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我在水門橋,誰也別想過去!

整個長津湖戰區南緣,水門橋。

20軍60師依據9兵團司令部的命令孤軍深入敵後,切斷水門橋以及附近所有可供美軍撤退的後路。

在過去的三天,60師避開大路,避開與美軍接觸交戰,一路潛行。在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下翻山越嶺,一路上還要躲避美軍的空襲和空中偵察,以鐵腳板著稱的志願軍戰士在2天3夜的時間裡也只行軍了70公裡,並且由於騾馬大批死亡以及山上根本沒路,師屬山炮營無法隨部隊行軍,只好折返加入其他戰場支援20軍另外3個師的作戰。

至11月28日,60師的三個步兵團陸續抵達了水門橋附近,在崇山峻嶺中潛藏下來。

整個長津湖戰役所在的戰場叫做蓋馬高原,長津湖、狼林湖、赴戰湖這三個人工湖附近的區域叫做“三湖地區”,不過這三個湖泊及其河流都屬於鴨綠江水系,河流基本從南流向北,在中朝邊境線彙入鴨綠江。

長津江是鴨綠江的支流,水門橋附近的這條無名溪是長津江的支流。水門橋背靠的山脈是蓋馬高原的邊緣,從這裡再往南,海拔就陡然降低,從一千多米直落到300米。山脈南邊也不屬於鴨綠江流域了而是屬於成川江一條不太大的在興南港附近入海的河流)流域。

60師師長彭飛現在理解了陳司令員的作戰意圖了:炸毀水門橋,堵死從高原通向南邊平原的退路,把陸戰一師和美步7師一部堵在蓋馬高原,全殲他們。

但在仔細觀察地形後,60師師長彭飛、副師長陳玉才決定暫不炸毀水門橋,也不驚動附近的美軍駐守部隊。

水門橋是一個“小水電”,水門橋橫跨的無名溪也是一條又小又窄的溪流。

小溪在水壩附近有很大的落差,日本人就是看上了這巨大的落差,搭建涵管和水壩,搞出一套水力發電系統。但是小溪的流量的確不大。但在水壩下游,小溪的落差就不大了,水流也趨於平緩。

水門橋是利用水壩壩體搭出的公路橋,但除了水門橋之外,彭飛認為,下游的溪流也有多處是可以通行的。不要說工兵架設的簡易橋梁了,有很多地方士兵在石頭上跳兩跳就能直接跨過去。

如果把上級命令機械地理解為“炸毀水門橋”,那可能會誤事。而且彭飛意識到,陳司令員是命令60這一個師向南穿插,而不是一個團、一個營,那說明兵團的意圖肯定不是讓60師把橋一炸拍屁股走人。

“美軍的兵站位於水壩北300米,前方偵察報告,駐軍不多,大約40人左右,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工兵。最重要的是,我們觀察到兵站設有電臺天線。”

60師黨委——彭飛師長、政委、副師長、參謀長在密林中的臨時指揮部梳理戰場態勢。

彭飛指著水壩:“一旦我們進攻兵站,敵軍肯定會發報,報告這裡遭到了大規模進攻。然後敵人會從南北向同時朝我們打。所以我們一方面要等待時機,另一方面,做好萬全的準備,在明天或後天發起攻擊的時候可以百分之百地快速拿下兵站。”

政委:“我是看上了兵站裡堆積的大量物資,裡面肯定有很多食品,盡早拿下,我們的後勤能寬松一點兒。”

參謀長:“是啊,我們師行軍的時候拋棄了很多輜重,出發前攜帶的7天口糧,現在只剩4天了。”

彭飛:“兵團有沒有向我們通報戰區的最新情況?”

參謀長:“昨天夜晚到今天淩晨,58、59師對下碣隅裡發動攻擊,沒能全殲敵軍,退回了攻擊出發地,柳譚裡、新興裡也一樣。白天美軍在空軍掩護下大規模突圍,但也被我們打退。現在是28日晚6點,今天晚上我們20軍對下碣隅裡,還有24軍、27軍應該會發動第二輪夜間攻擊。”

彭飛皺眉思考了一會兒,提出了自己的意見:“28日晚上我們先不動兵站,178、179團在兵站北的有利地形挖掘戰壕構築工事,180團迂迴過去,進入攻擊兵站的出發點,29日晚上我們行動,一舉拿下兵站,並且炸毀水門橋。”

政委:“我同意,29晚上再打兵站。不過,突襲兵站用一個營就夠了,最多再加上一個營策應。”

參謀長:“我們不只是要構築朝北防禦的工事,向南也要構築防禦工事。雖然炸斷水門橋之後我們有一條溪流做天然阻擋,但是要防禦南邊的敵人進攻,在這裡,這裡,還是要建立陣地的。”

參謀長指著兩個山頭,這兩個山頭在無名溪的北側,地勢較高,從山上用重機槍恰好可以封鎖無名溪適合架橋渡河的地點。

彭飛:“可以。180團一個營迂迴進入攻擊出發地,兩個營分別在這兩個山頭挖戰壕、在反斜面挖防炮洞。一旦我們主戰場上把陸戰一師打崩了,敵人肯定是一路南逃,興南、鹹興的敵人會往北打接應。興南來的敵人可不是什麼疲勞之師,他們休息得很好。”

……

11月28日晚上,60師是9兵團唯一一支既不需要作戰也不需要夜間行軍的師級部隊。但60師在這一晚上也累得夠嗆。三個團七千多指戰員在山上的亂石之間挖掘戰壕,大部分地方鐵鍬根本鏟不動泥土,得上鐵鎬頭,使出吃奶的勁一鎬頭掄下去,有時候砸到了土裡的岩石,手都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