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艾森豪威爾無法一直攔著五角大樓,他的任期只剩不到三個月了。

朝鮮戰爭已差不多是10年前的事,現在的美軍頗有些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意思,這也怪朝鮮戰爭持續時間太短,打得不夠徹底。隨著時間的推移,美軍當中一部分人的記憶被“重塑”,覺得當年只是迷迷糊糊地意外輸給了中國。之所以打輸,還要怪麥克阿瑟這個二傻子,他要背最大的鍋。

要是再來一次中美小規模熱戰,美軍一定可以扳回一局的。

一定可以扳回一局!

……

總之情況就是,盡管白宮在極力避免和另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直接對抗,在五角大樓內部,卻頗有一些少壯派軍官認為應該在越南放開手腳。他們不怵和中國在越南再打一場區域性戰爭,甚至有點躍躍欲試。既然連中國軍隊都不怕,那還會怕親自下場打越共嗎?

再說了,不親自下場恐怕是搞不定了。1960年第二季度,南越軍隊宣佈殲滅了1100名越共,俘虜850人,可只繳獲了150支武器。反而是南越軍隊自己丟失了1000件武器,雙方在戰場上的交換比恐怕和南越自己宣佈的數字大相徑庭。

更不用說第三季度剛開始,南越就有一整支突擊連外帶5名美軍教官被全殲,第三季度南越的戰績怕是更慘。

艾森豪威爾先給吳汀琰寫了一封正式的信,祝賀南越越南共和國)成立五週年,表示“美國將繼續協助越南進行艱難但充滿希望的鬥爭”。另一方,艾森豪威爾委託白宮幕僚辦公室,派出一名秘書再和中國的聯絡小組面談。

這次面談主要是說越南問題,美國想知道中國對越南局勢的詳細看法。聯絡小組把中國的態度告訴了白宮秘書:

中國恢複向北越提供武器包括重型武器)是對等的做法,因為美國從1955年起就在大規模向南越運送武器、武裝南越軍隊了,相比之下中國和蘇聯都很剋制,蘇聯忍到1958年,中國忍到1959年底,才恢複對北越的軍事援助。

中國向北越派出軍事人員,同樣也是對等行動,還是美國先向南越增兵在先。中國派出的軍事人員協助北越部隊操縱使用防空導彈,而這些防空導彈部隊是用於防護河內,保護在河內的中資公司。蘇聯也派出了防空導彈部隊,部署原則和中國應該也是一樣的。

對越南乃至整個中南半島的未來,中國認為不容樂觀,但也存在著一絲和平的希望,那就是美國能夠剋制自己。只要美國不繼續踩踏底線,中方不會率先破壞底線。

白宮秘書問:如果美軍的地面部隊在南越“捲入”了戰鬥,中方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白宮秘書的“捲入”這個詞讓中方聯絡組長很無語,但中方還是認真地予以回答:

如果美軍向南越派出地面作戰部隊並實質上參戰,中方必然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可能採取的行動現在還不能確定,這取決於事情發生時的實際戰場態勢。但是,假如美軍是在主動進攻中發生交戰,這是參戰的可能性中最惡劣的一種,那麼中方可能採取的行動的“上限”是也派出地面部隊進入越南。

秘書說,但是美軍只在南越的統治範圍內作戰。

聯絡組長回道,如果這樣,那麼中國的地面部隊不會進入南越境內作戰。實際上,如果美方從西貢撤走兩個空軍基地的人員,中方也會撤出在河內的軍事人員;如果美方不再向南越提供武器,中方也會相應停止對北越的軍援。

中國和美國就越南問題進行了相互交底。中國方面列出了幾個可能升級越南局勢的關鍵事件:美軍地面部隊進入南越;美軍地面部隊在南越境內作戰;美軍對南越之外的中南半島地區進行空中打擊;美軍對南越之外的中南半島地區實施地面作戰。

中方警告,這些線美軍每闖過一條,中方都會採取相應的措施。

相比之下,白宮秘書卻沒什麼能向中方做出保證的事情。因為白宮的秘書和艾森豪威爾總統一樣,任期也只剩下不到三個月了。

高層的對話和聯絡語言間充滿刀光劍影,但是在美國民眾眼裡,好像事情不是這樣的。在10月底,各報紙鋪天蓋地的競選廣告、報道之間,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

電子計算器的廣告。

廣告有的佔了14個版面,有的佔了半個版面,都是計算器的大幅照片,這臺看上去像是手提箱打字機的東西上面還有個標價:2499。廣告語是:“放在您手邊的計算員”

除此之外,還有一行一行很“土味”的文字介紹計算器的功能:四則運算,多至16位有效數字;支援負數運算;支援平方、開方運算;英制公制一鍵轉換,等等。

最後一行小字是“ad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