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中日民間自由貿易協定(第2/2頁)
章節報錯
1954年6月,貝爾實驗室找上門來,宣稱可以授權一種電晶體量産工藝給東通工使用,授權費用開價250萬美元,此後每一枚量産的電晶體價格裡面,貝爾實驗室拿5的專利抽成。
東通工嫌貴,沒買。
7月,美國飛歌公司跑來日本推銷他們的“快速鍺開關電晶體”,飛歌公司瞭解到中國出售的電晶體的價格之後,自砍一刀,晶體三極體只要7美元一枚,二極體5美元。
中國方面瞭解到這個情況,鑒於td5電晶體的出廠價已經降低到了2.1人民幣不到0.5美元)一枚,因此中國選擇跟進,電晶體價格降到三極體6美元一枚,二極體4.5美元。東通工現在的兩款電子産品內部結構都是按中國産電晶體的尺寸最佳化過的,更換産品要付出代價,因此在中國宣佈跟進降價之後,東通工表示中國的供貨不變,飛歌公司敗走。
1954年9月,美國國會透過一項嚴厲的對中國貿易制裁禁令……
新的禁令不但不允許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甚至禁止使用中國零件或原材料的産品進入美國!
舉個例子,哪怕是日本從中國進口豬鬃,自己做成毛刷,這毛刷在理論上也是禁止在美國銷售的。當然毛刷這明顯是“躺槍”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禁令當然不是專為豬鬃而設的,是美國想把中國電晶體佔據商用半導體市場的份額給打死。
美國是日本最大的外貿市場,對東通工來說也是一樣。更要命的是,美國宣佈自己國內對中國産品進行制裁的禁令之後,又強壓著他所有的盟友小弟也要遵守這一項禁令。因此,東通工不但不能向美國出口tr54,也不能向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等國家出口tr54,除非tr54上面的電晶體是日本産的。
對了,也包括中華民國臺灣),也不能銷售含有中國電晶體的tr54。
這一拳下來,東通工真的扛不住了。不但東通工扛不住,松下、日立、夏普等等也扛不住了。
……
日本電氣公司代表們的訴苦雷任民瞭解了,但這件事他沒法做決定,密電發回北京外貿部,外貿部又找到財經委和國資委討論這件事。
東通工開出的條件是,如果中國願意轉讓電晶體的量産工藝,他們還是願意出250萬美元買授權,專利抽成也一樣是5。而且,東通工承諾,他們生産的含這種電晶體的電子産品不銷售到中國以及社會主義陣營。
——其實本來他們就很難把産品賣到中國和社會主義陣營。
在討論會上,國資委有人提出一種激進的想法:一口回絕得了,正好日本人的小電器在設計和工藝方面壓得中國喘不過氣來,趁他病要他命,斷供,中國製造的小電器橫行無忌。
但這種缺乏妥善考慮的想法很快被否決了。中國不授權工藝外加斷供,日本也不會被逼上絕路,他們只會全面投向美國,現在貝爾實驗室就有電晶體生産工藝可供日本人選用,只是東通工怕這樣完全被美國捆住手腳,之後東通工如果想逆襲佔領美國市場,會在美國遭遇不可測的困難。
如果中國出口不貼牌的“三無”電晶體,讓日本拿著說這就是日本産的,會如何呢?
風險還是很大。
是不是由日本生産的,美國人總有一天會查清,他們在東京的維穩和安全力量可不是一般的強。因此這條路就算了,就算中國向東通工這麼提議,東通工的人也不敢接。
可是,把電晶體的製造工藝授權給日本人開的公司,讓他們生産這種東西?
這個決定外貿部和財經委都做不了,最終陳澐把這件事從財經委拿回了中央書記處討論。
總理對此事就問了一句:電晶體的製造工藝授權給外國,會對國家安全造成什麼威脅?
陳澐回答說,電晶體的製造工藝美國確實已經掌握了,只是中國和美國的工藝流程略有差別。安全威脅是不會因此而增加的,b52上的投彈控制計算機可是純正的美國造,但是,工藝授權出去之後,有可能日本人拿到之後對工藝進行大幅度改良,“魔改”出一種讓中國自己的電晶體工藝都不如的新改良版製造工藝來。
總理聽了之後就沉思了。
最終拍板的還是主席。主席問,我們的電晶體是不是也在改良?陳澐回答說是,李強透過研製td3已經帶起了一個團隊,現在這個團隊處於自動執行階段,不斷提高鍺電晶體的品質並降低成本。
於是主席說,賣。“我們也在改良,那還有什麼問題,是信不過國內的研發速度嗎?我們改良的速度比日本人還快一點,這不就行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