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伍修權線”(第2/2頁)
章節報錯
1月4日白天,漢江以北到處都在爆發激烈的戰鬥,漢城議政府一帶到處是棄陣地而逃的美軍和南朝鮮軍。由於敵我交錯,地面慌不擇路的聯合國軍部隊無法準確掌握,美國空軍被迫停止空中支援,志願軍和人民軍抓住戰機,在白天進攻,聯合國軍崩潰得更快了。
1月4日下午,志願軍50軍一部、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一部率先沖入漢城,在50軍的指戰員抵達漢城總統府之後,38軍的先遣偵察支隊也進入了漢城,這座城市在四個月之內第三次易手。
《祝賀中朝聯軍控制漢城》
“……中國人民志願軍之所以能在朝鮮戰勝武裝到牙齒的美國侵略軍,主要是因為他們是為人道主義和和平而戰,為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而戰,為消滅美國侵略者而戰,為使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免於戰火屠殺而戰。”
“中國人民志願軍所到之處,均致力於恢複城鎮和鄉村,救死扶傷,讓朝鮮人民恢複和平的生活。我們為正義而戰,因而也得到了朝鮮人民的熱烈歡迎和廣泛支援。”
1月5日人民日報的這篇頭版評論員文章,在淩晨付印前兩小時接到中宣部的電話,陸定一對著樣稿口授,讓撿字員現換鉛字,原本的標題《祝賀中朝聯軍收複漢城》被改成《祝賀中朝聯軍控制漢城》。
丟失漢城的訊息也在瞬間傳到了大洋彼岸。畢竟記者們提前一兩天就知道漢城肯定保不住,不少人已經提前打好了草稿,漢城被佔領之後只要把日期和準確的時間填進稿子裡就可以發了。
五角大樓拼命表示在戰鬥中美軍沒有多大傷亡,沒有一個美軍營被殲滅,也沒有營及以上的指揮官被俘,不過這種辯解好像不太受歡迎。
至於美軍在撤退中為了不被志願軍追上殲滅,往鄰近也一樣在撤退的英國部隊頭頂打探照燈的事情,要在一兩個月以後,雙方對證的時候才能發現。
白宮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照例譴責中國軍隊“侵略”朝鮮和韓國。
聯合國大會已經不討論朝鮮半島的事。至於負責朝鮮半島和平事務的三人委員會,在幾天前這三人得知中國軍隊和朝鮮軍隊在150公裡寬的正面、投入10萬以上兵力發動全線攻擊,這三人就兩眼一黑。
好嘛,還說調停戰爭、維護和平,仗越打越大了這是。
“美軍現在已經失守漢城,接下來美國的態度如何?皮爾遜先生,如果美國人難於啟齒,不主動向你傳遞資訊,您不妨主動去問一問他們的態度。”
三人委員會成員、聯大主席安迪讓說。
皮爾遜兩手一攤:“或許今晚會有訊息吧,現在白宮沒有反饋。”
安迪讓看向印度人貝內加爾勞。
“一樣,中國暫時也沒有反饋。”
三人枯坐發呆。
“主席先生,勞先生,中國的伍先生在下面,在一樓。中國代表團要在接待廳召開一個媒體訊息發布會。”
因為沒有正式被聯合國接納為成員,中國代表團即使進入聯合國總部也不算是國家的代表,無法進入聯大主會場。所以伍修權等人通常幹脆進不去聯合國總部。今天……
“中國人來都來了,為什麼在衣帽間開會!”安迪讓刷地站起來,“請他們上來,請他們上來,到3號新聞發布廳,不,1號。”
秘書:“中國人……伍先生說,就在那裡就好,如果你們想聽,可以下樓去聽。”
接待廳還真是衣帽廳,有一面牆都是櫃子,除了放衣帽還給進入大樓的訪客放行禮物品。
在接待廳,三三兩兩的記者正在陸續趕來,但總的來說人還是很少。安迪讓、皮爾遜和貝內加爾勞帶著各自的秘書助手湧入廳裡,接待廳才變得擁擠起來。
“先生們。”
伍修權站在一個木箱子上說話,對著8名記者和18名聯合國工作人員包含三人委員)。伍修權不是那種音量極大聲若洪鐘的猛張飛,但此刻他無論是大聲吼叫還是輕聲細語,現場所有人都得豎起耳朵聽他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來主張,現在仍然主張朝鮮半島的戰事應該迅速結束,朝鮮與韓國應該盡快恢複和平。”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挾持了聯合國,挾持了聯大和安理會,透過了一系列包藏禍心的決議,致使朝鮮半島的戰爭擴大化,朝鮮人民和韓國人民為此遭受了深重的災難。恢複朝鮮半島的和平的第一步,是修正這些錯誤。聯合國大會必須取締聯合國軍司令部,並令這一非法組織之下的各國軍隊解散、返回所在國。”
安迪讓眼睛跳了跳,這是中國人提出的第一個要求?
“如果美國有停火的意願,中華人民共和國願意在朝鮮戰場進行暫時的停火,停火將一直持續到四國會議召開、或者60天以後。四國會議召開之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必須是以代表中國的正式身份參加。”
“交戰雙方以即時控制區域,進入原地停火,待四國簽署朝鮮半島的和平協議之後,朝鮮與韓國雙方的軍隊各自返回法理上的南北分界線。”
“為什麼是法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很顯然,三八線已不再具有現實意義,中國和朝鮮經過謹慎的思考,制定了一條新的南北分界線,一條分隔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合乎實力基礎、符合歷史慣例、便於維護邊境安全的邊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