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從現在起,24軍編入9兵團

主席突然問起彭總的安危,這讓總理、總司令等與會者們一愣。

因為在洪康雷的提案中是寫了“彭總向主席請罪”的內容的,這可以推測得出岸英犧牲的時候彭總沒事。

主席:“未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我們現在做出了一些改變,這些文字裡面提到的未來的事情,就不一定發生了。但是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這些文字裡沒有發生的事情,未來卻也有可能發生。”

“是啊,是啊,我們剛才有點進入誤區了!”總司令說道,“我們可以避免一些事情,但大的環境就沒那麼容易改變。這些文字裡寫,岸英在志司遭遇空襲犧牲,彭總……可能恰好炸彈沒落在旁邊。但如果我們稍稍改變了一下走向,炸彈掉的地方不一樣了,或者司令部躲避空襲時,各人走的位置不一樣了,那會怎樣呢?”

主席:“所以我們不要陷入這些事件的細枝末節當中去,要跳出來,看大的走向。”

劉副主席:“岸英是在志司工作時……犧牲的,這就是說,志願軍司令部遭到了敵軍準確的轟炸,而且這種轟炸很可能還不止一次,這非常危險。如果志願軍的指揮部被空襲至癱瘓,我們進入朝鮮作戰的整個志願軍部隊就失去了統一指揮。”

總司令:“志願軍的司令部都被美軍飛機炸來炸去,那軍、師的指揮部呢?前線的指戰員呢?”

……

中央政治局書記處的會議從晚上一直開到6月29日晨。

這次會議的內容在日後的黨史、國史中被設定為最高機密,永不解密。

在這次會議上,經過討論和表決,主席和書記們決定,這個公文包內的檔案及所有的物品不外傳,暫時僅限於書記處書記、李刻農、羅銳卿一共7人知道。

朝鮮半島。

在書記處會議的前1天,6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透過第83號決議,認為安理會各國應出臺有效措施,保全南朝鮮,恢複朝鮮半島和平。蘇聯缺席會議。

6月28日,朝鮮人民軍先頭部隊攻入漢城,美軍飛機首次參戰。

同一天,6月28日,美軍第7艦隊開進臺灣海峽,中國方面強烈譴責。

6月29日,麥克阿瑟從日本飛抵南朝鮮,在水原機場降落,隔著漢江觀察江北正在被人民軍攻佔的漢城。

麥克阿瑟簽發命令調動美軍地面部隊參戰。7月2日,美步24師2200人組成的史密斯特遣隊首次與人民軍交火。

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透過第84號決議,聯合國軍建立,麥克阿瑟為總司令。此時,已解放漢城的人民軍以150輛t3485為矛頭,正在大舉南下。

7月14日,李承晚將南朝鮮軍的指揮權交給聯合國軍。從此一交就是七十多年至今未收回。)

此後,來自18個國家的軍隊陸續到達朝鮮半島援助南朝鮮。其中英國首相艾德禮於7月24日派遣一個旅的英軍前往南朝鮮,這是僅次於美國和南朝鮮的聯合國軍第三大力量。

接下來兩個星期,人民軍還是勢不可擋,南朝鮮接連失守漢城、大田、木浦、晉州,全殲美軍史密斯特遣隊並將從日本調過來倉促參戰的美步24師沖得七零八落。

但是美步24師以特遣隊被全殲、全師被打散為代價換來了時間,大量美軍在釜山上岸,海量的物資也上岸,無數的鐵絲網、預制鋼梁、水泥板沙包直接堆砌出了綿延幾十公裡的防線。當朝鮮人民軍兵鋒逼近時,釜山防禦圈竟然初步成型了。

中國。

勢如破竹的人民軍攻勢在國內的報刊上當然也是盡量渲染報道。但在新聞報道之外,中央軍委發出了一系列調兵指令。正在西南剿匪的四野9、40軍悄悄收回部隊,向鐵路樞紐移動,準備運動至東北地區。

這3個軍,加上原本沒在剿匪而是駐防東北的42軍,組成了第13兵團。在未來它就是讓聯合國軍聞風喪膽的志願軍第13兵團。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