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只要我活看中國就造不出氫彈!

1963年7月,羅布泊上空。一架轟6特種型轟炸機在9000米飛掠過羅布泊核試驗場。轟6特種型就是投擲核彈的改型,把原先左右兩列,每列6~12枚炸彈的彈倉改成了只掛1枚炸彈。現在這架轟6特種型掛了1枚

型核彈。

乙=增強型,這是一枚幹層餅結構的增強型核彈或者也叫幹層餅氫彈。“5,4,3,2,1,投放!”飛機抵達預定座標點,投彈手按下投彈按鈕,轟6機身一輕,駕駛員迅速加大推力爬高加速。幾分鐘之後,羅布泊上空強光一閃。“中國人的這枚核彈頭爆炸當量是25萬噸,比去年爆炸的增強型核彈當量要大一些,但從收集的放射性物質殘留分析,它的結構與裝藥和去年的t05號核彈基本上一致。”“也就是說,這是一枚千層餅核彈,巨大的、笨重的武器,它的結構決定了它的體積無法透過改進縮小。”“但是,千層餅的實戰意義雖然很有限,但我們都知道,中國試爆這種千層餅核彈意味著他們要幹什麼。”美國在巴基斯坦的地震監測站第一時間感知到了中國新疆地區異常的震動,初步判斷中國進行了一次核試驗。監測站啟用便捷直聯渠道,不需發回華盛頓中轉,把這個資訊就地用電報傳遞給了設在

巴基斯坦的美空軍基地。兩小時後,一架在跑道邊長期待命的u2放射性情報偵察機升空。

透過對u2收集的情報的解讀,五角大樓搞清楚了中國這次核試驗的具體細節。這是中國進行的第五次核試驗,美國給這次核試驗的編號是to5。1961年中國進行了兩次核試驗:1月31日的t01,22000噸當量彈塔爆。7月份的t02,22000當量環彈空爆,美國分析t02是實現武器化可空投或彈道導彈搭載)的小改型。1962年中國也進行了兩次核試驗。第一次是一枚14000噸當量的環彈空爆,美國認為這是中國在做小型化核彈頭的嘗試,或者為是一種為氫彈而設計的專用裂變核心,第二次是一枚22萬噸當量的增

強型核彈空爆。每次核試驗人民日報都在頭版發文章宣傳。

1963年7月的這次核試驗,又是一枚增強型核彈。造一枚原子彈做核心,在原子彈外頭包一層氣化鋰的皮”。這層皮在原子彈爆炸的時候,能有一小部分氙發生聚變反應一一很小的一部分,比例非常少。聚變反應釋放能量,也放出中子,這點中子可不能浪費了,因此要在這層氣化鋰外面再包一層鈾28在吃一枚中子之後會發生兩次快速衰變,最後發生裂變反應釋放能量為了再充分利用這一層鈾28外頭再包一層氣化鋰6外皮...增強型核彈千層餅氫彈就是這麼一個臃腫的東西。中國1962年和1963年連續試爆了2枚增強型核彈,美國空軍是懂行的,他們一眼就看出了中國核彈科技樹正要走的發展方向:氫彈。真正的氫彈,輻射內爆點燃聚變物質的熱核武器。輻射內爆結構非常高效,對聚變物質的利用率高,這能減輕核工業尤其是核材料生産的負擔;由於它的聚變反應非常高效,因此氫彈的尺寸重量還會遠遠小於增強型核彈。增強型核彈做核試驗,是為了給輻射內爆氫彈的設計提供原始資料。美國在突破氫彈技術前就做過這樣的增強型核彈試驗。和中國同樣境界、原子彈成功了正在嗑氫彈的法國,最近也在做這種增強

型核彈試驗。

但是,法國和中國能掌握氫彈技術嗎?他們會在什麼時候試爆自己的氫彈?美國的核專家給予了比較悲觀的預測。其中有的專家認為法國和中國從原子彈突破到氫彈需要五年一一這是最樂觀的估計。有的專家認為需要8到10年。有的專家認為,如果中國和法國沒有得到外國

的提示,這兩個國家可能永遠研製不出氫彈。

認為中國和法國突破氫彈技術“只”需要五年時間的核專家,是美籍波蘭數學家斯塔尼斯拉夫烏拉姆。泰勒烏拉姆構型的那個烏拉姆。於是,雖然在圈子裡所有的核物理學家都很尊敬烏拉姆先生,但烏拉姆的這個推斷,大部分核物理學家都是不認同的。烏拉姆教授,不不,烏拉姆大神,您不能因為您是在1948年幾個月冥思苦想然後突然”天啟”,把愛德華泰勒提出的問題給解決了,就以為其他人也能這樣把氫彈的構型給想出來啊。這是個偶然事件不要說中國人了,就是把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放到1948年您的位置上,也都想不出來啊!烏拉姆收到了同事和同僚們的一圈”反對”,不過他也就笑笑,還是堅持自己的推測,說五年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和合理的時間差”,就如美國1945年首次原爆,1951年爆炸氫彈的時間差一樣。不但如此,烏拉姆還寫了一封信給白宮,大致意思是:按照一般常理推斷,法國可能在1965年爆炸自已的第一枚輻射內爆氫彈,中國則是1966年,誤差是正負1年。我不知道美國的國際戰略對這兩

啊。

個國家是打算怎麼樣,不過白宮應該按這個日期做好準備。

肯尼迪看了烏拉姆寫的信,非常重視,叫來了美國空軍核武器部門的德克爾上校,再加上cia遠東情報部門的一個情報中校,一起商量這件事。“德克爾上校,您也認為烏拉姆先生對氫彈研製的難度過於低估了?”肯尼迪問。德克爾點頭:“我是伯克利的物理博士,我的導師和同學有一些就在洛斯阿莫斯或軍隊的核武器研發部門工作,他們上個月就不贊同烏拉姆教授的這個論斷。烏拉姆教授或許以為其他人的頭腦也如他

一樣聰明,但這是錯的。無論美國的還是其他國家的核物理學家,據我所知,沒有一個人擁有烏拉姆和泰勒那樣的敏銳的物理直覺。

肯尼迪:“如果中國和法國研製出氫彈的時間沒有這麼快,那就是不止5年,或許10年。…….上校,他們會一直研製不出來嗎?”德克爾:“這一點存在看爭議。有的科學家認為會一直研製不出來,而有的科學家會。美國空軍對此的看法是,如果能夠進行無限次數的大氣層核試驗,最終還是可以試出來氫彈。”肯尼迪:“為什麼是試出來?為什麼一定要大氣層核試驗?”德克爾:“進行大氣層核試驗,可以派出飛機或氣球,在多點進行取樣,分析核爆之後産生的物質,多點取樣的物質成分、加上對核爆當量、核閃光譜的精確測量,可以反推核彈爆炸一瞬間發生的反

應過程是什麼樣的。地下核試驗就不行,它的爆炸産物被封在地下的空腔中,瞬間混合在了一起難以分開。試出來就是下一枚核彈頭根據上一枚核彈頭爆炸的資料做出相應的調整,一點一點地修正和改進,最終找到正確的氫彈構型。”

肯尼迪:“迪安,我們得趕緊推進五個核國家簽署禁止大氣層核試驗協定了。”國務卿迪安臘斯克:“應當加緊。這有充分合理的理由,維護地球大氣層的清潔。我想,現在很有把握,讓現在的核武五國1965年達成一個共識,全面禁止大氣層核試驗。”肯尼迪:“我們取中間的猜測..8到10年。中國現在進行了5次核試驗,中校,他們還要進行多少次才夠?”cia的中校回了一句:“我們觀測到的兩次增強型原子彈試驗都可認為是中國在探尋氫彈的秘密。如果按照他們每年進行一次增強型原子彈試驗的頻率,最好是在1965年掐斷這個過程,這樣中國人就

會因為無法掌握到足夠多的觀測資料,氫彈工程卡在了關鍵階段。

德克爾:“或許是永遠不能掌握氫彈。”肯尼迪笑道:“永遠對於我們沒有意義,但我想,在我有生之年中國研製不出氫彈,那就是最好的結果了。”

這次小會之後,美國決定提高氫彈技術的封鎖程度。

對法國和中國都封鎖。英國的氫彈是美國默許默他們直接使用一些美國搞出來的公式以及觀測資料,反正總體上英美是一家人。法國?沒門。至於中國,不用特別強調封鎖,以前就一直是在嚴密封鎖的。法國和中國擁有氫彈都是對美國的威脅,別看法國是屬於西方陣營的,但美國還是得提防。對了,法國現在好像又說要獨立,戴高樂這個人個性真是太強了。中國如果擁有氫彈,對美國的威脅程度又遠大於法國。除了中國是屬於社會主義陣營這個政治原因之外,技術的原因更加明顯一中國現在的彈道導彈和火箭技術遠遠領先於法國!中國1961年1月31日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法國現在還沒有人造衛星,只有探空火箭。而且美國知道,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是用洲際導彈直接硬打上去的。1962年中國發射了6顆人造衛星,其中包括那顆在全世界都引起了一陣熱度的相對論試驗星一一清華星。這顆衛星在科學界引起的感嘆是中國人夠有想象力。工業界則對中國的原子鐘很感興趣,中國的精密儀器製造水準很強。在美國空軍,則被清華星近3噸的單體重量嚇了一跳。美國水星計劃的飛船都

沒那麼重。

實際上清華星並沒有用完長徵2號運載火箭的極限運力)1963年上半年,中國的航天發射次數就達到了6次,成功5次,和去年持平。這6次航天發射中,有4次是長徵2運載火箭,有2次是長徵4輕型運載火箭,發射了2枚小型衛星一一電子偵察衛星沒太大

的重量,100多公斤肯定夠。

長徵4輕型運載火箭據說是用中程彈道導彈的第一級加上專用的2、3級改出來的,可見中國今後會批次發射電子偵察衛星,構建一個天基被動偵察系統。如果衛星發射得夠多,比如超過30枚,甚至可對全球任一地區進行持續的電子偵察。

現在的情況很明白:中國有洲際導彈,射程肯定覆蓋美國全境,現在就差做一次全程彈道測試,中國人在國內肯定做過全燃料的高彈道測試了。如果估計得沒錯,在沒進行全程彈道測試的時候,中國肯定也量産了這種洲際導彈,現在就有幾枚中國導彈,用2萬噸的原子彈彈頭瞄著華盛頓紐約洛杉磯。

如果中國導彈帶的彈頭不是2萬噸的原子彈,而是200萬噸的氫彈,那就更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