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一師老老實實沿著公路,從興南鹹興古土裡下碣隅裡長津湖水庫西側推進,3個團成縱隊,一個挨著一個差不多可以互相掩護。這一路的目的地是江界集安,掐斷志願軍的第二條後勤線,這符合戰役發起前9兵團對美軍意圖的猜測。

美步7師31團大體上和陸戰一師一起行動,不過不是在長津湖水庫西側的路上,而是在東側。史密斯師長和阿爾蒙德打了好久的嘴炮才說動美步7師留一個團別跑那麼快)。

於是,陳士榘和9兵團參謀部最傷腦筋的問題是,美步7師的17團和32團到底想幹啥?

“這兩個團會不會抵達惠山鎮之後,向西橫掃過來,從另一條路線迂迴包抄攻擊滿浦集安?”

一名參謀提出了這個猜測。分進合擊,這也是有可能的,一路是從長津湖江界正面進攻,另一路從側翼進攻。

但另一名參謀表示不同意:“從惠山鎮進攻滿浦集安不現實。看起來他們可以沿著中朝邊境線向西橫掃,但是,實際上不存在一條沿邊境線而行的公路,這兩個城鎮之間根本沒有像樣的公路連線,而且整片地區是連綿不絕的深山,還很少居民。讓美軍的機械化摩托化部隊離開公路翻山,這根本不可能。”

9兵團參謀長何以祥:“陳司令員,我有一個假想,就是……或許美軍東線的部隊過於輕敵了,他們想搶在西線的第8集團軍之前,率先抵達中朝邊境。”

“率先抵達中朝邊境?”陳士榘司令員重複了這最後一句。

何以祥:“是的,西線的第8集團軍和東線的第10軍,相互之間相互競爭相互較勁,也是很符合常理的猜測。”

陳士榘:“可能是相互競爭,也可能是第10軍是想攻佔和控制整個東北朝鮮,這麼大一片面積的國土,這也是可以讓第10軍的司令官炫耀和邀功的資本。所以何參謀長,你是覺得這一股美軍不會抵達惠山鎮之後向西橫掃?”

何以祥:“我覺得他們抵達輝山鎮,扶持起當地的偽軍之後,會原路返回。”

陳士榘低頭看地圖。他本來就是三野的參謀長,後來才調任8兵團的司令員,當然熟悉參謀業務。看了很久,他大體上也同意了何以祥的推測。

所以,戰役剛剛開始,雙方運動員正在入場,美軍就露出了一個明顯的軟肋:分兵。兩個師6個團分成了兩股。

這時候陳士榘明白主席和中央軍委的用心了:由三野8兵團和9兵團各出兩個主力軍構成的新志願軍9兵團,讓他來擔任司令員而不是由宋時輪擔任司令員,是讓9兵團在東線發動進攻!

而驕狂的美軍果然在戰役一開始的時候,就出了個大漏子!

陳士榘:“昨天軍委給兵團的電報說的是:‘你部在東線的基本任務為保障側翼安全,但在戰役中可採取積極主動的戰術,力求殲滅東線冒進的美軍或殲其一部,使其無法繼續進攻。’主席的意思很明顯,我們在東線最佳的迎戰方案,是以攻代守,斬斷美軍的爪子,讓他們滾回去。”

以攻代守。美軍分成了兩路,而且相互之間短時間沒法支援。那麼,攻美軍的哪一路?

美步7師的17團、32團似乎應該先收拾了。兩個團肯定比四個團好收拾。9兵團先吃掉這兩個團,然後視自身損失情況和糧食彈藥剩餘量來決定是不是接著再吃掉陸戰一師外加美步7師32團。

可是——太遠了。

9兵團的4個軍現在已經機動到狼林湖長津湖一帶隱藏。全兵團除了炮兵有少量汽車,其餘全都是兩條腿走路。氣溫零下20度,再加上白天幾乎無法成規模行軍,即便以徒步行軍見長的志願軍部隊,現在日機動距離也大幅度下降。

而且,陸戰一師走的是最短路線,他們如果越過長津湖,很快就可以威脅江界。佔領了江界,再一個戰術突擊就到滿浦集安了。

如果9兵團先吃17團、32團,戰前要冒著嚴寒和敵機的轟炸走很長的路,吃掉這兩個團之後還要回頭走很長的路。這一來一回折返的時間,不敢保證陸戰一師會猛然出擊正面捅穿東線。

陳士榘的目光在這兩坨敵人之間移動了很久,最後還是下了決心:

“全軍壓上,掠襲、夜襲,先打垮陸戰一師這一大坨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