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夏威夷聯合公報
章節報錯
第九十一章,夏威夷聯合公報
“1964年9月3日,國務院總理周enai訪問美國夏威夷。9月3日晚,總理在下榻的賓館會見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會談中,肯尼迪總統和周恩來總理就美利堅合眾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貿易關系正常化以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進行了廣泛、認真和坦率的討論。”一一這是新華社的通稿,雖然客觀但是相當簡短。不過,總理和肯尼迪第一天的會談,的確是以寒暄為主。此次行程的兩大任務,第一是貿易關系正常化,第二是“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貿易關系正常化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雙邊貿易協定的草案早
在一個月前就放到了雙方的辦公桌上,無數經濟學家、金融學家、貿易界人士、國際法專家、政治智囊審閱過無數遍了,一個字也不放過。
這次在夏威夷,就是雙方在每個字都推敲過的協議上簽個字。“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這就不是抵達夏威夷的第一天就能談明白的了,只是起個頭而已。實際上,9月3日晚總理與肯尼迪的會談,有大概一半的時間在討論二戰一一9月3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十九年前,日本正式簽署投降協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肯尼迪1917年出生,1941年決定休學1940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考上了斯坦福的研究生)參軍。不過在春季徵兵的時候他體檢不合格被刷下來了,後來走家裡關系才進入美國海軍。不過,因為家
裡有關系,最初服役時在海軍情報室外國情報處的少尉情報核對員,不用沖在一線,後來是肯尼迪自已申請外加42美國海軍一線實在缺人,才被調入魚雷艇部隊當艇長。
肯尼迪的人生經歷和總理大相徑庭,但總理能找到共同的話題。“我曾有一位朋友兼校友,名叫張炳元,他和你差不多大,你是1917年的,他是1916年的。”總理說起了張炳元,這位天津南開中學的校友。1934年,張炳元從南開中學考入燕京大學新聞系,參加過129運動,抗戰爆發時他不顧家人的反對,離校參加抗戰,先是到了延安,後分配到山東根
據地從事根據地動員和民眾武裝組織工作,1939年4月調任魯西北地委書記,7月牲,年僅24歲。
肯尼迪是名校畢業的精英學霸,張炳元也是名校出身,精英學霸。背尼迪參加了對日作戰,張炳元也是。肯尼迪在後方坐辦公室,張炳元在重重包圍中冒著生命危險打小鬼子....
聽了張炳元的故事,肯尼迪表示悲痛和婉惜,說如果r張沒在戰爭中不幸牲,說不定他能出現在訪問夏威夷的代表團裡,甚至是代表團中的局長、廳長。總理搖搖頭補了一句:在抗戰中,從事敵後武裝鬥爭是非常危險的,像地委書記、區委書記、地區抗日武裝指揮員這些職務,平均壽命是6個月,也就是說從被任命之日算起,半年之內過半的指揮員
和書記會在戰鬥中牲。在反掃蕩的戰鬥中,常常有區委書記和大隊長在同一場戰鬥中犧牲,緊急任命的代書記、代理大隊長在幾天之後掃蕩的另一場戰鬥中又一同犧牲的。
聽了總理的這番話,肯尼迪更加沉默了。
第二天,雙方的貿易談判代表最後核對一次中美貿易協定中的條款和文字,以及其中可能的一些額外問題的補充。雙方都沒有對條款再提出異議,9月4日下午,肯尼迪和總理在談判會議廳排排坐,貿易協定正式簽署。
中國和美國關於“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的討論,也是在這一天開始了。總理和肯尼迪從4日到5日進行了三次會面,最後的成果是9月6日發布的”夏威夷聯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一致認為,當今世界形勢歷著重天變化和巨大動蕩,為了業洲和世界的和平,需要對緩和當前的緊張局勢和消除沖突的基本原因作出努力。”“國際爭端應在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予以解決,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準備在他們的相互關系中實行這些原則。”說是聯合公報,但其實是雙方各自說了一通話,並沒有捏在一個文字裡面。但巧的是,中美雙方的自說自話,恰好都涉及了同樣的三個問題,而且雙方發表的觀點雖然不完全一樣,但卻沒有南北轍式的分歧。“中國認為,國家不分大小,應該一律平等,大國不應欺負小國,強國不應欺負弱國。中國仍將繼續支援一切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爭取自由、解放的鬥爭;各國人民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本
國的社會制度,有權維護本國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外來侵略、幹涉、控制和顛覆。
“美國方面認為,美國將致力於建立公正而穩定的和平。這種和平是公正的,因為它滿足各國人民和各國爭取自由和進步的願望。這種和平是穩定的,因為它消除外來侵略的危險。美國支援全世界各國人民在沒有外來壓力和幹預的情況下取得個人自由和社會進步。
“中國認為,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國際爭端應在此基礎上予以解決,而不訴諸武力和武力威脅。”“美國相信,改善具有不同意識形態的國與國之間的聯系,以便減少由於事故、錯誤估計或誤會而引起的對峙的危險,有助於緩和緊張局勢的努力。”“中國堅決支援中南半島越南、老、柬埔寨三國人民為實現自已的自標所作的努力,以及支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聯合國韓國統一複興委員會的主張,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複活和對外
擴張,主張印度和巴基斯坦按照聯合國相關決議,展開和平對話和談判,解決兩國的領土糾紛問題。
“美國強調,美國一貫的首要目標是談判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美國支援印度支那每個國家擁有不受外來幹涉的民族與國家自決權力。美國將支援大韓民國為謀求在朝鮮半島緩和緊張局勢和增加聯系的努力。美國支援南亞各國人民和平地、不受軍事威脅地建設自己的未來的權利,而不使這個地區成為大國競爭的目標。
“臺灣是中國的固有領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臺”、“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臺灣獨立”和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的活動。中國願意以對話和談判的方式,和平和完成國家的統一程序,但保留採用其他的國家統一方式的可能性。
“美國注意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西太平洋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對中國人自己已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倡議表示關心。
“夏威夷聯合公報”與以往美國政府宣告最大的變化之處,就是在臺灣問題上加了一句話:“美國注意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這其實是1960年艾森豪威爾就想讓白宮發出的公報,延遲了四年終於出臺了。從美國原本的價值觀和立場看,這句話是可以發出的,不會犯政治錯誤。因為它的開頭是“美國注意到”,因此,在國會和政治高層的一貫反共的議員、高官們挑不出毛病,的確大陸認為只有一個中
國,臺灣那邊常凱申也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美國只是注意到了這種現象,而不代表“美國願意這樣”或者“美國操作成了這樣”。而因為海峽兩岸的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所以美國應該順從兩邊的人的主張,不能在明面上鼓吹臺灣獨立或者臺灣地位未定論,一一這個推論邏輯也是順的,符合美國國會和政治高層當中希望改善
對話關系那一派人的口味。
所以,這句話還是很精明圓滑的,兩邊都不得罪,但圓滑歸圓滑,其中包含的資訊量可不小。
9月6日“夏威夷聯合公報”發布的時候,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周書楷是看到電視節目鋪天蓋地地報道,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的.…….在此之前,無論是中華民國在美國的使館和外交人員,還是臺北那邊的情報機構,對中國和美國即將開始的高峰會談要談什麼都不瞭解,或者說一無所知。中美雙邊貿易協定這是當然的,可除了雙
邊貿易協定之外,總理和肯尼迪還會談什麼?
周書楷是提前一個月知道“華盛頓有可能向中國靠近“這個驚天天訊息的,在得知訊息之後他暈暈乎乎地開始在美國高官和議會當中開始遊說,找老熟人、老朋友,或者老朋友的朋友,總之一個自標千方別讓美國拋棄臺灣。現在臺灣外交可以說啥都沒有就全依仗美國撐著了。
美國之外;是有幾個國家仍然保持在臺北設大使館建交而不是在北京。但誰都明白這些國家全都是因為美國力挺臺灣,比如日本。日本現在在臺灣設立的大使館僱員19人,在大陸那邊,日本竟然設了一個總聯絡處天使館)和沈陽、上海、廣州3個分聯絡處領事館),僱員多達92人。
如果美國把常凱申甩了,日本會在第一時間和中國建交。抹黑活動了一個月,周書楷直到9月6日下午5點,都不知道自己的活動由沒有效果。
5點10分是電視新聞,電視新聞看完,周書楷送了一口氣,看來自己還是可以繼續當自己的駐美大使,不會被掃地出門。他的前任蔣大使離任之後就不回臺灣了,留在美國當學者。自己要是離任了.….他可沒有前任那麼有錢,在美國沒有産業也沒有房子,大機率要回臺北生活的。至於前前任駐美大使?那是顧維鈞,早投共了,當了幾年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1962年退休回國了。
西貢。“中國和美國的這個聯合公報是什麼意思?”阮慶拿著秘書抄下且翻譯過來的“夏威夷聯合公報”全文,問他的同黨、陸軍中將阮文紹。兩人一起合力把楊文明趕下臺的,現在同穿一條褲子。阮文紹搖搖頭:“中國和美國都給自己留了後手,這個聯合公報不看也罷。中國那邊,保留了出兵越南的可能性,美國這邊,既可以撤軍,也可以全面增兵。今後會如何,還得取決於美國白宮那群人
怎麼想。
阮慶“都是一群.“叮叮叮叮叮叮叮叮辦公室的電話狂響,是軍線。阮慶拿起聽筒。“什麼?爆炸?西貢港嗎?”“確定是襲擊嗎?都被炸了什麼船?“什麼!!!”阮慶驚呀得兩眼爆凸,嘴巴張開就合不攏了:“美國的一艘航空母艦,在西貢港,被越共的特工炸沉了?我操!.…….不對,我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