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把這個泥潭再挖深一點

1962年還沒有國際海洋法,沒有”200海裡經濟專屬區水域”的概念,只有領海的概念一一但即便是“領海”,各國對領海寬度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且現在沒有國際條約對這個標準予以統一。現在美國堅持認為領海寬度是3海裡,但有一些國家認為領海寬度是12海裡。其實3海裡和12海裡的寬度都是由火炮射程確定的一一3海裡領海寬度是根據18~19世紀前膛火炮的射程,12海裡寬度大約是20世紀後膛無煙火藥火炮時代的要塞炮射程。對領海寬度這個東西現在各國基本還是”入鄉隨俗”,軍艦航行到哪個國家附近,領海寬度就按這個國家說的來標記。因為“領海其實並不是一個限制性特別大的概念,美國海軍和大部分國家的海軍都對此不在乎。在領海範圍內,任何國家的船舶和軍艦都可以航行,唯一的要求是得無害透過”,也就是在領海範圍內航行時炮塔不能瞄著別人陸地。後來又打上了一個補丁:不得釋放小艇說的是登陸艇)和潛

艇。再後來又打了一個補丁:不得起降艦載機。

如果有上述行為,算是對所在國的武力威脅;如果沒有,合法透過。所以,正在對越南局勢做各種可能性推演的總參謀部現在就遇到了一個無法繞過的問題:如果越南的局勢演化為大規模戰鬥;如果美軍直接軍事介入越南,那麼,美國海軍的軍艦可以在整個南海海域自由航行,只要離島嶼的距離大於12海裡就可以放艦載機發導彈,從南沙、西沙,甚至

美國軍艦可以沿著國際水域一直開到北部灣東京灣)!

除非中國宣佈與美國進入戰爭狀態叫不叫宣戰這是個法理問題,另外說),否則,美國航母戰鬥群呆在南海水域是合法的,從南海水域起飛艦載機對北越實施打擊也是合法的。越南動亂可能走向越南戰爭不僅是中央的提醒,總參謀部早在幾年前就出過一份報告,說越南南北局勢照這麼發展下去,很可能演化為戰爭。按照“越南發生戰爭”和“美軍必然武力介入越南戰爭的想定,總參謀部和國防部也很早就做了相關的準備。海南島現在已經建起了2個海軍航空兵基地和2個空軍基地,現在正在擴建其中的2個空軍基

地,此外廣西南部還有2個空軍基地提供支援。

在導彈快艇量産後,南海艦隊的第一支導彈艇部隊就駐紮在榆林。在海南島的空軍基地有戰鬥機、轟炸機、轟炸機改的偵察機和海上巡邏機,1961年又增添了空軍的新寶貝:圖4平臺的預警機。

1962年2月,海航首次對美國海軍的艦載機發出防空識別呼叫,就是在圖4預警機的引導下完成的。圖4在“獨立”號航母戰鬥群發出密集無線電訊號這是進行航空作業釋放艦載機的徵兆)之後就起飛了,從海南飛到西沙海域,正好碰上那兩架在搞搜潛演練的s2。一開始美軍飛行員還不願意回

答,不過在兩架殲6趕到現場,自視距離“町”了s2一會兒後,美軍飛行員就乖乖應答了:

我們是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艦載機,在此海域進行飛行訓練。美國也是知道防空識別區的,這本來就是美軍的發明。1939年,美洲國家簽署《巴拿馬宣言》,設立毗連公海、寬度為300至1200海裡的”空中安全區”。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又把日本海設為空中安全區,從日本基地起飛的美軍飛機對半個日本海進行

監控,發現蘇聯飛機想穿越日本海就發識別呼叫。

在50年代,美國確認蘇聯已有可直接轟炸美國本土的轟炸機之後,正式在美國本土及加拿大外海設立防空識別區。這些區域盡管處於公海國際水域上空,但美國飛機會24小時巡邏飛行,在這裡詢問飛過去的每一架飛機”要幹什麼”,如果拒絕回答或者回答的內容與實際飛行姿勢不符,美軍的飛機會全程跟蹤,在不明飛機展現出“威脅舉動”時可能逼其迫降。

這種防空識別區也不違背國際慣例。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公海和公海上空還是自由的,航行自由、飛行也自由,但我也有在此”識別”和”問詢的自由,打個比方,就是在公共場所比如公園,熙熙人來人往,但就是有個保安在人堆裡瞅來瞅去。問他你瞅啥,保安說我防扒手呢。

再然後,蘇聯也在巴倫支海照葫蘆畫瓢搞了空中識別區,以保護這裡的海軍基地和潛艇訓練場。現在中國在南海也山寨了一個防空識別區?一一雖然美軍不太願意接受顯示,但,這好像是真的。“獨立”號馬上彈射起飛一架e1”追蹤者”預警機,再起飛了2架f8”十字軍戰士”戰鬥機,飛去和s2雙機編隊彙合。e1和後來著名的e2外觀已有七成相似,最大的區別是它的雷達罩不是個圓盤,而是個流線型的奇怪結構,俯視看是個橢圓,從側面看有點像《星球大戰》裡面反抗軍戴的拖尾巴的頭盔。e1彈射起

飛後迅速飛向西沙群島西北,離s2雙機編隊還有80公裡呢,雷達螢幕上就有反應了:80公裡外有一簇反射訊號,一會兒顯示是2個空中自標一會兒顯示是4個,這應該是中國的殲6戰鬥機貼著s2在飛。在200公裡外有一個很強的反射訊號,這是中國空軍的大飛機。

e1繼續飛了一會兒,雷達告警器提示了:本機受到一個波段高功率電磁發射源雷達)以15秒為週期的照射,中低度威脅。好家夥。e1現在大概能猜到了,那個200公裡,不,180公裡外的大空中目標,應該也是一架預警機,中國的預警機。f8速度快,沖在前頭馬上就可以貼著殲6了。f8能飛2馬赫,動力強勁,在空中和殲6對峙沒什麼問題。可接近到20公裡的時候,兩架殲6掉頭一一飛走了。

中美在空中的第一次“識別”和“被識別”就此結束。其實真相是一一殲6油箱裡的油不多了。北京。總參謀部最近在密集地做越南以及整個中南半島未來戰爭的推演,由於大量涉及到海空軍力量以及未來幾年可能面世的新裝備,總參每次推演都要海軍參謀部、空軍參謀部和哈軍工的協助陳士架總參謀長也經常過問關于越南的研究和推演,因為這確實是中國周邊未來最有可能發生熱戰的國家地區。在越南軍事推演第二階段完成後,陳士渠提交了詳細的結論報告,再然後,總司令請他到海裡開會。總司令:“未來越南戰爭的發生、經過、結果,你們總參謀部做了客觀的分析和推演,給出了幾個最佳的選擇方案,這些工作做得很好,主席以及軍委的其他同志,對你們的參謀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這些應對方案當中,有我軍所有軍種都有派出部隊介入的;有我軍地面部隊不介入、只有空軍介入的;也有我軍的陸、空力量都不進入中南半島的。士架,你覺得,我們在不介入的情況下,越南的

價。

戰鬥最有可能出現什麼情況?

陳士架:“在我軍,包括陸軍和空軍都不直接參戰的情況下,我們給出的推演是越南南北仍然有可能統一這一結論是經過參謀部士幾位同志很慎很重的推演得出的結論。只是,這樣越南軍民的傷亡比較天,越南基礎設施的損失比較天,戰爭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好處呢,是中國和美國沒有再一次走到直接軍事對抗的舞臺上,這對中國整個的戰略形勢是有好處的。”

總司令:“也就是說,採用這一方案,從我國的角度出發,是比較有利的選擇。”陳士架:“但是對越南來說.…….不太好。但是,這件事也要分成兩個方面看。中國沒有直接出兵,只是給予越南武器裝備和其他物質支援,中美就不會徹底撕破臉,那麼我國在其他地區,比如臺灣海峽

和朝鮮半島方向,被美國及其附庸主動發起軍事挑畔的可能性就降低了,間接地就保證了我們援助越南的力度。

總司令點點頭:“確實是那個曾在朝鮮半島曾全殲陸戰一師的陳司令員。11年過去了,看軍事問題還是那麼銳利,而且升華到從軍事戰略形勢的高度去看問題了。…士架,既然你已經開始從這個高度去看待越南的軍事問題,那麼,中央的一些意見,就可以由我個人向你傳達了。

陳士架沒馬上回話,而是掌起筆準備在紙上記錄中央的意見指示。總司令拾手示意陳士架不要記任何東西。總司令:“大國之間那,有一些事,可做,但不可宣揚。但又不能不做,這事情做了從整體上是有好處的,只是在區域性,會多一些傷害。”“越南以及中南半島的,如果未來最終發生了戰爭,中央希望,”總司令頓了一頓。“.….中央希望,在越南南北最終得到統一的前提條件下,在中南半島盡可能多地拖住美國。你在不向總參謀部的其他同志傳達、或者不明說的前提下,以這個為案。”

沉默。陳士架沉默了一會兒,點頭:“我明白了。”總司令:“我和主席、總理、劉委員長在開會討論的時候,這個決定也是很艱難地做出的。你現在能理解這個決定嗎?”陳士架:“總司令,我是這麼理解的。首先是在時間上,美國拖入越南戰爭的時間越長越好;在兵力上,美國向越南投入的軍隊越多越好。為此,我們要採取各種的措施,包括在某些特殊的時期和特

殊的時間點,我方要進行刻意的示弱來誘騙美國繼續往賭桌上下注。

總司令:“如果遇到了這樣的特殊時間點,中央會在國家的層面予以配合的。”陳士渠:“另一個必須考慮的因素是蘇聯。要達到那個目的,在某些時候,中國和蘇聯向越南援助的物資總量可能要有一個度,當然不能給少了,可也不能給得太多,給多了戰爭就打得太快了。所

以,當蘇聯突然大大增加向越南的援助量的時候,我們需要找個理由,把中國向越南輸送的援助稍微減下來一點。

總司令又點頭:“也一樣,國家層面上一定會配合。士渠,除了時間和兵力這兩條,我們還應增加另一個指標。想想辦法,讓美國在越南傷亡數量達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