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新航天發射中心選址
章節報錯
第四十八章,新航天發射中心選址
老布什對河北的鋼鐵業有了直觀印象,不過老布什也並沒有完全地瞭解河北。這個包圍首都、有北方最大港口城市天津作為首府的省份,是在1966年才宣佈解決溫飽問題的。中國最後一年壓線過關的四個省之一。至1965年,河北省還有448個村的36.6萬人,人均佔有的食物還未達標,此外還有40萬人的食物達標了,但年均貨幣收入是不達標的。合計是76萬多人。1965年1月,習副總理到正定縣南牛鄉視察,意外地發現這兒的村民過年了也不興走親戚。後來問當地幹部才知道,村民們習慣了在冬天能少出門就少出門,大冬天的出去太冷,還要走路,容易
餓。餓了就要吃飯,臘月和正月吃多了,可能來年開春耕田的時候就沒足夠的糧食了。
1965年河北未解決溫飽的鄉村主要集中在正定、燕山一太行山山區、黑龍港流域等地,這些地方自然條件較差,生産要素遺乏現在農村脫困提的概念是生産要素,它當然包括耕地一一耕地是農村生産要素的主要成分,但不只包含耕地,還包括可開展種植林木或經濟作物的山地、小礦,還有路橋等等基礎設施。到1965年都
還未吃飽飯的地區,當然是這些生産要素全都缺乏。
讓河北的這些貧困地區解決溫飽問題是個很痛苦的過程。華北地區的普遍貧困可能與宋以來東亞地區的冷期有關。華北地區的平均氣溫變低了,變幹旱了而且降雨不再均勻,種地收成不行了肯定就窮。這不是“請老天爺背鍋”,這確實是其中的一個客觀原在這個冷期東亞發生了兩次小冰河事件,而且轉暖的時候有一些氣象因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再也回不到原來的樣子了。於是,在華北生活並由於王朝的穩定期而繁衍變得很多的人口,自明中葉開始,就發現自己周圍的農業環境緩慢地變差。中國人發揮溫良平和的道德品質,變窮一點大家就相互謙讓一點、湊合著
因。
過...一直湊合到現在。
最能湊合的應該是河南林縣,宋朝時一拔移民住在這裡,明朝就旱得不行,根本不適宜從事種植和居住了,但林縣人硬是在這片土地上茍到現在。對了,現在林縣的紅旗渠剛完工。湊合的結果就是根據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河北省人口達到4500萬人,全國第四。除此之外,全國人口第二、第三的是山東5600萬)和河南5100萬)。中原三省薈萃了1.5億人口,此外還有北京的八百萬人。
全國人口最多的是四川,6700萬。1965年河北就忙看遷移這些貧困地區的人口,其實河北不缺水的平原是糧食的輸出地區,但山區和平原反差極大。透過狂發城市戶口讓農民進城,又逢一批水利工程完工、臨時增加機井,河北終於
在1966年溫飽過關。
河北的脫困過程當中,京津這一對”城市啞鈴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在來看,北京天津不再是一對由鐵路公路樞紐連線起來的啞鈴,它有可能發展成一個長條形的合體城市。這個啞鈴的”柄”正在變粗,過去10年,京津之間的中間地帶至少新增了200萬産業人口,
其中超過60是河北本地洗腳上岸的農民。
這時候天津繼續保留作為河北的首府的效果就顯現出來了:天津不會吝地把所有工業製造業專案都留在天津市範圍內,放在廊坊也可,放在楊村也可,反正都是河北省的範圍內。不過,有一項産業,雖然是吸收本地勞動力很少的尖端製造業,但天津還是不顧一切地把它搶到了自己已地盤裡:天津航天工業園,也就是運載火箭、航天器的生産製造聯合體。“河北、山東,沿渤海一帶是石化工業基地,依託勝利油田誕生的,現在有國內最全的石化産品體系,造火箭在天津,造火箭燃料,也在這兒,全套都沒問題。”錢學森在天津航天工業園考察時,河北省工業局的易輝格同志非常興奮地介紹河北省打算大力發展的航天經濟”。不過,錢學森此刻正對看航關工業園外的美食一條街皺眉頭。“易處長,不知道這一條街的小吃鋪子,有沒有外國間謀呢?”?易輝格:“..這歸國家安全域性管,他們要是說沒問題,那就沒問題。”
“我們先看一下這幾個地點。”“太原航天發射中心,我們正在使用的,緯度是北緯0分。”“酒泉航關發射中心,也是現在正在用著的,北緯40度05分。”錢學森在工業園召集航天和國防工程部門的幾位領導開會。“我們再看一下新航天發射中心的幾個預選地點。”
“西昌,具體位置是四川南部的涼山彜族自治州,北緯27度55分。”“信陽,河南南部,北緯32度10分。”“青島,具體位置是青島小口子附近,北緯9度10分。”錢學森在地圖上點出了4個備選地點。二炮副司令員、二炮工程部隊的負責人楊俊生說道:“首先我要說一句,,如果要對鐵路全線進行超寬隧道的拓展工程,那麼工作量相當巨大。新航天發射中心如果在鄂爾多斯,需要改造17個隧道和3
座橋梁;信陽需要改造16個隧道和5座橋梁,西昌,...呵呵,西昌我看還是放棄吧。
錢學森:“西昌在四川的大山裡頭,這是你們二炮提出的建議誤。說那裡安全性最好。”楊俊生:“這是從發射中心的安全性來衡量的,但從工程的可行性看,除非我們就訂下來了西昌只能發射直徑3.4米以下的火箭,否則根本不行。通往西昌的鐵路線,有的地段根本不可能改造拓寬。”屠守鍔:“可西昌的緯度是四個備選發射場地址裡面最低的。”錢學森:“低也沒有辦法。要說低緯度,海南島緯度才低呢,可海南島.….打仗倒是小事,關鍵從天津去海南島太麻煩了。”楊俊生:“鐵路在建設的時候大家都執行統一的標準,預設透過的列車最大寬度不會超過3.4米,因此橋梁,隧道,甚至連線路兩側的訊號燈都是按這個來設計的。如果要拓寬成能透過5米甚至5米寬
度的物體,其實整條線路都得翻新一遍,我剛才光說橋梁、隧道,是因為翻新這倆的工程量最大。
“可是青島航天發射中心會遇到一個極大的問題:敵國打擊。”說話的是空軍副司令員成鈞。青島靠海,和南朝鮮隔著黃海相望,飛機從南朝鮮起飛,600公裡就能飛臨青島上空。但是,青島作為航天發射中心,卻有許多便利條件。首先是靠海。火箭從天津出廠就裝船,到了小口子的專用碼頭上岸,全程無視鐵路的寬度限制。而且,青島面向的是開闊海域。以通常發射衛星的傾角,火箭升空後是向東南方向一邊飛行一邊爬高的。這意味著從青島發射的火箭很快就會到黃海上空,接著離開中國近海進入太平洋深處。這樣脫落的火箭第一級、整流罩、甚至火箭發射失敗時掉下來的整段殘,都會直接入海,不會對地面的人員和建築造成什麼危害。
而其他的內陸發射場就不行了。信陽發射上天的火箭,整流罩會墜落在安慶九江附近;在西昌的話受害者是雲南貴陽;在鄂爾多斯也差不多,其東南方向300公裡範圍內的一個扇形都是危險區域。錢學森把討論得出的結果記下來:青島:火箭部件濺落方便、運輸方便、不安全。信陽:火箭濺落危害較高、運輸不方便、較安全。鄂爾多斯:火箭濺落危險較高、運輸不方便、較安全。西昌:火箭濺落危害一般、無法運輸、最安全。選哪一個呢?錢學森想了很久,然後在這上面寫道:“青島綜合而言較為合適,其次是西昌。具體如何選定,請中央進行審議和定奪。”
航天發射中心必須定下來了。在1966年底,航天的各團隊研製的新一代火箭發動機已接近試驗完成,現在該設計火箭的第一級構型了。如果還是選在內陸發射場,錢學森打算就不搞超大直徑火箭了,這樣也不用為難二炮工程部隊和鐵道兵,繼續使用3.4米第一級,但用比沖更高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取代原先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發動
機,提高火箭的運力。
還有助推器也可以充分挖掘潛力,丟希季提出的腦洞是助推器直徑與火箭第一級一樣,錢學森大贊了王希季的設計,又在這個的基礎上把助推器加長,這樣助推器和火箭的第一級就幾乎是一模一樣,也不分誰是助推器誰是第一級了,叫做”通用助推模組”構型。
但是一一就算火箭的問題解決了,空間站的問題還沒有解決。2.5代或三代空間站的主艙如果直徑也不超過3.4米,那麼可能很多科學儀器不太好攜帶,此外小直徑的空間站還不利於航天員長期持續地生活。
當然這方面航空工業倒也有一個腦洞可以輔助解決:火箭用鐵路運輸,空間站艙室空運到發射場。....這也勉強算是一個解決方案吧但如果運載火箭的直徑沒有限制,那麼設計的時候就豁然開朗了,想怎麼設計都行。
“關於青島的空中安全問題,我可以插一句話嗎?”“這不能光是空軍在說話,我們海軍也要有點發言權吧?小口子可是北海艦隊的主基地呢。”為了航天發射中心選址的事情,在北京也進行著討論。空軍黃司令員發言說如果是重點保衛青島的話,空軍有能力攔截90的轟炸機群,但會漏過10。海軍司令員蕭晉光說他也有話要說。“小口子海軍基地馬上就會有一條巡洋艦。不是南海艦隊那種裝大炮的巡洋艦,是防空巡洋艦。”“有第一條就會有第二條,還會有第三條,.…….這種巡洋艦往外海一擺,掃描範圍四百公裡的相控陣雷達開機,我就不信了,還有哪家的轟炸機敢闖到青島扔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