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主席,這檔案您不能看

“這麼一個公文包,怎麼就從2022年回到1949年了呢?它是鑽的哪條縫回來的?”

“一個物品,它從未來回到現在,是不是也能從現在回到過去?”

“你們說,這種現象能用什麼科學理論來解釋呢?”

“科學理論不知道,不過這種現象應該不違反唯物主義,世界是物質的,一個公文包,不管是在2022年還是1949年,它都是一種物質嘛。”

“這可不是一般的公文包,你看,你看這些!”

朱總司令手裡拿的是一份兩會資料——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一邊翻一邊嘖嘖稱奇:

“不得了,不得了啊,用一句老話來講,洩露天機嘍!但是這東西看著人很發飄,這不太好。”

主席手裡分到的是雷布斯寫的關於晶片産業的提案草稿,他翻了翻,卻得出了和總司令不太一樣的結論:“發飄麼?不一定吧,玉階你看,到了2022年,那時候也有不樂觀的事情,也有很多困難。也都還有這樣的那樣的問題。不過這才是正常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往前進一步,我們共産黨人就是這樣不斷進步的。”

總理:“是的,這個世界沒有不存在一點問題的國家,也沒有不存在問題的政黨。”

洪康雷的提案在任弼時手裡,任弼時快速閱讀這份關於《長津湖》電影和國産主旋律影視存在的問題的提案,又重點看了提案前半部的幾段。

“主席,總司令,從這篇提案裡面側面提到的資訊,如果這些資訊是真的話,那麼就是,朝鮮戰爭爆發之後,初期朝鮮人民軍進展順利,但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一舉逆轉了戰局,逼迫我們不得不出兵朝鮮,抗擊美軍。”

總司令:“仁川在哪裡?”

李刻農走到牆邊指著地圖:“在這裡。”

主席:“朝鮮半島的蜂腰部,在這裡成功登陸,美軍很快就能進至漢城。……看來朝鮮同志初期已經解放了漢城,恐怕麥克阿瑟登陸的時候,朝鮮同志的主力可能已經佔領大邱、晉州,正在圍攻釜山呢,結果,麥克阿瑟來了一個釜底抽薪。”

劉副主席:“而且,可能是在釜山戰事陷入了膠著,朝鮮同志將過多的兵力投入了釜山攻堅戰,後方出現了紕漏。”

“這篇提案,哎呀,”任弼時有點不滿也有點不甘心,“這篇提案是批評2022年的‘主旋律電影’創作存在的問題的,拿《長津湖》來舉例子,裡面只順便提到了一些關於抗美援朝的過程,描述還支離破碎的。要是這公文包裡有一本什麼‘抗美援朝戰爭史’之類的,那就好了。”

坐在任弼時旁邊的總理來開會之前就瀏覽過手裡的檔案,於是他和任弼時交換。任弼時把手中的提案遞給總理,同時還對總理使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

主席放下手裡的雷布斯提案:“一個2022年的政協代表,寫文章點評2012年到2022年我們‘晶片’産業的得失,並提出了一個2022年到2032年的規劃建議,內容還算踏實,這是一份很好的建議書,雖然很多名詞我不理解。可是,我們中央書記處今天在這裡召開會議,是討論應對朝鮮半島局勢的問題。”

總司令:“是呀,事情有輕重緩急,2022年的事太遠,我們搞懂這些文字說的是什麼都得花上很長的時間,今天先要把朝鮮的事情討論個清楚。”

主席伸出手:“恩來,那份提案看完了沒有?看完了給我看一看,我們五個人都要傳閱一下。”

總理閱讀速度很快,此時已經看完了長津湖的提案全文。但主席伸手要提案的時候,總理卻縮回拿著提案紙張的手,不讓主席碰到提案檔案,臉色凝重地搖了搖頭:

“主席,你看這樣好不好,我負責把這個提案的要點再清晰地描述一次,這個提案本身,就就不傳閱到每一個人了。”

主席:“哪有這樣的道理?聽你們轉述太麻煩,我一目十行閱讀一遍,花不了太多時間的。”

總理現在不但把手縮回身邊,還身體後傾,反正就是不讓主席碰到手裡的那幾張紙。

“這是怎麼肥事,弼時,恩來,你們兩個在搞什麼鬼喲。”

任弼時:“主席,……這檔案你不能看。”

總理:“我和弼時的意見一致。”

總司令:“這是?恩來、弼時,我沒看到那幾張紙,能向我們解釋解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