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文藝自由的九宮格
章節報錯
第五十八章,文藝自由的九宮格
“貴國的文藝領域,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翻譯把郭沫若的話翻譯過去,擔心對面的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聯盟副主席揚普羅哈茲卡、捷克小說家路德維克瓦庫裡克沒有透徹理解,又自作主張地加了兩句解釋:“這是從八大以來中央尤其是主席
經常說的一句話,用於批評國內的一些不太對的現象。
普羅哈茲卡:“我猜也是這樣,這樣的話語,這樣看問題的角度,通常是施政者才會說出來的。”普羅哈茲卡和瓦庫裡克算是”回訪”中國。四月份郭沫若帶團去布拉格出席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大會,五月份普羅哈茲卡副主席率團來中國訪問。只來了副主席,是因為在四月的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大會上,並沒有選出新一屆主席來。大會現場爭吵得很激烈,作家中佔主流的意見是怒斥蘇聯對捷克文化藝術歷史的入侵,但也有一些作家為蘇聯的行為辯護,加上名為”列席會議”但實際上發言摻和進去的蘇聯代表團,在蘇聯代表憤而
退場之前,會議充滿了火藥味。
這次會議選舉出的捷克作聯主席,蘇聯那邊說了,不認。不認又咋的?逼我改選?捷克作聯說,勞資就不選了!本屆捷克作聯沒有主席,只有兩個副主席。捷克作聯很早就想來中國仔細地考察了。最近幾年東歐國家都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從事科研,去中國;從事文藝,去中國;什麼都不做只想清淨,去中國。中國的文化藝術管理相當大膽和開放。文藝領域都如此,科學家們就更放飛自我了。但是,蘇聯對中國的放飛自我視若無賭。不僅如此,中國內部也覺得這很正常普羅哈茲卡想找到其中的原因,
“《aanforaseasons》?這是今年奧斯卡的最佳影片嗎?”在北京東單,普羅哈茲卡看到了電影海報。這部電影現在被翻譯成《四季之人》《良相佐國》)。郭沫若:“根據我們與美國的貿易平衡協定,從1966年起,中國每年引進10部美國電影,在國內播放。”普羅哈茲卡:“這是貿易的一部分?這也是貿易?”郭沫薦:“啊,我不太懂這一行的門道,但是,嗯,按照現在的經濟學理論,是的。文化、旅遊這些雖然不是實體的的産品,但它是貿易的組成部分。不但如此,它也是社會生産的一部分,甚至還符
合市場規律。
普羅哈茲卡:“藝術是藝術,也是.….市場?”郭沫若:“你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如何評判它的價值?最直接的辦法是一一有沒有人看。雖然這條標準不是唯一的標準,確實有一些文藝作品誕生之後很長很時間無人問津,但它實際上是不朽之
作。但是,‘有沒有人看&039;一定是適用範圍最廣的一條標準。
“就說這個電影吧,我們早些年也在中宣部的直接檔案指示下,動用很大的資源投拍過一些電影,我記得1953年吧,那個時候我們耗費巨資拍了一部戰爭片,觀眾很少。反而是上影廠拍的一個反映解放上海過程中小戰士與他的班長的電影,同期上映,很成功。
“文學、音樂也是這樣。瓦庫裡克你是作家,我也是作家,寫出來的書賣出去了幾本?如果是哲學專著那另外說,但如果是小說,賣出去幾百本的,和賣出去幾十萬本的,作者創造的價值當然是不一樣的。
“用經濟活動的角度去評判就是這樣:你的小說賣出去了幾十萬本,讓讀者能有一個舒適而且內心滿足的手捧小說閱讀的週末下午,這幾十萬人願意為擁有這樣一個愜意的下午付錢,這就是你的版稅收入的勞動價值,簡單而直觀。
書是銷售數,電影呢就是票房,所以首先你得讓觀眾願意在電影院裡,或者在露天螢幕前坐上兩個小時,他們願意為這兩個小時付錢。如果他們甚至都不願意為這部電影付錢和付出2個小時,那麼也就別想用這部電影來傳遞什麼價值觀和思想了。
普羅哈茲卡想,怎麼好像被郭沫若繞進去了,開始討論文藝作品賺錢不賺錢的事情了。“您剛才提到了價值觀和思想,”普羅哈茲卡說,“我覺得這是核心。如果價值觀是強加於創作者腦子裡的,那麼這部作品必定無法成功。”郭沫若:“這句話我同意。價值觀不能強加於創作者的腦子裡,必須獲得創作者內心的認同。作品載入的價值觀只有是院子創作者內心時,作品才有可能成功。啊,當然我不是說只要作品的價值觀是
出自創作者的內心,作品就一定會成功,在這之後還有很多很多的工作決定這部作品是否會大賣。
普羅哈茲卡:“這大概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文藝界現在最大的問題。”郭沫若:“在《四季之人》之前,我們還引進了一部美國電影,《therussiansareing,therussiansare ing》,直譯的片名是《俄國人來了,俄國人來了!》。一部好萊塢的喜劇片。”
“電影說的是有一艘叫做章魚&039;號的蘇聯潛艇,在新英格蘭海岸附近擱淺。潛艇為了脫困們需要尋找一個發動機的零件,於是艇長派出了9個人登岸,到離潛艇最近的一個小鎮去尋求幫助。”“九個蘇聯水兵上岸引起了小鎮的轟動,以及一連串啼笑皆非的誤解和沖突。”“最後,美軍飛機趕來要消滅蘇聯潛艇,但蘇聯潛艇艇員已經和村民成了朋友,脫困的章魚&039;號在漁船簇擁下,在村民們的歡呼中返回深海。”普羅哈茲卡:“奇怪,這部電影在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上映,似乎蘇聯也沒有上映。”郭沫若:“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在諷刺美國:美國小鎮村民的閉塞與愚笨,這是一般性的調侃;訊息誤傳走樣誤解和過度反應,這是關於人性的調侃,但這些都是小調侃而已。冷戰思維濃濃的美國軍
方,這是整部電影中最大的諷刺。
普羅哈茲卡:“有趣,順著這個思路,如果由蘇聯拍攝,不,翻拍這部電影,一艘美國潛艇在喀琅施塔得附近擱淺了,然後上面那些事也原樣發生了一遍,蘇軍總參謀部下達命令,圖95滿載炸彈飛到波羅的海上空要毀滅一切的時候蘇聯村民正在海上與美國艇長狂歡.…噢,我無法想象,蘇聯一定不允許這種電影拍出來。
郭沫若:“這就是觀唸的不同,而且坦率地說,我們現在的觀念與蘇聯也是不同的。”普羅哈茲卡:“好萊塢可以把軍方描繪為邪惡反派,可以把美國政府描繪為陰謀的幕後主使,因為美國這個國家的核心價值並不在軍隊,也不在總統或者政府,它們在電影裡是反派沒有關系,因為即
便是在現實中他們真成了反派,美國的關也不會塌下來。但是在蘇聯,蘇軍是不可以描繪為邪惡反派的,蘇聯政府也是不能成為反派的,因為..”
郭沫若笑了。普羅哈茲卡:“看來您知道了我的意思。”郭沫若:“前段時間豐子愷在,《文彙報》上發表了一幅漫畫,叫做《保守與自由》。豐子愷把現在文藝界按照保守、中立、自由,以及形式和內容,畫出了一個九宮格。然後,豐子愷在這個九宮格裡
面填進去了幾個文藝界人士的簡筆頭像漫畫。
“形式保守、內容保守的頭像是李仲林,《林海雪原》的京劇改編導演。”“形式保守、內容中立的頭像是胡風。”“形式中立、內容中立的頭像是....我。別說,豐子愷畫我的簡筆畫挺好,一看就知道是我。”.“你知道形式自由、內容自由的頭像是誰嗎?”郭沫若說到第九個的時候,不直接描述了,改向普羅哈茲卡提問。
普羅哈茲卡:“不知道。這個人我熟悉嗎?”郭沫若:“是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普羅哈茲卡在中國發現《鼠的故事》人氣超乎尋常的高。在旅館看電視時就看到過一次,眼熟地底下鑽出來,十分萌地攤攤手,露出黑乎乎的笑容。但是電視臺裡也有《貓和老鼠》。但是普羅哈茲卡看了最覺得新鮮的是中國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讓人眼前一亮的水墨畫風格動畫,結合了現代電影科技與中國傳統繪畫,讓普羅哈茲卡這個捷克人看著很新鮮。而另一部動畫片,《三個和尚》則讓普羅哈茲卡拍案叫絕什麼是文藝?什麼是文藝諷刺?什麼是辛辣的文藝諷刺,這就是啊!
捷克文藝界領導人來中國的訪問交流給了他們一些啟發,但捷克斯洛伐克現在最大的問題恐怕還是在經濟。就如《三個和尚》裡面所揭示的東西,捷克斯洛伐克1967年就處在痛苦和仿中。在1966年和1967年,捷克斯洛伐克工農業總産值進一步下降,而且問題長期得不到改善,群眾不滿情緒增長。僱員5000人的比爾森斯科達工廠,從1953年之後一直半死不活地維持看,在1967年5
月工人已經有4個月發不下工資,終於上街遊行了。
比爾森斯科達工廠其實還不算拖欠工資最嚴重的工廠,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只是它的位置在布拉格郊區而已。有人說蘇聯的國家計委制定計劃僵化,計劃指令執行不力。其實,在整個蘇東國家圈子裡,蘇聯國家計委的工作已經是最優秀的了,捷克、波蘭、匈牙利,哪個國家都出現過國家計委的計劃指令完
全失效、國民經濟處於“電腦託管”的狀態。
勃列日涅夫和安德羅波夫訪問布拉格之後,蘇聯的4000萬盧布援助很快到來,這些援助的物資說多其實不算多,所以諾沃提尼把這些援助的物資全部投放到布拉格的市場,以緩解首都的亂局。布拉格的商店有貨可賣了,但離開布拉格,還是到處都缺貨。很快捷克斯洛伐克人就紛紛湧向首都布拉格,開始自已的“購物之旅。一一這亂得。當蘇聯援助的物資在兩個星期之內就被搶購一空其中官員截留自家先分的比例也不少),捷克中央痛苦地意識到了這樣一個事實:靠蘇聯餵奶恐怕維持不下去,按現在這個困難情況,就算蘇聯把
援助力度乘以10,捷克斯洛伐克的日子還是撐不起來。
要想真正擺脫經濟上的困境,唯有對經濟制度實行改革,拋棄僵化的教條的經濟管控模式,實行多層次的社會所有制。根據捷克人所觀察到的”中國同志的成功經驗”,捷克還需更有效地參加國際分工,使捷克斯洛伐克的經濟逐步向世界市場開放。“改革?其實,我原則上並不反對改革。”捷共第一書記諾沃提尼在中央委員會議上,在參會者把該說的都說完了之後,丟擲了自己的觀點。“而且,你們不要以為我只贊成淺嘗止的改革,實際上,我贊同國家對經濟體制進行一場徹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