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小康,就是桌上要有肉

捷克的精密儀器製造、工業母機製造企業,是中國花錢請來的,從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都是如此當然最初一五計劃的時候捷克的援建的一些工廠是由蘇聯牽頭,比如沈陽第二機床廠中捷友誼廠),畢竟是社會主義陣營嘛。後來來中國的捷克工廠就是中國自主引進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捷克在中國的文化産業則是他們自已跑過來的,最早是從1958年開始。其實匈牙利比這要早,1957年就來了。原因就是1956年的布達佩斯街頭的事件。中國與東歐國家的關系在五十年代熱度升得很快,到六十年代依然很熱絡,以至於到了1965年,中國開始有意識地控制和東歐國家的貼近程度,以免蘇聯産生“是不是要搶小弟”的誤解。陳法在訪問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回過頭來抵達布加勒斯特,訪問羅馬尼亞。在機場歡迎陳法的是羅馬尼亞共産黨第一書記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羅馬尼亞共産黨最早成立的時候叫羅馬尼亞共産黨,1948年到1965年之間叫羅馬尼亞工人黨。1965年3月,羅馬尼亞工人黨第一書記、最高領導人喬治烏德治病逝,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當選羅馬尼亞工人黨的第一書記,回頭他就把羅馬尼亞共的原名恢複了。不僅如此,齊奧塞斯庫還把國名從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改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現在羅馬尼亞還有個總統,齊奧塞斯庫是黨的第一書記,不過誰都知道老齊才是羅馬尼亞的一哥。而且看這架勢,年底齊奧塞斯庫就會透過選舉兼任羅馬尼亞總統。“1956年的匈牙利,或者現在的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他們都或多或少犯了一個錯誤:保持本國政治的獨立自主,這是可以的;但不要挑戰蘇聯的安全區域,這是不可以的。”現年48歲的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微卷發、高鼻樑深眼窩,一副標準的拉丁血統歐洲人長相,一看見這副相貌就不由得想起通遼汗國一一不對,想起希臘羅馬。羅馬尼亞這國名不就是在表示自己是羅馬

正統嘛。

齊奧塞斯庫這麼說,是因為陳法和他談到了捷克斯洛伐克,說到了最近他們國內思潮的變化,以及蘇聯對這種思潮變化的敏感。齊奧塞斯庫表示,這是捷克斯洛伐克人不懂策略。羅馬尼亞是華約成員國,標準的蘇東社會主義國家,但羅馬尼亞的內政外交有相當的獨立性,這不是齊奧塞斯庫才開始爭取來的,他的前任喬治烏德治就為止做了很多努力。喬治烏德治也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在他的操作下,蘇聯也不得不承認羅馬尼亞是”民族共産主義”。

一方面羅馬尼亞在國內實施自已獨立的經濟政策,另一方面,羅馬尼亞從不對華約體系說三道四,該開會開會,該演習就參加演戲,該出兵一一不行啊大哥,我真的沒多少兵。陳法:“所以你們甚至在今年2月與西德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而蘇聯對此並不持有太強烈的反對意見。”齊奧塞斯庫:“你們是1964年就與西德建交了,比我們還早。”陳法:“我們是我們,這確實,在社會主義陣營裡,東歐國家和亞洲國家在蘇聯眼中是不一樣的。齊奧塞斯庫總書記,現在捷克斯洛伐克內部有一些和西方和解的呼聲,而中國的觀點是,他們與西德

的關系是最需要優先解決的,畢竟波爾塔瓦河的下游是易北河。因此,我們特別想了解羅馬尼亞與西德建交的前前後後。

齊奧塞斯庫:“這其中的操作歷經了很多年,有一些事情甚至不是我做的,是在喬治烏德治總書記時期就做了鋪墊。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有意與西德改善外交關系,不如這樣,我來與諾沃特尼同志去談,可能還有杜布切克同志。

陳法:“你來給他們面授機宜,那再好不過了。”齊奧塞斯庫:“我可以在下一輪工作中安排一次出訪布拉格的行程。陳同志,對於我去布拉格的遊說工作,您還有什麼要求或者建議嗎?”陳法搖頭:“沒有,除了我們剛才談到的一一大的主題之外,我們不會對你提什麼限制性的要求。”

羅馬尼亞不是內陸國,它靠著黑海,所以這個國家不會太窮..

在羅馬尼亞的最大港口康斯坦察,陳看見的是一艘冷藏船,裝滿了一船凍牛肉正要啟航,目的地是廣州。.現在羅馬尼亞與中國的農産品貿易是頗為有意思的,雙方既進口也出口。羅馬尼亞雖然在歐洲,但該國國人喜吃米飯,而羅馬尼亞境內並沒有大面積的水稻田,天知道這傳統是從什麼時候形成的。因此羅馬尼亞需要進口大米,主要是從印度和東南亞,甚至中國前些年也

會向羅馬尼亞賣一些稻米。

但羅馬尼亞境內雖然沒有稻田,卻有很多良好的牧場,這些牧場頗為現代化,成片種植牧草和首再結合玉米大豆飼料,出産大量高品質的牛奶和牛肉,所以現在羅馬尼亞是牛肉出口國及稻米進口國。

這就正好了,中國需要肉。前些年中國還沒有開始大量進口,從1966年開始,中國外貿部的同志開始滿世界找肉。這既是“第二步”戰略目標的要求,也是現在海運業冷藏運輸技術逐漸成熟才帶來的便利條件。

“廣州有六百萬人口,廣州附近,江門、中山、東莞、深圳..加起來得有1500萬人口。每人每年就算只消費20公斤肉類,每天都要吃掉800噸肉。這一船羅馬尼亞牛肉是7000噸,還不夠珠三角地區的城市人口吃10天的呢。

在羅馬尼亞的冷藏牛肉抵達廣州港,廣東對外貿易廳的同志簡單地算了算賬,這7000噸牛肉並不算多,只佔”珠江城市群”年消費肉類的2.5。這是按1966年-一廣州市人均消費肉類18.9公斤的標準來計算的。如果算廣東全省的話,1966年人均消費肉類11.5公斤。如果算全國平均,1966年全國人均消費肉類7.4公斤。真實歷史上是5.2公斤)雖然現在第二步的“小康”自標沒有明確的全國統一的標準,但反正比溫飽更進一步天家都是知道的,能吃飽飯之後,那當然是肉多一點更好。所以”小康,就是不但能吃飽飯,桌上還要有肉”。珠江城市群的肉類供給主要是周邊郊區和整個廣東南部的供給,這佔了現在肉類供應源的85。1967年希望逐步加大進口肉類的數量,補充肉類數量,爭取用3年時間,讓粵産肉類的供應量佔比降低到80左右。這是在3年之後珠江城市群的人均肉類消費達到25公斤的時候,進口肉類要佔到5

公斤。

不僅3年之後人均肉類消費要從不到20公斤漲到25公斤,3年之後在珠江城市群的人口還會從1500萬增加到1800萬..比如現在的廣州,周邊有19個大型養豬場和10個養雞場,這裡說的都是比較現代化的養豬場。除此之外,還有散養豬一一也就是各村自己養的豬,這也是肉類供應的很重要的成分。各村有的是一頭

一頭地養,有的比較富庶的村子自己辦起了養豬場,雖然設施不算很現代化,但至少上了規模,一幫都有好幾十頭甚至上百頭豬存欄。

而且這些村子養豬也開始採用”進飼料喂豬出豬的模式,而且換了豬種,不養黑豬,養大白豬了。豬草、紅薯藤、紅薯塊煮的豬食,說實話,豬長得並不快,因為裡面的植物蛋白含量不足。飼料那可都是摻了大豆豆粕的。吃飼料的豬也不用養幾乎一整年了,現在農民也都學會了把豬養6~7個月

就出欄,這樣飼料肉的效率高。

能讓這麼多的農村都養豬,就意味著這些農村融入了城市的供銷鏈條,不再是孤立的自然經濟體了。農村能融入城市體系當然首先得靠交通,你得有公路,飼料一卡車一卡車地運過來,然後每週還能開來一輛卡車把七八個二師兄運走。甚至也得靠通訊,村裡至少應該有1部電話,拿起來撥號就能說“喂?大福飼料公司嗎?我是江門市賀家村,要20噸飼料,下週能運到嗎?”

“喂?口福公司嗎?你們是口福畜牧産品公司嗎?”在廣州市食品衛生局檢疫科,譚股長一臉黑線地撥了一個電話號。“我是食品局檢疫科的。你們的一輛卡車在我這兒。”“採購地點,柳州?”“採購處,柳州什麼公司?”“當然沒有說哪種肉不是肉,但是,你這運過來的既不是豬,也不是牛羊雞鴨,這個東西,我們檢疫過不了。”譚股長看窗外,被截停下來的口福畜牧産品公司的卡車就停在床外,車上滿滿的都是大鐵絲籠子,裡面是從柳州運過來的銀環蛇,其中一些蛇還翹起了腦袋,冷冷地凝視譚股長。...口福畜牧産品公司的蛇的消費使用者是一一德國人。東德在廣州創辦的vebrobotron一”機器人技術人民企業”。“從今天開始,廣東省也生産出了自己的通用計算機,我們是中國第四家生産計算機的集團企業!”“感謝德國朋友的協助,當然,也感謝廣東省國資委的大力支援,在短短三年之內,我們從零起步,一躍而成了世界最頂級的計算機生産廠家。“幹杯!”在計算機生産線投産的慶祝會上,vebrobotron的中方總經理齊德輝舉起裝滿啤酒的大手杯,大禮堂內的十幾張桌子的中德員工也都舉起了手裡的啤酒。嗯,從柳州進來的蛇,剝皮去頭之後,就擺在每張桌子的大瓦罐裡。“漢斯經理,我還以為你們會點名要原汁原味的德國菜呢,”齊德輝對身邊的德方總經理漢斯克利安說,“沒想到你們對粵菜的興趣更大。”漢斯克利安:“食在廣州。”這四個字說得真是字正腔圓,一桌子的人都聽懂了。

齊德輝:“其實還有另一句話:發在廣州。發,就是發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