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變化從航天工程開始

從第二個公文包當中,中央書記處還知道了在歐洲戰爭後歐洲大規模的人口逃離。

從2000年到2010年,總計有3600萬歐洲人口移民別處,其中大部分去往中國和美國:美國接納了大約2000萬歐洲人,國接納了600萬。其他的,移民到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以及“就近”遷移到北非的還有大約1000萬。

比如這個公文包的主人、中文名雷軍原名奧本馮雷布斯的,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不是說戰後歐洲人就剩這麼點了,到現在為止歐洲的地理範圍內還居住著6億人口,能逃出去的,都是有錢或者有技能的。奧本馮雷布斯是德國名牌大學的博士,專業對口,因此作為高階人才引進到中國。2001年歐洲交通還一片混亂,他當時和40多人組團從慕尼黑到中國,都還是中國政府張羅的飛機。

在平板計算機中,雷軍的“家庭”資料夾裡也有照片和影片,其中一段影片中央領導看後也十分動容。

這是拍攝於2014年的影片,現場是他女兒7歲生日慶祝會。在鏡頭中,這個黑眼睛但是金黃頭發高鼻樑的女孩坐在爸媽中間,展示她最近的畫作。

女兒:“我媽媽來自西雙版納,這是我媽媽的家。”

女兒舉起畫板,上面是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大象和一間小屋,女兒在上面寫的是:“美麗的西雙版納。”

女兒:“我爸爸來自德國漢堡,這是我爸爸的家。”

女兒舉起的畫板是一大片焦黑的土地和廢墟。

雷軍:“……”苦笑)

媽媽:“這是爸爸的家現在的模樣,以前爸爸的家也很美麗。”

……

總理:“無論歐洲戰爭前還是歐洲戰爭後,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都高於美國。只是戰前我們10以上,美國3到5;戰後我們從0逐漸到10,美國從7到3。不能說反正我們都在一步一步往上升,就覺得未來發展成這樣是對的或者理所當然的。我們應該做得更好。”

朱總司令:“就算是為了不讓這段電影裡面,這個家庭未來的遭遇成為現實,我們也應該努力去改變一些東西。”

書記處的會議做出了決定:避免這樣的未來。

但是,這個工作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甚至現在就可以預料得到,這件工作不是在座這六位同志有生之年可以完成的。

從1959年到1999年,四十年差不多算是兩代人,如果算領導班子,那就是三到四屆……

那麼,從現在起到未來十年,中國該做什麼,中央書記處該做的工作是什麼?

還真就如陳澐所說:把經濟搞得更好。這是從現在起到未來十年,中央能做的工作。

把這些工作做好了,繼任的人們才能再進一步做些什麼。

至於未來檔案,這兩個公文包都會一直靜靜地鎖在這件會議室的檔案櫃裡,除此之外,還有中央書記處五位同志各自的小本子——在看過未來檔案後的批閱和感想。

其中主席已經寫完了三個筆記本,內容很多。這些批閱和感想也會留給後人。

……

錢學森是1959年8月,由中央書記處一致決定吸收他成為“未來科技小組”的第三位核心成員也就是可以閱讀未來檔案的人,第一個公文包剛剛看完,第二個公文包就來了。

第一個公文包大部分不是錢學森的專業範圍,他只是從科學工作者的角度分析雷布斯報告裡面還有什麼隱藏的資訊。第二個公文包裡的內容可就多了。

其中的部分影片內容看得錢學森面紅耳赤。——就是《檔案》的第45期:《錢學森密碼》,還有第92期:《中國航天傳奇》

……好了,現在錢學森要學習他自己做事情了。

“我們的洲際導彈專案從正式啟動到現在,應該說是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幾個關鍵節點我們都透過了,照這個執行速度,在1961年底,我們確實可以做到首射。”

錢學森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召集技術骨幹開會。

“但現在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彈道導彈和航天系統工程,與蘇聯的交流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