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上海人發明瞭硬碟(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五十九章,上海人發明瞭硬碟
“梁同志,左同志,你們的這個發明……非常有意思,不過我們消費電子實驗室並不打算涉及計算機配件的生産。”
梁英和他小舅子左凱從上海出發坐火車去北京,會依次先經過南京和天津。南京電子集團軍用背景太濃厚了,兩人都覺得在這裡不會有什麼進展,幹脆就不浪費自己請的10天事假了,先去天津。在天津,接待他們的是消費電子實驗室的汪亞雄,現在天津電子集團就消費電子實驗室人才儲備最雄厚、門類最齊全。
梁英:“計算機配件其實好多也就是一些電器元件湊起來的嘛。”
汪亞雄:“嗨,說實話,連我都不太熟悉計算機呢,我們實驗室其實沒有計算機,要用計算機,得到天電的其他部門去找。所以也請你理解,我們現在還沒開始涉及這一行業,因此你說的可以替代水銀延遲線儲存器和磁芯儲存器的新一代儲存器,對此我也沒什麼瞭解。”
汪亞雄現在滿腦子都是電子槍,各個品牌的電視機上面的各種不同形狀制式的電子槍。這些電子槍在他的腦海裡還會自動運轉起來,通電、斷電;再通電、再斷電,然後汪亞雄就開始腦補這些電子槍的工作流程……
天電現在的重點專案——電視機,核心部件其實是電子槍。漆包線和玻璃螢幕都不算核心部件,電子槍才是把消費電子實驗室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東西。因此汪亞雄現在也沒法對其他專案感興趣。
在天津一天徒勞無獲,梁英和他的小舅子第二天搭上了去北京的火車。
“哎?我看看你這個東西。這不是一部唱片機嗎?”
北京電子集團至今還沒有開始搞儲存器——水銀延遲線儲存器本來就不太願意費心去搞,用了兩批進口的水銀管之後就放棄了,轉投上海的磁芯儲存器。現在接待梁英和左凱的是周壽憲,1954年剛回國的,現在是清華電子系的講師兼北電集團的計算機研發小組顧問。
周壽憲1951年在密歇根大學拿到電訊博士學位,後來去巴勒斯公司計算機研發中心從事計算機儲存的研究當時巴斯勒公司搞的是磁鐵移位暫存器),因此也算是對梁英設計的這個東西比較熟悉。看到梁英從箱子裡取出一個巨大的、木質外殼油漆刷得十分精細美觀的唱片機,周壽憲愣了,這可不太像一臺計算機的配件。
梁英:“這是我利用業餘時間在家做的磁片儲存機,剛好磁片的尺寸和唱片一樣,12寸,所以能直接拿唱片機的箱子改裝。”
左凱:“這個磁片儲存機,像是唱片機和鋼絲錄音機的合體。它的儲存磁片和唱片尺寸一樣,但上面沒有槽,而是塗刷了一層磁粉。哦對了,磁片的基質和唱片一樣是蟲膠的,但是更厚更硬,這樣磁粉刷上去就比較緊固,不容易掉。然後,它的磁頭,是鋼絲錄音機的磁頭,不過我們手工修銼過,讓它適應這個,磁片。然後修銼的磁頭我們又接到了……唱片機的懸臂上。”
梁英:“輸入和輸出電路在這裡。我是負責磁片,讀取和寫入部分的試制,左凱他就負責電路,主要是模擬訊號轉換數字訊號的。”
周壽憲看梁英開啟“唱片機”的外蓋,果然露出了裡面的圓形的12寸直徑的磁片,和搭在磁片上面的懸臂。“行,那我來測試測試。輸入輸出電路都做好了是吧?我看看介面在哪裡。”
過了幾秒鐘,周壽憲從“唱片機”後面拽出一根3x3口的電線,發呆。
左凱:“啊?……這……插不進去嗎?……這……”
周壽憲:“左凱同志,你這個插口,是適配在上電滬升一號計算機的吧?我們這裡是北電,只有北電生産的渾金計算機。”
梁英、左凱:“……”
上電的計算機,紙帶讀取機的插口是9口,北電是5口。左凱在上海蹭到使用的是一臺滬升一號,所以想當然地做了9口插頭。這個小插曲費了不少時間,後來是夏培肅騎腳踏車趕過來,對滬升一號介面很熟悉的她立即動手,用了大概一個多小時做出了一個轉介面,這樣磁片儲存機才接到了北電的計算機上,再順手修改了計算機內建的磁芯儲存器的管理程式。
接下來的測試過程倒是挺順利的。梁英先測試如何讀取圓形磁片上的資料,“唱片機”運轉起來之後滋滋地,同時計算機上面,顯示磁芯儲存器讀寫狀態的小燈也在閃亮,不一會兒,狀態燈不閃了,顯示8塊磁芯板狀態的8個小燈炮多變紅了個磁芯板一共12kbit的儲存區間被寫入了資料。
再然後測試資料讀入,打孔紙帶刷刷地經過紙帶讀取機,上面的小孔識別為0101,傳到計算機再轉到磁碟上。紙帶讀完,磁碟資料改寫了,梁英又按動“唱片機”上的一個開關,磁片儲存機從寫變成讀,又刷地一下把紙帶上的400多個位元組的資料讀入計算機。
“一共是12kbit是吧,”周壽憲說道,“那麼大一臺機器,才12kbit的資料儲存能力,這有點不太強啊。”
梁英:“大的是機器,其實磁片並不大,而且,磁片是可以更換的。”
左凱拍了拍他隨身揹著的單肩包:“我這裡還帶了兩片磁片。”
周壽憲:“那就單論磁片的體積重量吧,仍然比磁芯儲存器好不到哪裡去。”
左凱:“周博士,我們現在的樣品都是我和梁英手工製成的,如果有更好的裝置和原料,用機器加工,做得更加精細,磁片上可以儲存更多的資料,我估計翻幾倍都不成問題。而磁芯儲存器,現在4kbit的已經差不多是人肉眼能分辨的極限了,再做小不太可能,裝配工都沒法往上裝小磁環了。”
周壽憲陷入思考。
夏培肅不是研究儲存器方向的,不過這時候她也說了一句:“國家統計局和財經委各訂了一臺計算機,他們對計算機的資料儲存容量就比較在意。反正儲存器這個東西,存得越多就越好,這是肯定對的。”
周壽憲:“左凱,你說得對,我都差點把在美國做事的方式給忘了,一個東西不要看它現在如何粗笨不堪,要看它以後的發展前景。夏培肅,我聽吳總說,北電還可以再成立幾個創新小組,現在的創新小組雖然個個前景都還不錯,但就是少了一點。”
夏培肅:“確實是少了一點,廣撒網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