圈數,這樣電機轉動是為了調整照相機兩個鏡片之間的間距,鏡片間距變了,焦距當然也就變了。蔣築英:“電機和電機的控制系統是這個自動對焦系統裡最複雜最重的。”陳若愚:“也是最貴的。”蔣築英“其實很多時候,新技術的發明,不是將問題複雜化,而是將問題簡單化;不是用一個複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是盡量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我給大家看一個東西,這是我1968

年的時候想到的一種半導體電路結構,是這樣的。

蔣築英展示了一個由個三極體和三個電阻加上一些線條連線的電路:“這是一個定時器。以往很多人覺得沒有幾十個三極體做不出來的功能,現在只用了這一點電路。”開會的各位明白了這個電路的原理和簡化的思路之後又陷入了思考。“控制系統控制電機,電機的旋轉控制鏡片的間距位置,電機的控制系統應該怎麼樣簡化呢?”陳若愚在思索。佟總工:“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控制系統呢?”陳若愚:“要不然我們怎麼知道它轉了多少轉,鏡片位移了多少。”修總工又一陣苦苦的思素,最後一咬牙:“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在裡面裝電動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