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穿細絲體

中國第一臺及亞洲第一臺數字式電子計算機的首次執行,讓李強和聶榮臻大受震撼。

是因為電子計算機算得很快嗎?……不全是,快速的運算確實讓二人大開眼界,但受到未來檔案的啟發,他們都明白這種“始祖”級計算機的效能今後應該是不值一提的。李強是震撼於它的巨大、昂貴以及不可靠。

演示執行歷時1小時,k的演示專案是解了兩個方程,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6位。

不是每個方程只要5~6分鐘就能解出來嗎,為什麼花了1個小時?——因為老是爆真空管。

因為爆管,1小時的時間內k中斷了7次。好在這臺計算機有斷點儲存功能,爆管之後計算機可以“暫停”,搶修人員進入機房換個新管、掃幹淨玻璃渣子,檢查檢查,計算機重新執行之後,可以接著算。

其中第五次爆管時,蘇聯同志一聽爆炸的聲音就立即讓兩位領導同志離開計算機房,其餘工作人員除了搶修員之外也全部離開。

——這次爆的不是真空電子管,是水銀延遲線儲存器!

這貨其實是一個充滿水銀的柱形小管,電脈沖代表0或1)傳到這裡被替代為機械波,把水銀擠壓到小管裡的間隙層,然後就能儲存起來。當從這裡讀取資料的時候,機械能激勵還原成電流,整流放大之後機械波又被重新轉換到電脈沖。可能是某次儲存操作的時候電流不正常,機械波的振幅過大或者卡在了水銀管的共振頻率,然後水銀儲存器就爆了……

k的每一項運算工作都要計算兩次,第一次用20~30秒時間運算一個低精度的數值,第二次用長時間運算出所要的高精度數值。這不是首日演示運算才這麼做的,以後計算機正常提供計算服務的時候也得這麼幹。

因為做長時高精度數值運算的時候,電子管計算機可能算錯……

拿到高精度運算結果之後,先和低精度數值對比一下,可以排除錯得很離譜的情況,然後由計算機操作員憑經驗目測,確認沒出故障之後再把結果交給申請使用計算機的人。

但是,盡管這臺計算機很原始,李強和聶榮臻還是感到很高興。

中國終於有了第一臺計算機,雖然不好界定這臺計算機是進口的還是由進口零件自行組裝的,反正現在“有無”的問題算是解決了。

“有一句古話,萬事開頭難。我們的第一臺計算機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但它已經開了一個頭,依我看還是很好的頭。新生事物總是如此,很稚嫩,但它會成長,一棵小樹苗會成長為參天大樹,一個牙牙學語的小孩,二十年後也是頂天立地的漢子。”

聶榮臻走進機房巨大的機櫃之間,摸摸金屬的機櫃,看著上面“k”k)的字樣。

“這臺計算機的型號是k,不過這只是一個代號,”聶榮臻說,“它應該有一個正式的名字或者外號。我看,就給它起名叫‘璞玉’吧,還需雕琢,但它的確是塊美玉。”

……

“璞玉”落戶北京,中國有了自己的計算機。李強開始規劃計算機這個東西在中國如何生産的問題。

安東諾夫提出了中國“計算機體系”的構想,在第一臺計算機引進並執行成熟後,中國應擴大計算機的人員團隊,並努力生産其中的一部分計算機零件,全部最好。當團隊人員擴大後,就可以開“分舵”了,在其他城市也設立計算中心,安裝計算機裝置。

第二個計算中心應該在上海,為華東地區的大學、工廠、科研機構提供計算服務。第三個計算中心大概會在沈陽,服務區域是東北地區。今後還可以繼續設定,但安東諾夫認為中國有5臺計算機應該差不多夠了:北京華北區)、上海華東區)、沈陽東北區),然後再在西北和華南各定一座城市設立區域的計算中心。

安東諾夫和列別傑夫也是這樣規劃蘇聯的“計算機體系”的。可讓列別傑夫鬱悶的是,蘇聯各個區域的大學和研究所不買他的賬,去年進入正式執行後,各地的人來參觀,看了計算機一眼然後就回去自己仿——這就沒基輔什麼事了。

現在列寧格勒的山寨版計算機據說完成了一半了,就算運算能力比差也沒關系,的運算速度好像已經快得有點……過剩了。

說回中國。李強聽了安東諾夫的建議,先含糊地答應下來,可腦子裡還是在想未來計算機的概貌。安東諾夫的構想肯定是跑偏了的,可現在計算機都是天價,體積巨大,倒也符合“一個城市一臺就夠”的邏輯。

至於計算機所需零件的生産,其實電子管計算機本質上是一個複雜機電産品,它的所有零件,包括真空電子管在內,都在現有的機電工業的産品名單內。唯一的不同就是人,知道計算機是怎麼回事的人,能把這些本來是用於製造電機、雷達、無線電臺的零件攢成一臺計算機。

另外,蘇聯計算機的研發團隊就是製造團隊,製造團隊也是操作執行團隊。李強覺得這應該也是不符合未來發展潮流的,但是——或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幾個城市組建幾個計算機研發團隊,巨大的電子管計算機就是他們的練手之作。

“李局長。”

李強在北京計算中心二樓自己的辦公室冥思苦想,組長閔乃大敲門進來。

“我拿到了蘇聯幫助咱們建立的真空管廠的資料,”閔乃大說,“包括他們所生産的産品的資料,但是……他們預定生産的真空管並不是蘇聯的最新管。蘇聯最新設計的真空管……非常厲害。”

李強:“哦?可咱們這臺‘璞玉’用的就和蘇聯援建廠的産品差不多啊。”

閔乃大:“今年2月份,莫斯科造出了新一代的真空管,只是我們的這臺計算機沒有用上。”

李強:“居然還有這事,這種新一代真空管有多厲害?”

“綜合效能碾壓現在咱們使用的真空管,而且可能也碾壓了美國的最新型號真空管,這是實事求是,沒有吹牛,因為我們也拿到了美管的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