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暗殺常凱甲》(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六十八章,《暗殺常凱甲》
突然發現今天是月底....求個月票)喬治沃克布什一一在很多年後他被人稱為老布什,在中國短暫的訪問期間提出了這樣一個論斷:當前中國對美國存在的敵視、矛盾、對抗沖突,並非出於意識形態,而是因國家利益而引起。反倒是
美國現在在搞泛意識形態至上對待中國。
布什換位從中國的角度考慮就能發現中國現在有三件事情非常不爽:第一臺灣問題,美國現在罩看臺灣不讓中國打過去;第二是越南問題,由於南越這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的存在,與中國毗鄰的中南半島無法安穩下來;第三是巴統以及美國國會的一系列法案對中國實施工業裝置和技術禁運。
而這三大“不爽”,沒一條與意識形態相關,單純的國家利益沖突。當然,這是從中國的角度。,從美國的角度,美國幹出這三件事全都和意識形態有關:巴統和國會的禁運是遏制共産主義不讓蘇東陣營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在南越死撐是因為這是自由世界的橋頭堡;
罩著臺灣一一仍然是因為臺灣是自由世界的成員。
布什認為,就算中國不是共産國家而是一個民族主義的國家,被美國來這三招,中國也照樣很不爽,必然要和美國此牙腕子槓到底。在艾森豪威爾任期的最後一年,共和黨政府在改善中美關系方面做了不少事情,最終恢複了中美之間的官方聯系和直接貿易一一雖然還不是自由貿易。但是艾森豪威爾最後一年取得的外交成果應該只
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肯尼迪上臺後卻沒有再往前走,還好,也沒有倒退,只是在吃共和黨政府最後一年的老本。
中美之間矛盾的焦點臺灣問題,到1960年,中美之間的觀點已經在相互接近了。中國在1960年的主張是:臺灣是必將和大陸統一的,大陸將會用和平方式統一臺灣,但有四個例外。如果臺灣1宣佈獨立、2被外國入侵、3內亂、4獲得或研發核武器1962年增加的第四個例
外),大陸的統一的手段就會不限於和平方式。
美國在1960年的主張是:國共應該保持和平,美國反對海峽兩岸重新陷入戰爭;美國將逐步撤出在臺灣的美國軍隊。一美國將逐步從臺灣撤軍,這就意味著臺灣不再有被外國軍隊入侵的現狀。內亂這誰也沒法給常凱申背書但是他應該自己知道怎麼做。研發核武器這美國也不大可能同意。四個導致非和平選項
的”例”外這時候已經解決了三個,只剩最後一個。
根據艾森豪威爾在卸任後所說的,他本來打算做的事是繼續修訂,把美國的主張改為:
美國反對國共重新陷入戰爭導致西太平洋局勢崩壞;美國注意到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海峽兩岸都認可的事實;美國將遂步撤出在臺灣的美國軍隊。只要美國不為臺灣獨立背書,那臺灣就基本上獨立不了。第四個例外也有了轉機。然而現在美國始終沒有走到這一步,因為艾森豪威爾1961年1月卸任了。在肯尼迪上臺後,美國對臺灣問題始終沒有推出新的說法。美國不肯繼續妥協,中國當然也不能單方面出新的說法,雙方就
卡在這兒了。
不但如此,民主黨政府上臺後還搞了不少小動作。首先是撤軍撤不幹淨,直接戰鬥部隊撤走了,u2也撤走了,但卻在臺灣保留了空軍的無線電聯絡站和cia的情報站,這可都是由美軍軍籍人員把控的單位。此外在臺灣的遠端預警雷達現在也有美軍
人員在操縱,只是說“將來會培訓國軍人員來操縱這些雷達裝置”。
然後,國務卿迪安臘斯克在1962年訪問日本的時候似乎是”無意中”提起臺灣,說臺灣像1945年的沖繩那樣由聯合國託管,這一直是臺灣未來的一個選項,因為聯合國託管可以讓海峽兩岸進入比較穩定的和平狀態。
臘斯克的這番言論引起了中國和常凱申政府的同時抗議,後來臘斯克收回了這番話。“臺灣地位未定”論引起了漂流在本的臺獨勢力的極大興奮,臘斯克後來收回了自已說的話也不管用,臺獨high起來了。1962年,臺獨不但有美國的精神注入,還有美國的資金注入:三個臺獨組織
都得到了神秘的基金會的資助,其中廖文毅的”臺灣民主獨立黨”得到的資金最多。
“臺灣民主獨立黨”還組建了一個息稱是”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流亡政府,廖文毅自任大統領。流亡政府此前每年只有十幾萬美元的活動經費,在臺灣建立的地下組織還被國軍反複圍剿,死傷慘重。廖文毅不停地從日本派人去臺灣重建地下組織,但派去的人大多數活不過一個月。
1963年,廖文毅一下子得到了50方美元的基金會援助,膨脹起來的他制定了一個瘋狂的計劃:刺殺常凱申!廖文毅的恩維邏輯是:臺灣本來是獨立的,但後來被中國的殖民者佔領了。國民黨點領了臺灣,常凱申總統是國民黨的頭子。常凱申這個人做事狠辣,在他治下臺灣被管得死死的,搞臺獨沒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