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廣西不想做前線
章節報錯
第五十六章,廣西不想做前線
第三個五年計劃總體目標:1962~1966年,國民生産總值年遞增10,工業總産值年遞增10,農業至1966年糧食産量達到2.8億噸,解決全體人民的溫飽問題。在第二個五年計劃,國家的工業總産值和gdp翻了一倍,平均下來每年的工業總産值遞增是15。因此三五計劃確定的發展目標被認為是偏保守的,在1961年下半年,蘇聯國家計委考察團來北京的
時候就問過這個問題。
陳法對此的回答是:從國家層面上,把年遞增率定在10會讓地方工作時比較有彈性。地方政府搞工作的時候自己轄區gdp增長率高於10這個數字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從另一方面,如果增長率低於10,他們一定認為工作幹砸了。不管中央有沒有說這是”工作考核指標”,地方幹部心裡頭肯定是這樣想的。
為了避免一些內外條件特別差的地方被三五計劃的gdp增長率困住,為了gdp而不顧一切地搞這搞那,三五計劃的總體目標變成了“三五計劃期間國家經濟發展的下限數字”。唯一沒有打折扣的發展指標是農業,糧食産量按全國2.8億噸計算。實際上中央計算過,2.7億噸也可以一一當前中國的外彙儲備和進出口數額都支援每年進口1000萬噸糧食。但糧食安全就是國家安
全,不能不重視,也要留有餘地。
“國家那麼大,總有一些省份和地區內外條件稍微差一些,搞工農業生産會面臨其他省份不會遇到的困難。比如西藏,工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都很差,這是內部條件不好。在你們福建省,就是外部條件不好。
陳法在福建考察。福建就是外部條件不好的地區了:它是前線。廈門、泉州、福州三大港口城市現在都沒法行使自己商貿大港的職責,這就讓福建的經濟尤其是工業發展一下子被”卡”死了。從1951年到現在,,國軍的海空力量在東南沿海一點一點地退後,但退到臺灣海峽範圍,就沒再後退。整個海峽現在是戰區以及國際航行的禁區,不但福建廈門這些港口無法進出大船,國際航線一一
比如從馬六甲開往韓國的商船,也得繞道臺東。
不僅大型貨船不好進出,就連福建漁民出海都有很大的危險性。福建漁民現在只能在近海打漁,且在組團出發的漁船方陣中永遠可以看到55甲炮艇。除了海軍的炮艇護航,漁船上面也備了步槍機槍手榴彈。
陳這麼說,陪同的葉翔回道:“對岸國民黨的軍艦,去年到現在倒也不打漁船了。對了,我們的港口也在試驗能不能運轉,今年3月,有幾條貨船貼著海岸線,一路從上海開到了福州、泉州。不過為了這次海運,海軍和空軍是全程保障的。
陳法:“因為對岸拒絕和我們交流,態度不明,福建的港口就不能完全放開。否則,我們開放港口了,世界各國的商船進進出出,他常凱申一聲不起飛機就打,那可不得一團糟。鷹廈鐵路沿線的城
市,在三五期間應該是你們省經濟增長的龍頭。”
葉翔:“只剩鐵路線了。海路不通,鐵路就是唯一的發展經濟的引擎。但是鷹廈鐵路的頭頭,廈門,還是不可能發展好。對岸金門部署了155毫米加農炮,這東西幾乎覆蓋了全部的廈門老城區。關鍵是這155加它還是機動式的火炮,金門的固定炮位我們是摸清楚了,可155加農炮沒法摸清楚。
陳法:“往廈門西和北發展。鷹廈鐵路進廈門,是先過廈門北站,我看你們在廈門北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小城區了,在這裡相對比較安全?”葉翔:“我們就是這樣打算的,那兩個縣,現在打算合併入廈門市,成為廈門市的兩個區。”陳法:“那就盡快寫報告送到中央,中央也盡快審議透過。”
福建總之就這樣了。泉州港在中世紀曾是全球第一大商港,現在安心種地打魚。福州、馬尾造船廠曾是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的誕生地、近代造船工業和第一條鋼質巡洋艦的誕生地,現在安心種地打魚。
但是廣西不能也變成這樣。因為外部條件而導致經濟難搞的已經有一個福建了,中央和地方都不想再增加一個。但廣西現在卻面臨著很現實的威脅,越南南北方越來越嚴重的局勢。越南會變成朝鮮那樣嗎?南寧會變成丹東嗎?廣西會變成1950年的東北嗎?中央從第二個公文包裡知道了答案:不會。第二個公文包《檔案有一期》節目,講越南戰爭的,整個節目45分鐘,對毗連越南的廣西、雲南根本就輕描淡寫,不怎麼談。倒也不是完全沒有提到,而是45分鐘節目只分配給了廣西10秒鐘,臺詞
一共一句:“1968年3月,我防空部隊在鹿寨柳州上空擊落1架u2高空偵察機。
其他就沒了。連u2對廣西高空偵察被擊落這種事都記載進了紀錄片,那更嚴重的事件不可能不記錄,因此,美軍大規模轟炸廣西、美軍登陸廣西?!)這種事兒應該是沒有發生。但是.….中央得首先說服總參謀部,因為總參在做的越南戰爭推演裡面,扮演美軍的一方總是一開始決定對北越空襲,就轟炸滇越鐵路、湘桂線和南寧河內延長線。而且是過境轟炸南寧、柳州兩個鐵
路樞紐。
轟炸中國越南之間的鐵路會極大地破壞越南的後勤線,導致北方接收到的武器和物資量大幅度減少。這些都是劉伯承在南京教出來的參謀..
中央對總參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如何在越南發生大規模戰爭的時候,讓美軍不敢對廣西雲南實施空襲。不僅是要讓美軍出於政治因素考慮放棄空襲,而且要在軍事上做充足的準備,讓美軍無論採用什麼方式,都無法在雲南和廣西上空佔到便宜。
總參給出的解決方案是:1、海南島堡壘化;2、在1965年之前必須列裝新一代制空戰鬥機,並在廣西雲南部署至少8架早期空中預警機海南島堡壘化還有一個額外的要求:1965年應當在海南島部署新的岸艦導彈,具備封鎖北部灣的能力。北部灣是一個半封閉的陸間海,東邊有一小條瓊州海峽,這個好封鎖,南邊的入口寬約220公黑,一邊是中南半島越南的陸地一邊是海南島。如果整個越南陷入戰爭,在越南一側部署的岸艦導彈估計
會被美國全部摧毀,因此只能依靠海南島,這就意味著新的岸艦導彈射程必須達到200公裡,越遠越好。
除此之外海南島應該要足夠的戰鬥機以及6架預警機保衛自已的頭頂不被美軍轟炸。但即便如此,北越還是要炸的:美國飛機可以從南越和泰國的空軍基地起飛,穿過柬埔寨、寮國,從陸地上空進入北越丟炸彈。總參謀部的建議是北越幹脆就放棄吧,一切靠防空導彈。但是,北越可以作為廣西、雲南的防空警戒前哨,前提是一一北越和廣西、雲南的空防雷達實現聯網。1962年6月,在南寧青秀山地下工事中的南方防空司令部開始建設。這個防空司令部將會連線北越、廣西、,雲南的74座防空預警雷達,所有雷達的資料都採用專用的資料傳輸纜線,線雷達資訊數字化處理之後經打上ip地址的計算機進行傳輸,最後彙總到南方防空司
令部,形成一張覆蓋滇桂越老四地的實時動態防空影象。
所有的防空雷都配備達專用網路計算機,都採用積體電路,網路系統採用鐵通北方交大的3.0協議。南方防空司令部的第二期計劃更加宏偉:當預警機飛行在空中的時候,大型機載的資料也要能下傳到南方防空司令部。但現在預警機與司令部通訊中心之間的通訊協議很難搞。南京電子集團從1960
年起開發了“鏈”1、“鏈”2、“鏈3資料鏈系統,都遇到了在遠距離幾乎無法連線的問題。
畢竟距離遠了訊號就弱,訊雜比就低,連線速率就下來了,甚至根本就是斷線狀態。可是,預警機的雷達是在天上的,方圓四百公裡一覽無餘,預警機的雷達資訊對防空組網太重要了。預警機的資料資訊如何發回這個問題,李強知道答案。可知道答案也沒用。通訊衛星還沒搞出來呢“錢主任,低軌電子偵察衛星,今年可以發射;低軌通訊衛星,今年還沒做好準備,我們還沒法一下子組成低軌道通訊衛星網,要說做技術驗證的話有別的手段驗證。但是,地球同步軌道通訊衛星可
以發射了。
陳芳充、主希季彙報現在航關器的研究進展
錢學森:“同步通訊衛星可以發射了,可長徵三號運載火箭還沒有準備好,這可愁死人了。”王希季:“長三不就是在長徵2的上面再加一級氫氧發動機,把衛星發射到同步軌道上嘛。”錢學森:“長三遇到的難題比較多,衛星飛到三萬多公裡的高度,要精確定位和修圓軌道,對地面測控精度的要求很高。而且,我們要調整運載火箭的製造流程,要做到長二和長三盡量高的零件通用
率,還要做到流水線大規模生産,降低單枚火箭的生産成本。我們還是說回衛星吧。低軌道通訊衛星今年是完不成了,但另一個問題是,氣象衛星也完不成了,兩枚氣象衛星都延遲到1963年,我們今年預定生産的6枚運載火箭,就沒衛星可以發射了。
王希季.陳芳充:“錢主任,還有一枚衛星,它的主要部分不是我們航關器研究院做的,但現在已經做出來了,清華星。”錢學森:“清華星?!哦,那我知道是什麼了。趙忠堯他們那組人做的吧。”王希季:“就是朝太空打一個鐘。關鍵是這鐘還特別大,2.9噸。”錢學森:“不要小看這鐘,原子鐘是未來衛星和航天器非常必要的一項前置技術,肯定是要解決的。不過,清華的人手真是快,現在就把可上星的原子鐘做出來了。就是重量大了一點,什麼時候
能把2.9噸變成290公斤就好了。
王希季:“錢主任,上次李組長來這兒的時候也說星載原子鐘是非常重要的前置技術,但李組長也沒明說是哪些方面的應用。”錢學森:“李強啊。他上次說這事兒的時候,南京在做的研究還不能公開,不過現在可以公開了,美國人今年也發表了文章,新一代衛星導航系統。這東西比現在美國的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更先進,
但是,它的衛星得在任何時候都知道自已的實時位置。要做到這一點,唯有在衛星裝幾百萬年不差一秒的高精度時鐘,把時間代入衛星的軌道方程裡,才能計算出衛星的實時位置。
王希季:“比子午儀還先進,怪不得我們在規劃衛星體系的時候,您說先不忙模仿美國的子午儀導航衛星,原來是要搞一個能壓倒子午儀的,直接反超。”錢學森:“也說不上是反超,但是,我們現在和美國處在同一賽道上了,就看誰先抵達終點。”
看完本章,來說點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