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美軍的小花招(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五十二章,美軍的小花招
“戰俘三隊開飯啦!開飯啦!二隊的打完沒有?都打上飯了趕緊走!”
“tea 9;s r turn to have dinner!”
時間已進入臘月,中朝邊境的某個不起眼的小村鎮中心熙熙攘攘,人來人往。
小鎮是志願軍開設的戰俘管理所,鎮中心是食堂。這個食堂沒有餐廳,沒那麼大的房子安排數千個座位,只能讓戰俘打了飯拎回去吃。
因為志願軍抓獲的戰俘實在太多,必須找一個有足夠房屋的、又比較好組織安保拉封鎖線的地方收容,志司最後看中了這裡,集安附近一個坐落在山脈之間的小鎮。12月10日決定擴建戰俘營,12月20日動員遷走小鎮居民,1月3日改造完畢入住,現在戰俘們剛住進來兩周。
這可是一萬多人,其中大部分是美國人……
而且這還不是美國戰俘的全部。
美軍的戰俘集中看管的地方有兩處:一處在安東附近鴨綠江邊,這裡是朝鮮人民軍7~9月俘虜的美軍,大約有一千多人。第二處就是集安附近的戰俘鎮。
除了集中看管,還有分散看管,那就是後方的志願軍各醫院,這些地方到1月份還躺著一千多號重傷重病的美軍戰俘,不是缺胳膊斷腿就是渾身有狀況臥床不起。
好訊息是,這些重傷重病戰俘可能會提前返回美國,這是中國與美國在聯合國達成的停火協議中的一部分,雖然是美國先提出的,但中國考慮之後也同意了美方的這一要求。
能早點放這些戰俘走,志願軍的後方醫院也是鬆了一口氣,現在的醫療資源真的很緊缺,志願軍的重傷員也多得很,野戰醫院裡什麼都缺:抗生素缺、其他藥品也缺,手術器械也缺,醫生甚至更缺。
12月到1月初,大點的後方醫院每天都有志願軍重傷員沒熬過去去世,然後美軍也有重傷員陸續去世。
1月18日,正式停火之後的第四天,美軍就給出了志願軍戰俘的數字:一共1077人,其中有220人屬於重傷病員,可以和美軍的同類重傷病員交換。
美軍被俘的人數……
“至1月10日,中朝一方俘虜的美軍人數,是一萬五千五百七十一人。”
“百七十一人。”
“七十一人”
“十一人”
“一人”
“人”
伍修權把講臺前的麥克風用力朝自己這邊扯了扯,讓自己的嘴盡量貼近麥克風,以便發出超大聲的音量讓會場的所有人聽見。
這效果有點太好了,音量大得都帶迴音了。
至於美方參與“朝鮮半島和平問題四國會議籌備會議”的代表臉上是什麼表情,那就不用說了。
伍修權:“從11月1日我軍接納第一批美軍戰俘至1月10日,一共有492名重傷病戰俘去世,這些戰俘去世之前都得到了我們盡可能的救治,我方可以提供戰俘的轉運和救治記錄……”
美方代表奧斯汀咳嗽了一聲插嘴講話:“我們希望中方堅持日內瓦戰俘公約的原則精神,對重傷病戰俘予以優先遣返,同時也遵循日內瓦戰俘公約,對這些戰俘予以無條件遣返回美國。”
美國真有點怕中方提出讓這些戰俘轉運去第三國,那美國國內可就要炸鍋了。
中方會把戰俘轉運到蘇聯或東歐國家嗎?真不好說,中國參戰的是“人民志願軍”,美國參戰的也不是美國陸軍而是“聯合國軍”。
伍修權斜眼看著美方代表:“優先遣返重傷病員,並且是無條件遣返,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奧斯汀先生,我希望你方也提供我方被俘人員當中因傷病去世的名單。”
奧斯汀:“從11月至今有113名中國戰俘因傷病去世。”
伍修權看奧斯汀的眼神帶點火氣了,什麼鬼,我們抓的美國戰俘死亡率三十分之一,你們十分之一?
……
集安“戰俘鎮”。
“奧利佛,你本有機會坐飛機撤走的。”
勞倫斯凱澤,意外翻車被志願軍俘虜的美步2師師長,和陸戰一師師長奧利佛史密斯,現在有大把的時間聊天了。
史密斯:“我不能丟下我的弟兄們。如果陸戰一師最終集體放下武器投降而我這個師長回到了日本,這是很不光彩的,至少從我個人的價值觀而言是這樣。況且,師長進了戰俘營,中國人至少會對戰俘多一些優待,我是說優待我手下計程車兵們。”
凱澤點點頭:“看起來似乎是這樣。美步2師的官兵生活好像也還可以。土耳其人……土耳其人都在當幫廚,就是英國人過得不太好。”
史密斯:“你們西線其實最後仍然是有一條後撤的通道的,只是你不走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