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50萬次的計算機,你們買不買(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四十七章,50萬次的計算機,你們買不買
自從間接瞭解到上電集團設計的“滬升一號”計算機的大致效能引數,閔乃大已經過了差不多一個月足不出樓的生活。
樓是指北京計算機中心的那棟三層小樓。
滬升一號的運算速度是每秒5500次,這簡直是要氣死人,——渾金的運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上海剛好壓北京一頭。這也很正常,渾金的主要效能引數北京很早就公佈了,也別怪上海人有針對性地設定自己計算機的效能指標。
不但運算速度剛好壓過一點點,價格還便宜15。這就是把北京所以及北電集團逼到牆角了。
北京所的工藝製造小組趕往774、774a廠和779廠,要重新核算渾金的成本。從價格空間來說,渾金降價15倒也還有錢賺,但是誰不想多賺一點呢。
td5電晶體是第二款量産的電晶體,出場價從td3的3塊7一顆降到2塊1毛一顆。其他電子元器件的進貨價格倒是大致相同。但有一樣零件的成本也發生了跳水:
儲存器。
之前的水銀儲存器是蘇聯進口的,一管36個字)25人民幣,或者說5個盧布。渾金上面要用50個管。
現在國內山寨成功了磁芯儲存器,一板48x48的小網片,2304bit),100人民幣。
這都不用細算就知道,磁芯儲存器太強了,在人民幣每位元組數這方面簡直是碾壓的優勢,而且還安全、體積小。
只是有一點閔乃大得注意了,磁芯儲存器是上電集團蘇州電子廠生産的。當然,上電製造的計算機所用的電晶體是北電生産的。現在閔乃大隱隱覺得,李強李局長這是故意的,電子工業局下面的四大電子集團,産業相互交融,誰也離不開誰;但是業務卻是相互競爭,基本上每個産品都不只有一個集團在做。
這就意味著——反正北電不能透過斷供上海電晶體的辦法來保自己的“渾金”電晶體計算機。
工藝製造小組把這些情況回報給閔乃大,閔乃大表示“那就降價10吧”,然後就繼續做自己的事。
閔乃大197年到柏林卡勞騰堡工業大學留學。本來打算只讀個碩士就回國的,結果趕上了二戰,只好順便把博士也給讀完了。而且稀奇的是,老閔在德國念書、1943年畢業滯留德國直到戰爭結束,居然毫發無損。當然他沒一直呆在柏林,44年之後就從柏林疏散到德國鄉下啃泡菜了。
閔乃大的攻讀方向是偏重於應用數學的,數論、符號邏輯、泛函分析都鑽研過,49年回國,現在其實他還在搞線性網路的研究。在北京所,閔乃大隻負責從最高層面上設計計算機的架構以及數理邏輯,具體的元件怎麼擺設他都是“下放”給下面的設計員來做,至於電晶體電阻電容在計算機上的安插組裝,那就是下下面的工藝員甚至工廠技術員的事。
上海所和複旦大學研製滬升一號的具體過程,閔乃大也稍微瞭解到了一些。他們怎麼研製滬升一號的呢?簡單的說就是“大家一起上”,同樣的一撥人,設計架構,架構設計完了開始工程設計,工程設計完了,還是這夥人插三極體焊電路。
北京所和上海所的工作方式不同。上海所的設計流程就先進嗎?
閔乃大一開始有些動搖,但思前想後,他還是認為自己沒錯。北京所的流程才是一個合理的社會化分工體系,頂層設計、工程設計、元件和製造工藝設計劃分開來,之間的人員會頻繁交流,但基本的分工是很清晰的。
更合理更先進的設計流程竟然搞不過“大夥一起上”的模式?不正常,一定不正常。
錯在哪裡呢?閔乃大認為,錯在沒有充分利用北京所的這種流程帶來的優勢——設計效率高,出産率高。
閔乃大記得,他把“渾金”的頂層架構拿出來、交給王傳英,這已經是9個月前的事了。此後其實閔乃大就已經“空閑”下來了。這段時間,他本應該推出下一代計算機的頂層架構。按照“渾金”的頂層設計他花了4個月來計算,這9個月他可以設計兩個型號的計算機的頂層架構!
想明白這一點,閔乃大就開始行動了。首先他向李強申請,把北京計算機所主任這個職位讓給別人,他來擔任首席設計師就行。交出“渾金”的頂層架構之後這9個月,閔乃大就是被各種管理事務纏住了,這要簽字那要講話,給自己一種“很忙抽不出時間”的錯覺。
李強表示很理解,而且非常贊同閔乃大的想法,但是李強解決的方法是調整了人事結構,把閔乃大身上的管理工作全部交給北京所的黨委書記,現在閔乃大還是頂著“主任”名頭、但實質上是首席設計師。
解決了這個問題之後,閔乃大坐下來思考北京所的下一代計算機。思考了幾天覺得沒頭緒,於是他就打電話去空氣動力實驗室,問錢學森他們想要什麼樣的計算機。
空氣動力實驗室去了一趟上海看滬升一號的樣機,但看了一圈又回來了,沒簽合同買滬升一號。因為空氣動力實驗室覺得滬升一號還是不能完全滿足自己的要求。所以,他們的要求到底是什麼?
“那我就跳開計算機技術的細節,純粹說我這邊的需求啊,”錢學森說,“我覺得現在的計算機算得還不夠快。上海那臺計算機五千五百次,比你們的五千次快一點點,但總的來說還是不能解決問題。航空航天,空氣動力學方面有時候要得到一個引數,計算量是很大很大的。”
閔乃大:“明白了。也對,你們空氣動力實驗室每次來計算中心請求機時都是按天算的。”
錢學森:“不如,你們搞個五萬次的計算機怎麼樣?”
閔乃大:“……”
錢學森:“哈哈,要是覺得太難就降低一點吧,一兩萬次先湊合著用吧。”
閔乃大咬牙:“錢主任,你記好了,一年時間,老子給你弄出一臺50萬次的計算機!”
錢學森:“閔主任,冷靜,冷靜,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閔乃大:“錢主任,要是我一年之內搞出了50萬次的計算機,你們買不買?”
錢學森:“買!當然買!要是有50萬次,那空氣動力實驗室可是如虎添翼,我不但會讓空氣動力實驗室買一臺,而且我個人也保證一年之後發射一枚導彈以示慶祝。”
“我是說合同!合同!簽個意向合同我才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