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陳士榘善攻,宋時輪善守

為應對朝鮮事態,1950年7月10日,中央軍委下令將分散在西南各省剿匪的四野9、40軍重新集中調回東北,連同原駐留在東北的四野第42軍,重組13兵團。史實)

7月20日,中央軍委再次下令,駐紮在浙江、江蘇,正在針對攻臺進行訓練的三野20軍、24軍、26軍、27軍集中北上,重組為第9兵團。原歷史線9兵團各軍於1950年9月才重新集結,且只包括20、26、27三個軍)

第9兵團和第13兵團合而成為東北邊防軍。原歷史線,東北邊防軍就是第13兵團)

《長津湖》所披露出的片段資訊讓中央對即將到來的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新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在國內條件所能做到的範圍內,都做到了最好。

第9兵團下轄的4個軍其實在解放戰爭時期並不在同一個兵團,其中2個軍來自三野8兵團,2個來自三野9兵團。

1949年10月時,三野8兵團下轄24、25、26、4軍是淮海戰役中起義的何基灃張克俠部隊)。

9兵團下轄20、27、5軍就是著名的吳化文起義部隊,但摻上了至少一半的山東地方部隊)。

那麼,挑選8、9兵團中最精銳的4個軍組成的新第9兵團,司令員由誰擔任呢?

……

青島。

“養病,療養,中央交待給你的任務,看來你完成得不是太好哦!牆上掛那麼大的地圖,還掛兩張,一張臺灣,一張朝鮮,這怎麼休息得好!”

陳毅風風火火從上海趕到青島,走進醫院的療養區看望粟裕。

粟裕:“陳老總,我現在不是純粹療養,我還有東北邊防軍的工作呢。”

陳毅:“粟峪啊,你實事求是地講,現在身體狀況如何?”

“高血壓、腸胃病、美尼爾氏綜合症,尤其是最後這個,”粟裕指著自己的腦袋,“發作起來頭發都不能摸,一摸就感覺像有針紮腦袋一樣啊。我已經給主席寫信,請求另任命一人擔任東北邊防軍司令,我現在沒法做好這個工作,一琢磨事情腦袋就受不了。”

“這就是中央來考慮決定的了。但是,中央把一件事情的考慮工作交給了我們三野。那就是9兵團的司令員由誰擔任合適。軍委發來電報說,這件事最重要的建議應該是來自我們,三野野司要向中央提出人選上的建議。”

粟裕沒有立刻回答,而是進入思考狀態。

思考了沒兩分鐘,粟裕額頭的汗就滴了下來。

陳毅:“啊哦,是不是腦殼又痛了。”

粟裕:“陳老總,這不是簡單的選擇題,這後面還要考慮到未來我們進入朝鮮作戰之後怎麼打的問題呀。”

陳毅:“8兵團陳士榘,9兵團宋時輪。這樣吧,我們不做出最後決定,回複中央的時候只這樣說:‘陳士榘善攻,宋時輪善守,具體9兵團司令員由誰擔任,請中央根據朝鮮實時形勢的進展進行決定’。”

粟裕搖了搖頭:“這樣不是讓中央又費腦筋了麼。”

陳毅:……

陳毅:“……粟峪啊,現在就在腦子裡把未來的朝鮮戰爭想象出來,這太難了。”

“我也知道很難,可又不能不想呀。現在是7月25號,朝鮮人民軍已經對釜山發動了攻擊,這是南朝鮮軍和美軍在朝鮮半島的最後一個據點,最後一仗了。可是中央卻如臨大敵,7月份連續發布兩道命令,東北邊防軍下轄兩個兵團、8個軍,這8個軍是華野和東野的主力縱隊全部集中起來,這已經是大半支野戰軍的實力了。中央對朝鮮戰事如此重視,這說明主席的判斷,朝鮮的戰事不會那麼順利就解決。”

粟峪擦擦汗,拿桌上的龍虎清涼油往額頭上抹,抹完又接著說。

“軍委一定設想了最壞的情況,那就是朝鮮人民軍在前線遭受重大失敗,轉入防守,甚至可能是……我們不得不出兵朝鮮。”

陳毅:“那麼問題就是,我們到時候出兵,是在朝鮮半島的某個地方建立一條穩固的防線,還是把美軍從朝鮮半島趕出去?確實,這就涉及到我們是進攻還是防守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