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陸戰一師全體放下武器

“麥克阿瑟將軍、柯林斯參謀長:”

“我很高興五角大樓在最後一刻同意了我的意見。陸戰一師全體放下武器是經我、參謀部審慎考慮之後的決定。繼續完全無望的戰鬥只會徒增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傷亡,只會讓一萬二千美利堅合眾國青年的生命受到最嚴重的威脅。”

“在過去12天,陸戰一師在長津湖的冰天雪地戰鬥至最後一刻。從軍官到士兵,每一個人都忠於職守。無論是已撤離的傷員,還是在包圍圈中奮戰至12月8日的最後的戰士,他們都是光榮的,沒有人能否認他們的勇氣與毅力。”

“為了12000名陸戰一師人員、其中3300名傷員的生命考慮,我強烈地、堅決地要求:第5航空隊在12月9日繼續向富盛裡古土裡空投食品、藥品和生活物資,其中食品不得少於100噸,藥品需能維系3300名傷員的生命。”

“我熟悉與我們交戰的中國軍隊,他們的後勤供應線無法支援我們一萬二千人的食品消耗。陸戰一師放下武器是為了儲存美國青年的生命,空投物資也如此。”

“美國海軍陸戰隊少將奧利佛p史密斯”

史密斯讓通訊參謀拍發了這封長電報,這也是陸戰一師對外發出的最後一封電報了。發報完畢,通訊參謀開始搗毀密碼機,燒掉碼本和過往密文譯文——但是電臺並不打算搗毀,如果還有什麼緊急的情況,陸戰一師還可以用電臺發明碼電報。

在參謀們做這一切的時候,史密斯上吉普車,和另兩輛吉普車一道開向富盛裡的出口。剛才出村談判的軍官與中方交涉得非常順利,不到半小時就敲定了主要的條件和投降流程。現在志願軍相應級別的軍官已來到富盛裡附近,可以和史密斯完成投降的“程式性交接”。

史密斯的座車開出富盛裡時,20軍軍長兼政治委員張翼翔也剛剛趕到,三十多匹馬在夜色中由遠而近,馬蹄揚起地上的雪泥,每匹馬都呼哧呼哧冒著白汽。20軍原本就沒下轄多少汽車,現在基本上已經全損失了,就這三十多匹馬,也是東湊西湊才湊齊的。

張翼翔眺望遠方的富盛裡,美軍按照約定,已經將重炮拖曳出了防禦圈,挨著防禦圈最外層的鐵絲網排放整齊。坦克也開了出來整齊列隊,坦克和榴彈炮都用裝置鎖定炮口。

“我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師長奧利佛史密斯少將,現在向貴部投降。請貴部依據日內瓦條約及國際的人道主義準則,予我方人員和傷員以體面的戰俘待遇。”

張翼翔:“我是中國人民志願軍20軍軍長兼政委張翼翔。我部接受你部的投降!請你交出你的佩槍,並與你部的人員一起,聽從我方的安排,轉移至安全的地方!”

12天的惡戰,今天終於告一段落……雖然長津湖地區的戰鬥還未全部結束,但剩下的應該只是掃尾工作了。

12月8日深夜,富盛裡村外的這一幕可能會載入美國的軍事史乃至美國的歷史:自南北戰爭以來,美國軍隊首次有一個師整建制地在戰場上被殲滅。

菲律賓那個可能算是殖民地軍隊)

當然,長津湖的戰鬥只是“基本”結束,實際上在一些地區還有區域性的戰鬥,比如水門橋以南的真興裡。26軍76師在8日晚上突然對在此駐紮的聯合國軍部隊發動襲擊。

76師9兵團手中擔任戰役預備隊的兩個師之一,現在人員基本滿編。在真興裡的部隊,則是美第10軍從興南港搜羅拼湊出來的一個英軍營、一個南朝鮮步兵營和兩個美步7師的炮兵連,他們沿公路北上試圖解圍陸戰一師,但在水門橋的無名溪前面被60師攔住了,只能在真興裡紮營。

陳世榘沒打算放過擴大戰果的機會。76師在水門橋附近翻山向南滲透,當晚就打崩了這一坨人數不太多配合也不太默契的部隊。英軍和美軍見勢不妙連夜突圍逃竄,南朝鮮步兵營“自願”斷後,營長被俘,大部分兵員被消滅和俘虜,只有少數人潰逃跑掉。

76師向南擴大戰果還有另一層目的:逼迫在戰區東側虎視眈眈的美步7師17團、32團退兵。

拿下真興裡,再向南很快可以威脅五老裡。從興南港向北,公路在五老裡一分為二,“y”字形的左側支路過水門橋爬上蓋馬高原通向長津湖;右側公路支路繞赴戰嶺爬上蓋馬高原通向赴戰湖。右側的公路是美步7師那兩個團退回興南港的必經之路。

美步7師31團已經交待在長津湖了,第10軍想讓美步7師剩下的這兩個團也回不去嗎?

當然不想。

12月9日,繼陸戰一師投降之後,東線美軍開始了總退卻:

社倉裡的美步3師7團向後縮,脫離與志願軍的接觸,退向元山。

真興裡逃出去的美軍在五老裡紮營,這裡還有兩個南朝鮮步兵團守著。同時,在赴戰湖的美步7師部隊立刻脫離與26軍的接觸,飛速沿公路後撤。

很顯然,美步7師的大部隊只要一透過過五老裡躲進鹹興興南,五老裡的美軍、南朝鮮軍也會馬上撤防。

美軍的這些部署,都是柯林斯在東京的聯合國軍司令部,看著參謀們下的命令。

麥克阿瑟也在場,不過麥克阿瑟整整一天說的話不超過1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