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在志司的日子

“嗷——嗷——嗷——”

防空警報聲響起,不但礦洞外有,礦洞內也用廣播播放警報聲。這還是日據時期留下的警報器,聲音特別刺耳嘈雜。毛岸英——或者叫小曹——他現在的化名是曹永福,在自己工作的“機要室”忙著處理密電,防空警報響起後,隔壁十幾米遠的彭總喊了一句:

“——小曹,清點一下你們秘書處的同志都回來沒有!”

“好的,彭老總。”

毛岸英走出機要室,在被志願軍司令部徵用的礦洞裡走了個來回,礦洞燈光很昏暗,有幾處的電燈幹脆就是不亮的,毛岸英得打手電才能看清楚前路。確認秘書處的其餘四名同志都好好地呆在洞內,毛岸英這才放下心來。

志司——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現在就這樣憋屈地藏身於礦洞內。

位置是大榆洞,位於平安北道東昌郡。這裡曾是朝鮮一座有名的金礦,日本在這裡瘋狂採掘幾十年,掠奪了近百噸黃金,直至礦脈枯竭。幾十年的開採在這一帶的山中形成了好幾條體系化的綿延不絕的礦洞,大榆洞金礦本身又位於比較偏僻的山區,用來做指揮部比較有利於防空襲。

但安全是安全了,住得可不舒服。

金礦的礦洞可不是地下商場或者地鐵站。作為礦山,如果1.8米的高度就足夠採礦,日本人絕不會挖1.9米。現在從彭總到“小曹”再到普通戰士,就這麼窩在這些狹窄的礦洞裡面。礦洞的主幹道還稍微好點,因為要鋪軌道通小火車往地面上運礦石,因此有3.3米寬、2.5米高,而供人行走的支線、物資儲藏處或者礦工休息處高度就只有1.4~1.8米。

毛岸英的機要室就在主幹道橫向擴充套件出來的一個物資儲藏處,面積不到5平方米,而且是不規則形狀,像是個被啃了兩口的土豆。小曹的工作桌、裝密電翻譯碼本的鐵軌以及他的一張床全都在這裡。

出去走了一圈,毛岸英回來,這才想起已經是11月20日了,可昨天的日歷還忘了撕。

把“19日”的日歷紙撕下來,再開啟自己的日記本,把19日夾進去,毛岸英提筆寫昨天的日記。

“11月19日,多雲,夜間小雪。”

“西線發起戰役反擊的日子臨近,志司的工作變得極為緊張。不僅參謀部的作戰處、後勤處工作飽和,機要處的秘書們每天需翻譯的電文也多了好幾倍。”

“10月底到11月初的一系列戰鬥,讓志司以及所有入朝參戰的志願軍指戰員吃了一顆定心丸:美國鬼子不是神仙,他們也會打敗仗。但是在戰略上藐視對手,在戰役和戰術上必須重視對手。”

“從入朝參戰至今,各個部隊上報的損失大多與空襲有關。美軍的飛機不但數量多,而且投彈相當準確。”

“在軍隅裡附近,38軍112師的師部被美軍俯沖轟炸機摧毀,美軍飛行員將炸彈準確地水平送入了5x00名同志犧牲。彭總知道這個訊息之後也沉默了很久,接下來就讓志司所有部門所有同志,再次加強防空襲意識。”

“入朝參戰的部隊,白天幾乎無法行軍,美國飛機只要看到公路上有汽車或者列隊的人員在活動,轟炸機會下來轟炸掃射;偵察機則召喚轟炸機在半個小時內抵達轟炸。所有的部隊都必須在夜間機動,走到淩晨三四點時就必須從公路下來,花1到2個小時尋找安全的地方加防空偽裝隱藏起來。”

“即便掛上了樹枝、做好了偽裝,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隸屬於13兵團的炮兵第1師前天經過一夜行軍,在雲山往南一點的地方隱藏度過白天。可能有一部分重灌備的防空偽裝沒有做到完善,美軍路過的兩架‘油挑子’俯沖下來,很隨意地丟了4個炸彈並俯沖掃射。”

“‘油挑子’俯沖轟炸的位置正是炮兵第1師的車輛隱藏的地方。炸彈炸中了運載炮彈的卡車,巨大的爆炸讓美軍飛行員確定這一帶有志願軍隱藏,於是這兩架‘油挑子’召喚了十幾架各種飛機,在半小時之後對同一地點反複轟炸。”

“炮1師在轟炸中損失了5門重炮,佔他們師火炮總數的七分之一;損失了35輛卡車和其上攜帶的彈藥,佔彈藥基數的三分之一。”

“彭總即將發動的下一階段作戰很艱難,但我們必須打贏。不再給美國人一次當頭重擊,他們是不會意識到中國人民反侵略反帝國主義的決心和力量,也就不會乖乖退出朝鮮。”

……

毛岸英寫日記的時候,彭總的誘敵深入已見成效,過幾天就到收網的時候了。

第二次戰役——本質上就是誘敵深入再突然從側翼穿插包圍。

從11月5日結束追擊開始,彭總就在謀劃誘敵深入的計劃。第一次戰役之後,聯合國軍全部退回了清川江南岸,但他們在南岸整頓好部隊之後,肯定是要回頭繼續進攻的。彭總知道聯合國軍的這個想法,因此在戰役第一階段故意後撤,在聯合國軍那邊顯示出志願軍真的只是想在中國邊境線附近保住一條緩沖區而已。

志願軍的行動完全符合美軍的預期,從麥克阿瑟到沃克的所有美軍將領都深信不疑。在聯合國軍開始試探性進攻後,志願軍按預定計劃以部分兵力節節抗擊,主力向後轉移。麥克阿瑟大喜,覺得聖誕節結束戰爭穩了,讓第8集團軍加快推進速度。

11月20日,聯合國軍西線部隊進至嘉山、龍山洞至德川、寧遠一線,已經接近志願軍的預設戰場了。

在東線,美步7師依靠全摩托化裝備一路狂飆急進,三個團兵分三路,先頭部隊已經越過長津湖。在東線的另一個師——陸戰一師走得比美步7師慢,正不慌不忙地沿著興南鹹興的公路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