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臺灣的原子彈沮喪期
章節報錯
第五十五章,臺灣的原子彈沮喪期
1962年的臺灣還處於”原子彈沮喪期”。所謂的原子彈沮喪期就是1961年1月31日,中國突然在羅布泊試爆原子彈,宣佈自已進入有核國家行列,從此臺灣高層全都或者說大部分都)陷入了迷幗和沮喪之中,一直持續到現在,一年多在試爆原子彈的同一天中國還發射了一顆人造衛星,這基本上等於公認中國已掌握核彈頭的洲際運送技術,只差把做出來的洲際導彈當著全世界的面打一個全程試射。大陸擁有原子彈意味著什麼?首先要知道,這十幾年常凱申在臺灣喊的是反攻大陸、恢複民國,從1949年到現在,所有的官方講話、宣言、媒體報道,全都是這個,什麼勿忘在營啊,臥薪嘗膽啊,枕戈飲膽啊,精忠報國啊,天
了。
天都在資訊轟炸。
常凱申本人也把戲做足,他每天晚上不睡床一一不睡固定式的床,這十幾年臺北總統官邸臥室裡都是一張行軍折疊床。錯了,不是總統官邸,是“行在”,常總統說了,臺灣這裡只是暫時偏安的地方,臺北不是首都。中華民國的首都永遠在南京。1937年,常凱申從南京逃到武漢再到重慶的時候也說這是行在,未來要還都南京的,後來他還真做到了。現在逃到了臺灣,他還行嗎?一一剛開始的時候,國民黨“反攻”複國”的話語體系還是蠻有邏輯的,也有不少人信。在1949、1950年,國府的宣傳話語是:第三次世界大戰馬上就要爆發!自由世界會聯合起來幹翻蘇聯和所有社會主義陣營,到時候美國百萬大軍登陸,我們國軍也派出幾十萬大軍,一起光複大陸,
重建民國!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國府的宣傳似乎印證了一半,因為朝鮮戰爭很像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序幕。於是臺灣沸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馬上!要來啦!從1950年6月到10月,就連國府在西南空投委任狀聚集起來的土匪們士氣都比以前高了不少。再然後就是志願軍入朝,bang、bang、bang三次戰役把聯合國軍摔回三八線,再摔回三七線。再然後,美國求和,並且讓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安理會以免”大國之間因為溝通不暢而産生誤解導致軍
事沖突。
國府之前幾個月的宣傳文稿成合訂本了,乖乖吃紙。把紙吃完,國府當沒事人一樣又開始宣傳了。國府宣傳機構的灌輸先沖剪裁事實開始。透過有意地剪裁國際新聞、巧妙地染和誇大美蘇的沖突,稍稍誇大一些在西太平洋的中美軍事對峙,於是“合乎邏輯地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第三次世界大
戰還是必然會爆發,今年不爆發明年也會爆發,遲早要爆發,最有可能的是幾年之內爆發。
第三次世界大戰唯一的結局,就是自由世界摧毀蘇聯及其愧僵國家當然也包括大陸),到時候民國的軍隊渡海重返大陸,還是複國的劇本沒變,這就是朝鮮戰爭結束後將近10年國府一貫的宣傳策略。可以說常凱申的中華民國全靠這一口氣“吊著”。1952年,世界大戰馬上就要爆發。1953年,世界大戰馬上就要爆發。1954年,奠邊府血戰!法國退出,美國接棒,世界大戰一觸即發!1955年,華沙條約!兩大軍事集團組成!世界大戰一觸即發!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蘇聯介入!世界大戰一觸即發!1957年....58年....說真的,到1960、1961年這時候臺灣的吃瓜群眾真有點疲勞了。當然只是內心裡疲勞,表現上可不敢說三道四。臺灣的高層呢?高層其實不少人都知道這些只是宣傳話術而已,反攻,反攻個屁。但一方面,他們表面上也不敢說三道四,另一方面,國軍和國府的高層本身也需要這套話術來維持自已在臺灣的合
法地位。因此,不管自已內心是不是真還懷著光複大陸的夢想,表面上每個高官在任何場合,還是得說“我們的自標是一一”“反攻大陸!”
..1961年1月31日,羅布泊的爆炸向臺灣提了一個觸及靈魂的問題:國軍弟兄們,你們真的要反攻大陸嗎?或者說,你們真覺得美國會進攻中國嗎?就像一個被戳破的皮球,原先上下憨著一口氣的臺灣迅速癮了下來,進入沮喪期。
“歡迎你,吳廷總統。吳總統的到來,使得今日的臺北撥雲見日。”常凱申與南越共和國總統吳廷琰親切握手。國軍儀仗隊在吳廷的專機前筆直列隊,軍樂團在演奏南越國歌《呼喚公民》青年進行曲)。訪問臺灣中華民國)是吳廷琰的一件大事,因為這個時候和越南共和國建交的國家沒幾個。迎接吳廷琰訪問也是常凱申的一件大事,因為這個時候還和中華民國建交的國家已經不多了。吳廷琰上一次訪問臺灣是1960年,兩年之後他又來了。這次訪問臺灣,吳廷琰打算和常凱申做更深入的交流。“向南越派遣志願軍人?”常凱申重複了吳廷琰剛才那一番話當中最重要的一句,沒有馬上給予回答。吳廷琰:“我國農村,現在越共遊擊隊活動獵癲,美國給予了我國武器和資金援助,但現在美國對直接派兵進入越南協助清剿越共持消極態度,我方因越共佔據了農村,徵兵遇到了相當的難題,另一
方面,越共點據了大量的農村地區,他們可以策動和脅迫很多農民參加他們的武裝。時間拖得越長,農村地區的形勢就越加惡化,只有以雷霆之勢,在農村執行戰略村計劃,加強打擊越共,才能讓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讓我國佔據軍事上的主動。
常凱申:“今年3月,美國國務院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威廉埃夫裡爾哈裡曼訪問中華民國。哈裡曼在臺北五天,三次向我提議,取消反攻大陸的計劃。”吳廷琰“這..常凱申:“這是華盛頓的態度。肯尼迪認為,中華民國現在的人力不足,而西太平洋的形勢又尚未到爆發的程度,因而美國不支援我執行那個計劃。”吳廷琰:“民國如果說進攻中國大陸人力顯得不足,但如以防禦臺灣為目標,人力則是充足的。常總統,如果以輪派的方式,讓貴國一部分軍隊整編制地進入越南參戰,應當不會有太大的人力方面的
困擾,而且,而且,貴國的軍隊可以在越南獲得實戰經驗。
常凱申有點惱火地說道:“吳總統!我以為,任何的反共策略,政治均為首要策略,只有打贏了政治仗,才可打贏軍事仗、經濟仗。”一一常凱申不是在教吳廷琰做事,常凱申是想把話題從“請求國府向南越派兵”引走。今年3月份,哈裡曼訪問臺北的時候,對常凱申說的不僅僅是反對國軍正在制定的反攻大陸的計劃,實際上他是要求國軍就呆在臺、澎、金、馬最好,哪也不要去。當年不讓你們去朝鮮半島,現在也
不讓你們去越南,道理是一樣的:避免引起中國的過度反應。
所以,吳廷琰的請求常凱申是絕無可能答應下來的,美國爸爸不讓。
比起反攻大陸,臺灣人一一包括本省人和外省人,更關心的是臺灣的經濟,1962年5月,中華民國的經濟動員計劃委員會成立,委員會主任王雲五。在主雲五之上,對這個委員會進行直接指導的是常經國。這個委員會,常凱申的本意是把臺灣的經濟、財力物力做詳盡的統計和計劃,這樣一旦臺灣要進入反攻大陸模式,民國政府能夠動員全臺的所有人力財力用於戰爭。但是,現在不是還沒開始反攻大陸嘛,因此,主雲五和常經國掌控了這個委員會之後,做的事情是一一把這個戰爭動員性質的委員會,化為臺灣的“小國家計委”。如果打仗了,那就按自已老爸的意
思,用這個委員會進行經濟動員;在仗還沒搭起來的時候,這個委員會就搞就建設。
沒錯,常經國要借用這個機構,在臺灣搞經濟建設,確切地說,是要在臺灣現在的民營市場經濟之外,再搞一點計劃經濟。“總統,現在美國每年對民國的無償軍事援助上億美元,雖可滿足國軍的武器裝備、彈藥需求,但美國的軍車援是有數量限制的,未來他們也必然會以軍援數量來卡我國軍隊的數量,很可能.以後他們
不允許我們組建足可以反攻複國的軍隊規模。所以,如果堅持光複之心,臺灣必須擁有自已的軍火産業。
常經國在說公事的時候,二向是稱呼他爹為“總統”。常凱申聽了常經國的陳詞,微微點頭表示贊同:“是滴,是滴,美國雖我們的盟友和後盾,可美國人所作所為並非事實都如我之意。經濟動員計劃委員會就交給你把控了,你要把這個委員會用好。
常經國:“軍火工業是終端産業,它不能脫離於其他的工廠獨立存在。臺灣要有自已的軍火工業,必須有自己的機械工業;要有自己的機械工業,就要做自已的鋼鐵、發電等等基本工業。經濟動員計劃委員會在我手上,需用10年左右的時間,方可在臺灣島內有所成就。
常凱申聽出自己已兒子的意思了:“你要把控委員會10年,可以。此乃從長計議之事,成功在於堅持。”常經國獲得常凱申的口頭許諾,立即站起來致意感謝。常凱申擺擺手讓他隨便些,又說道:“經國,如果我國要建立軍火工業,什麼事情最為優先?”常經國:“我打算首先在行政院推促進機械工業推行法案,推動民用工業向基本工業移轉。當民間資本對基本工業的推動遇到瓶頸時,國家資本則介入其中,扶持或直接成立國營的工業公司,打下軍
火工業的基礎。
常凱申:“推進行政院透過一個法案,這不難,你現在也是行政院的政務委員嘛。”常經國:“涉及國稅優惠與政策優惠,此優則彼不優,必然是有反對聲音的。為了在行政院能順利透過此法案,還需做很多工作。”常凱申:“你要對黨國的元老有尊重之心,有恭敬之態度,切不可樹不必要樹之敵,陳院長更是應當尊崇,只有行政院上下一致瞭解和贊同了你促進機械工業發展之計劃,你才有可能說服行政院。”常經國:“是,總統。”常凱申:“我就不代你遊說行政院了,這些工作你去做。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多放在軍事上面,放在國際戰略研究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