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印度要做航天大國

“在第三代空間站落成時,中國將採用太空穿梭機替代一部分的載人飛船,用於空間站與地面之間的人員擺渡往返。”“太空穿梭機是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因此,雖然它比載人飛船更重、更昂貴,但它的多次發射綜合成本更低。太空穿梭機有機翼,在大氣層中飛行可産生升力,可在較大的範圍內選擇機場精確

著陸,從而避免了載人飛船返回地球過程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

“同時需要說明的是,太空穿梭機是一種和平用途的航天器,它不具有軍事用途或者軍事改造潛力。”這是錢學森對著電視攝像頭解釋中國的”太空穿梭機”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太空梭一一或者說迷你型的太空梭。在空間站的想象圖中,這架太空穿梭機整體細長,頭部尖尖的,機翼和機身融合在一起,前緣後掠角很大,看上去像個銳角等腰三角形,沒有水平尾翼,雙垂尾。垂尾雖然不高,但非常長,幾乎從

機尾延伸到飛機背部的中間位置。這是為了在天氣層中高速飛行時仍能維持飛機航向的穩定。

穿梭機的載荷做到了模組化,可以佈置3名或6名航天員的乘員艙。當乘坐6人的時候,穿梭機的載貨量就比較小;乘坐3人的時候載貨量比較多。整架飛機,滿載人和貨物之後的質量是25~30噸,具體數字是多少取決於正在設計的大直徑運載火箭是多少噸,現在還沒法100確定。和美國的太空梭不同,穿梭機是像衛星或者飛船一樣,搭載在運載火箭頭部升上太空的,而不是由一堆助推器”拖”上太空的。在公眾看來,中國的太空穿梭機的厲害之處不在於效能引數,而純粹就是外觀一一這飛機,不,這太空穿梭機太漂亮了。現在的載人飛船算什麼?就是一口鍋爐飛上了太空啊。“中國人把這叫做太空穿梭機,翻譯成英語應該是什麼?””spaceshutte,或者spaceshuttevesse。”託馬斯潘恩沉思:“美國空軍現在就有spaceshutte的計劃,不是麼?”“還在研製階段。中國的太空穿梭機也是在研製階段,因此美國並不落後,局長先生。”

託馬斯潘恩:“可是現在全世界都以為我們落後了!美國空軍的穿梭機是絕密專案,一點都沒有向公眾透露!愚鑫的空軍!”

美國空軍提出太空梭的概念大概是在50年代未,確實很早,僅次於中國。啥,中國是什麼時候提出的?1950年錢學森提出的。他在加州被軟禁的時候在筆記本裡設想的。還是說回美國空軍....

[50年代未提出概念,60年代初,美國空軍做了一個x20驗證機的ppt,還沒到製造原型機的階段就取消了。x20不太行,後來美國空軍改用升力體原理設計太空梭原型,這就是x24a驗證機。1969年4月,在絕密狀態下的x24a完成了首飛,這飛機從b52掛架釋放下來,先滑翔再降落回地面,達到了1.6馬赫的速度,最大飛行高度21800米,證明這種飛機在大氣層內滑翔、自己找機場降落是完全可能的。

x24a首飛成功之後,美國空軍一方面是在x24a的基礎上研製x24b,另一方面,找到了通用動力、洛克希德公司、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和北美羅克韋爾公司以及nasa,開始搞真正的太空梭方案。

所以託馬斯潘恩知道太空梭計劃,但nasa也知道這是美國空軍的絕密專案。中國的太空穿梭機可以展示ppt,太空梭,嗯,過於先進不便展示。

“從中國穿梭機與他們的空間站的相對尺寸比例分析,他們的太空穿梭機重量級與x24b差不多,或者比x24b略大一點。所以我非常擔心中國的太空穿梭機會比我們的太空梭先服役。它們的是小飛機,研製難度小,而我們的太空梭太笨重了。

託馬斯潘恩與現在太空梭專案現在的主任設計師馬克斯法格特討論中美航天器競賽這件事兒。託馬斯潘恩:“一種航天器,尺寸和重量太大,就意味著它很複雜,造價昂貴。而且,太大的東西相對強度就低,我一直擔心這種上百噸的物體在再入大氣層的時候,會因為結構強度不足而撕裂解

體。

馬克斯法格特:“這是空軍的要求。太空梭必須是這樣的重量級,你看,他們給的是很明確的技術指標。”馬克斯法格特手裡就是太空梭的使命任務書。

美國空軍要求太空梭能馱載大型衛星進入軌道。具體指標是:將總重量29噸的衛星送入500公裡高的軌道,或將18噸重的衛星送入軌道高900公裡、傾角接近90度的極軌大型衛星除了很重,體積還很大。因此,太空梭必須有一個長18米、寬4.6米的貨艙,以容納各種衛星太空梭一次飛行可能要馱載不止一枚衛星)。貨艙上蓋還要能開啟。除了巨大的搭載能力,美國空軍還要求太空梭有優秀的變軌能力,升上太空之後能多次改變軌道,將不同的衛星釋放進入不同的軌道中。當然太空梭改變軌道也不一定是把衛星釋放到軌道上,也有可能是把軌道上的衛星抓下來,塞進自己的貨艙中。總之,29噸的載貨量讓太空梭的淨重就達到了80噸,再加上變軌所需的燃料,整機重量大概得超過100噸,發射一次太空梭入軌,大概也需要跟土星5號差不多的運力。託馬斯潘恩:“天尺寸的,18來x4.6米的貨艙,老關爺,這個貨艙的蓋子在上方的時候,它是衛星的釋放平臺;當貨艙是向下開啟的時候,它就是轟炸機的炸彈艙。”馬克斯法格特:“我猜美國空軍就是這麼考慮的。平時製造的是航天器,當戰爭需要的時候,它是一種重型軌道轟炸機。”

中國這邊,從這件事情,中國好像嘗到了ppt的甜頭。現在中國的太空梭原型機還在做靜力試驗呢,屬於預研階段的中期。美國的也在預研階段,預研晚期、型號即將立項。中國的太空梭沒打算做軍事用途,所以公佈了。美國的有點兒那個用途,保密。於是,現在全世界都認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航天技術不在美國之下”。甚至還有一些美國黑子認為“登月就是大火箭蠻力慰”,登月競賽美國是贏了,但這競賽還沒結束呢。除了兩大陣營的撕逼,太空梭還第一次引起了許多人“太空旅遊”的遐想。怎麼說呢,現在的載人飛船雖然安全性也很好,但一想到飛船是個鍋爐一樣的悶罐子,一想到飛船著陸時那在天上無助地飄來飄去的降落傘,以及著陸時“當一聲掉在荒山野嶺,富豪們就沒法將這

種上太空的方式與太空旅遊、休閑娛樂聯系起來。

但空天飛機可就不一樣了。它是飛機。有寬敲的座位。說不定還有明亮的窗,一扭頭就可以看見蔚藍色的地球,或者看到宇宙星海!其實中國公佈的想象圖裡面太空梭並沒有明確畫出窗,這還是不確定的事)

甚至還可以在座位上一邊觀賞風景,一邊來點兒紅酒和牛排!不,不是紅酒和牛排,可能是手拋餅和咖哩。《印度首富高度評價中國未來飛船計劃,稱自己想到太空中旅遊》“只要中國開個價,我就會答應。”

德魯拜希拉昌德安巴尼是現在印度的首富,祖上經營煤炭,現在擴充套件到石油進口和石化業務,這些實體業務賺來的錢現在在搞金融投資,而德魯拜發現自已做投資很有天分..反正錢多得花不完。印度和中國現在關系不錯,雖然蘇聯是在對印度進行直接援助,而中國的直接援助很少;但由於中國印度在國際重大問題上的立場看法大多一致,因此中印兩國高層關系融洽。高層融洽那麼媒體自

然就是說好話的多,於是在印度媒體的筆下,中國是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榜樣,也是印度學習的榜樣。

印度媒體冷靜自省者還是不少的)德魯拜的這個要求一時讓中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有錢掌...當然好了,但是,這太空梭不是五年十年就能研製出來的啊。不過德魯拜表示我可以等一一他才三十出頭而已。

“將來真的可以讓普通人上太空旅遊嗎?”在新德裡的一次集會上,中國駐印度大使被問了好多個關於航天的問題,大使一一做了回答。由於前一天德魯拜說自已想上太空,於是聽眾接著問起了太空平價旅遊的事。之前做過功課的太使耐心回答道:“這要看怎麼定義普通人。其實在航天業內,他們現在所說的普通人,是沒有經受過長週期的航天員訓練、甚至不是飛行員的人,他們在基地進行較短時間的適應性

訓練之後,就搭乘飛船上太空。

“如果是這種普通人,那麼我們中國可以肯定地說,能。只要沒有嚴重的疾患,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上太空在不遠的未來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說的是上太空的費用,嗯...現在只能說,距離普通人的財富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當然,航關發射未來的發展方向是逐漸降低發射入軌的成本,但我們所說的降低,是指把1噸重的物體送上太

空從五千萬元降低到四千方、三千萬、兩千萬。大家可以想一想,即使降低到兩千萬元,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支付得起的價錢。

聽眾席上又有一個觀眾舉起了手。“大使先生,如果印度也發展自已的火箭、人造衛星和載人飛船,中國會提供幫助嗎?”

大使:“嗯一一.….現場一下安靜下來。大使:“中國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印度和平開發和利用太空的計劃予以支援。”

印度現在受到了一點兒刺激。不只是中國航天現在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還因為前段時間日本成功發射人造衛星。雖然專業人士知道日本發射的這顆20多公斤的衛星沒啥有用的功能,它的abda4s運載火箭更是渣渣。可不管怎麼說,日本還是往太空發射了一枚可以執行的人造物體。現任印度總理、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甘地在1970年4月2日正式宣佈,印度要做“航天大國”。印度要搞自已的航天計劃,現在都有什麼基礎了?基礎是零。把沾邊的全扯上的話,印度現在有蘇聯的”飛毛腿”短程彈道導彈,12個發射裝置,庫存大概有30多枚實彈。這就是印度所有的與運載火箭沾邊的技術積累了。航關計劃能從哪些國家獲得援助呢?蘇聯雖然給了給一點點一一飛毛腿導彈,用於對付巴基斯坦,但蘇聯的支援到此為止了,並不打算手把手教印度搞運載火箭和衛星。英國是原宗主國,印度不想和英國在政府層面打交道。況且現在英國也沒有好用的運載火箭。中國?中國表示了比較含糊的意思。美國美國人是有態度的。《美國對印度核計劃進展提出警告》“美國代表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提醒國際原子能機構:”

“印度在過去幾年,從歐洲購買了包括重水反應堆在內的大量核物理研究裝置,其中一些裝置在《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中已被定為違規。印度的核能計劃最終的導向可能是核武器,必須對此展開調查,並在必要的時候阻止印度的這一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