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海軍陸戰隊,出動

美國海軍”卡特”號,usscard”卡片”號)。二戰時是一艘護航航空母艦,航號cve11。二戰結束後”卡特”號退役封存,1955年又啟封,但這時候它已經不是航母而是運輸艦了-飛機運輸艦,或者說直升機運輸艦,隸屬於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分類也從usscard變成了usnscard。但這船現在外觀還是挺像一艘航空母艦的。飛機運輸艦嘛,原來航母的飛行甲板肯定得保留,只是現在任何一種噴氣式艦載機都不可能從它全長僅有150米的飛行甲板上起飛了,只能運送直升機1964年9月12日,“卡特”號抵達西貢港,此時距離總理、肯尼迪總統的夏威夷會陪只過去了一週。它飛行甲板密密麻麻捆著50多架h21直升機,卸下直升機之後,機庫裡還有一大堆的113裝甲車

榴彈炮、彈藥。到9月14日,“卡特”號上的貨物基本解除安裝完畢,預定9月16日啟程返航,艦上的水手、海員用有兩天時間上岸找小姐哈皮。

9月14日深夜,早已潛入南越的越南人民軍第65特種作戰大隊6名蛙人走排汙管突破港口的警戒圈,進入西貢港區。6名蛙人人拖來了2枚輕型定時水雷,由4名蛙人帶下水,運送到卡特號艦底,將水雷利用磁鐵吸在龍骨附近然後離開。半小時後,港區“轟隆“轟隆”兩聲巨響,這艘15000噸的直升機運輸艦護航航

母被炸開2個大破洞,坐沉在西貢港的淤泥中。

越軍特種大隊的這次行動堪稱完美,以至於美國和南越方很長時間都不知道這航母是怎麼被炸到的。美方找到確鑿證據都已是10個月後的事了:10個月後,北越發行了一組越南人民軍的紀念郵票,其中一套四連張叫做”特戰大隊奇襲炸沉卡特號”。

好在大半夜的又是水兵在放假,“卡特”號被炸的時候全艦上下空空蕩蕩,美軍人員損失不大,傷亡六七十人的樣子。而且西貢港水深只有15米,而“卡特”號正常吃水就有8米,被炸之後只是坐沉港底,甚至飛行甲板都還露在水面上。美國海軍檢查“卡特”號的傷情之後認為,它主龍骨未受損,打撈起來拖到菲律賓修理,應該能在半年內修複。

所以一一現在回到美利堅的核心話題:“卡特”號被炸沉了,要不要報複?證據現在是沒有的,雖然全西貢的越南人和美國人都在猜應該是北越的特工炸沉了這艘船,但特工是從哪兒潛入的?又是怎麼下水的?怎麼裝的炸彈?用什麼水雷或定時定炸彈?這些現在全都搞不

清楚。

但按美國人的做事方式,其實也不用把證據全搞清楚。9月16日,“卡特”號還躺在西貢港裡潛泳,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就制定了一系列的報複性作戰計劃:使用美國空軍和海軍航母的艦載機,對越南北方目標實施空襲,重點是打擊北越的海軍艦船、港口設施,讓北越一條船都出不了海。

為了能順當地炸掉北越海軍,美軍的飛機得先襲擊北越的軍用機場,摧毀北越的戰鬥機才行。為防襲擊機場的時候北越戰鬥機、密密麻麻的防空導彈收割美軍飛機,美軍得在第一波進攻機群中編入至少100架戰鬥機,和北越的米格機打一場堂堂正正的空戰,還要另外80架攻擊機執行低空侵入,打掉北越的防空導彈..

麥克納馬拉的計劃被肯尼迪否決了。否決的原因,不僅是這個空襲計劃太過龐大,還因為現在美國國內情緒很不支援擴大戰爭。這還要從一個月前開始說。五角大樓突然把遊騎兵75團派遣到南越、逼肯尼迪事後補票”確認,當然不是為了讓75團去南越休假的,這些美國大兵在7月份就參戰了。第一場戰鬥,芹查空軍基地的遊騎兵c連、d連出動肅清基地附近兩個村莊的越共。這兩個連三百名步兵出動,天上配合的直升機多達50多架,,此外開戰前還有16架b57轟炸機”暖場”,因為戰場距離

機場就30公裡,b57在半天之內朝村子丟了100多噸炸彈。結果當然是大獲全勝,c、d連零陣亡,在兩個村莊和附近的叢林裡留下了40多具越共屍體。

第二場戰鬥在西貢空軍基地附近,還是轟炸機先炸、直升機配合遊騎兵進攻,很可惜,進攻的村裡根本沒有越共,可能是情報失誤也可能是越共主動撤退了。前兩場戰鬥結果好像還不錯,取得了多少戰績不論,地面作戰的遊騎兵0陣亡、3受傷,這樣似乎很好。但前兩場戰鬥只是運氣使然。有道是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兵在叢林跑,冷槍少不了。8月10日,西貢的遊騎兵1營b連攻打暴動的同濱戰略村,步兵剛下車擺開進攻戰鬥陣型,“噠噠”槍響,附近的一個草叢噴吐火舌,一名美

軍軍士長的關靈蓋就飛了,當場沒救。

這場戰鬥美軍打得跟屎一樣,號稱美國陸軍精銳的遊騎兵5死3重傷,輕傷十幾名,戰鬥結束後在現場只找到20多具越共屍體。西貢的美國記者趕到戰鬥結束後的戰略村,把這一幕發回國內,國內民眾情緒就不穩定,從名人、知識階層到老百姓都在破口大罵:軍方派陸軍部隊進入越南參戰為什麼不告訴我們?

8月底到9月,有3個城市街頭出現遊行,小青年們當街焚燒徵兵卡,這個時候美軍如果大舉空襲北越、升級戰爭,無疑於火上澆油。肯尼迪否決作戰計劃的第二個原因,是9月初與總理在夏威夷的會面。不得不說,這次會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肯尼迪的觀點。1961年肯尼迪曾與赫魯曉夫會面,那時候他當上美國總統還不到半年。赫魯曉夫給肯尼迪的第一印象是出出逼人。在會面之前肯尼迪的智囊團就準確預測到了,所以肯尼迪招架了過去。在扛住赫魯曉夫的逼追式交流之後,肯尼迪發現這個人的本質不過如此,在出逼

人囂張氣焰的背後是粗,在粗的背後是赫魯曉夫所提倡的”三和”政策,但在所謂三和”的和平政策的掩蓋之下,仍然是蘇聯對在東歐擴大勢力範圍的熱衷。

中國的總理一一之前智囊團預測他會比較持並縣執著於一些儀式上的細節,以強調中國和美國是兩個量級對等、不差上下的國家。但沒想到的是總理在機場隔老遠就先伸出手和肯尼迪握在一起。會談中總理根本沒有用什麼逼迫式的交流技巧,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大他20歲的老人在講故事,半個世紀的風雲激蕩潮起潮落,總理娓娓道來。

談完之後,肯尼迪猛然發現總理說的一一都是很有道理的話。美國的目的是什麼?....是賺錢。

誰建立了美國,美國政府就負責幫誰賺錢。所以,美國必須把貿易網路擴張到全世界。開啟一個又一個國家的貿易壁壘,幫資本家們把剩餘價值兌換成貨幣,讓資本主義世界中的一個區域性一一美國國內消滅生産相對過剩,維持國內經濟的可持

續迴圈。

必須把投資的觸角遍及全世界。用血煮柿油的大旗敲打各國,偶爾還用航母戰鬥群配合血煮柿油大旗,讓這些國家建立起一個歡迎資本自由進入的新政府,讓美國的資本家擺脫國內那些越來越難候的無産階級爺爺,進入賺大錢的新天地。

總理對肯尼迪發出的靈魂之問是:五角大樓孜孜不倦地想在越南全面開戰,這種想法符合美國人民的利益嗎?符合美國所有資本家的利益嗎?

全面空襲北越的方案否決了,但肯尼迪不能不做出補償。他的補償決定是:同意五角大樓做出的將陸戰一師增援至南越的計劃。已先期移動至菲律賓的陸戰一師第五團全員三千多人,僅這一個團的人數就超過了此前派往南越的遊騎兵75團2200人)。陸戰5團增援到南越之後,美國在南越的軍事力量也將突破一個小紅線:入越美軍總數過萬。之前的人數是9200人:空軍基地內5500人,軍事顧問團教官1500人,遊騎兵2200人。加上陸戰一師第五團,美軍在南越總兵力12000+。“1,2,,4,預備一開始!”“我喜歡為山姆大叔工作!””i ove !”“讓我知道我是誰!””et e kno!”“1,2,3,4,美國海軍陸戰隊!””1, 2, 3, 4, united states arine rps!”

“1,2,,4,iovethearine rps!”

陸戰5團第一營在西貢港的臨時宿營地,兩百多名傻大兵喊著口號呼嘯而來,又呼嘯而去。這幫士兵是昨天從馬尼拉空運到西貢的,今天就全員開始操練,搞得西貢港雞飛狗跳,凡是美國大兵的佇列所到之處,商販行人紛紛躲避。<101nove.du。”羅伊博姆中校向港口守衛出示自己ncdu美國海軍作戰爆破隊)的證件,進入“卡特”號坐沉的那個碼頭。四十歲的羅伊博姆一身海軍軍官制服,發達的胸肌和大臂幾乎要將制服撐破。隨陸戰一師5團進入越南的還有美國海軍的地面作戰部隊,海軍作戰爆破隊就是其中之一。羅伊博姆是2隊隊長,和他一起進入碼頭視察的除了兩個跟班,還有陸戰一師工程1營a連的蓋特上尉。“中校,這是你們部隊的標誌嗎?“蓋特上尉注意到了羅伊博姆的胳膊,在部隊臂章之下還縫了一個憨憨的海豹。羅伊博姆:“不,這是我的個人圖騰,為了紀念1949年我在西伯利亞的一次行動。你們在港口中發現了什麼?”蓋特上尉將一小團扭曲的金屬零件交給羅伊博姆。“這是我們經過一個月努力,終於把卡特號抬升離開海底,清理艦底部淤泥的時候找到的。”羅伊博姆:“這是一個美製定時引爆器的殘片。”蓋特上尉:“我們援助南越軍隊的物資裡有這種引爆器。而南越軍隊在與越共作戰時遺失了大量爆破器材,他們的特工可能就地使用了繳獲的美製定時引爆器。”“這是一種可能的推測,但不是關鍵證據。蓋特上尉,你們找到越共的潛入路線了嗎?”羅伊博姆發文,蓋特上尉攤手肩,表示“還沒有”。羅伊博姆就自顧自地在港區轉悠,一個角落一個角落檢視、翻找。“蓋特上尉,看看這裡。”蓋特和其他幾個人圍過來,羅伊博姆指著的是一個排汙管道,直徑約有1米。“直徑大小可以讓人和器材透過,但是..“蓋特上尉說,“這個排汙管道有2800英尺長,中間沒有任何通風口和休息處。排汙管一直都在使用,一個月過去了,所有的痕跡也都被水沖刷幹淨了。”羅伊博姆:“你們無法想像的,或者做不到的事情,有人可以做到。我們去找排汙管的另一頭。”一行人來到了排汙管的開始端,港區外面的一個往海的法式小洋樓群。

在排汙管另一頭的口外,果然發現了一些不正常的雜亂腳印和小車拖電而過的痕跡。羅伊博姆參加過二戰,冷戰時還執行過幾次秘密行動,豐富的行動經驗讓他從直覺上判斷炸沉”卡特”號的肯定是北越特工,而且指揮員的行動計劃、邏輯與他有幾分相似。正是憑借這種直覺,羅伊

博姆找到了這裡。

海軍作戰爆破隊是該改革和革新戰術了啊,再這樣下去,越南的特工都要比美國厲害了。羅伊博姆的鼻翼張開,仔細嗅著空氣,他發現了一絲不太正常的味道。“在這邊。”羅伊博姆向左前方走去,聞著味兒轉了兩個彎,在一處荒廢的別墅牆角,羅伊博姆指著牆角一處有斬新浮土的地面:“這下面應該是一具屍體,你們把它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