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水門橋(第2/2頁)
章節報錯
之後陸戰一師才能繼續朝前“拱”,抵達下一個落腳點——柳潭裡。
……
下碣隅裡在長津湖南側,柳潭裡在長津湖西側中部。
陸戰一師偵察分隊的判斷是準確的,志願軍9兵團的3個軍現在已經秘密運動到了長津湖地區,從公路兩側的深山密林裡窺視陸戰一師的一舉一動。
陳世榘也在根據美軍的動向,最後確定9兵團的攻擊計劃。
11月25日,偵察分隊報告了敵軍的第一個重大調整:有一大坨敵人,大約400臺各種車輛,人員估計上千人,離開下碣隅裡,但沒有走柳潭裡這邊,而是走了另一邊——去了長津湖東側,目標可能是新興裡。
這是美步7師31團,北極熊團)
雖然這一坨敵人開拔了,可下碣隅裡古土裡這一條線還是密密麻麻的美軍,沿著公路串成一串,9兵團不太好下嘴。
偵察分隊還確認,下碣隅裡的那個報廢的機場已經恢複運轉,飛機起降的頻率很高,天氣晴好的時候不到半個小時就能降落一架飛機。
陳世榘和參謀部都判斷,這一坨美軍的主力應該還是會去柳潭裡這一側的,只有這一側的公路才通向江界和集安。耐心地等待了一天,果然,下碣隅裡的美軍先是派出先導部隊試探性地向柳潭裡進發,然後,11月26、27日白天,大量的汽車在裝甲車和坦克的引導下離開下碣隅裡,前往柳潭裡安營紮寨。
陸戰一師第5團、第7團)
“前往新興裡的大約是一個團級單位的美軍,26、27日,美軍從下碣隅裡向柳潭裡進發,從車輛數推測,每天轉移一個團。所以,現在長津湖地區的四個團的美軍分成了三坨。我們先打哪一坨呢?”
陳世榘問參謀長何以祥。何以祥回答:“下碣隅裡美軍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沙包戰壕工事,有一個步兵團和大量師直屬單位。按照軍委的提醒,美軍工兵營等同於摩步營,美軍後勤兵和機關兵的槍械配備率很高,同樣也有作戰能力,恐怕不太好啃下來。柳潭裡的美軍剛剛紮營,沒有太完善的工事,但是柳潭裡有兩個團的兵力。先打新興裡比較好,那裡的美軍還沒來得及構築工事,而兵力大約也只有一個團。”
陳世榘沒有馬上做決定,而是再次俯身看地圖。
何以祥:“軍委的意見是,我們東線全殲一個美軍團就算及格的成績,如能殲滅兩個團,就可以打分優良……”
陳世榘:“我們包住美軍的一個團,就能殲滅這一個團嗎?”
何以祥:……
陳世榘:“這幾天偵察分隊數出來的坦克就有一百多輛了,我們華野解放戰爭時期,從46年到49年打完淮海,碰到的國民黨坦克數都不到100輛,還都是輕型坦克。不要把美軍當成國民黨的所謂美械部隊,要做最壞的打算。”
陳世榘指著地圖:“27軍打新興裡,可以不急於完全殲滅新興裡的敵人,但要迅速形成包圍圈讓他們動不了。20軍打下碣隅裡。24軍71師在下碣隅裡和柳潭裡之間設立阻擊線,中心是這裡,1663高地,阻止柳潭裡敵人回援,70師,給他們48小時的時間穿插,去這裡。”
陳世榘的手指最後停留在戰區地圖的最下方最南端),古土裡再往南,快到真興裡的地方。在這裡陳世榘剛剛看見了一個地名,這個地名在軍委與9兵團的往來電報中提到過。
陳世榘:“這裡有一個小水電站,公路從水電站的水門橋透過。70師務必牢牢卡住這裡,這是美軍撤回興南港的必經之路。只要守住了這裡,我們的成績至少是優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