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冰雕連,冰雕連!

中南海。

1950年的時候,嚴格來說沒有“中央軍委”,或者對外不是這麼提的。現在相應的國家軍事機構叫做“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除了黨內的軍委委員之外還有若幹黨外人士主要是起義將領)。

在書記處的會議上決定:穿越而來的公文包僅限於政治局書記處書記知曉,外層的組織,如中央委員會、中央軍事委員會等等,都不能透露。

當然,還有李刻農和羅銳卿也知道此事,不過這兩位同志的黨性和保密紀律是沒問題的,他們都是革命戰爭長期考驗的、黨和軍隊的高階幹部。

今天在中南海召開的是軍事委員會會議,時間已經是11月8日,這次會議主要是總結檢討第一次戰役得失,聽取彭總提出的第二次戰役的計劃方案並進行討論。

第一次戰役殲滅美韓軍1.5萬人,其中美軍2000餘人。志願軍傷亡1.07萬人。聯合國軍在遭連續多次打擊之後退回了清川江以南,但各種情報研判,在第一次戰役中美軍只是傷了點皮毛而已,他們撤退主要是有點發懵。在清川江以南休息、補給,重新調整部署之後,聯合國軍肯定會捲土重來。

證據……要什麼證據?麥克阿瑟在接受日本記者採訪的時候baba把他的計劃全說了,而且還加上了一句總結:“小夥子們可以回家過聖誕節!”

“和美軍的首次交戰,我們雖然打贏了,可是也不要過分樂觀。”

主席說話。“刻農,志願軍在前段時間的傷亡已經彙總出來了吧?”

李刻農:“剛剛統計出來。我方傷亡1萬零七百人,其中損失最大的是攻打雲山的39軍,戰鬥中我軍殲敵2046名人,其中美軍1141人;9軍的一線戰鬥細節,當時39軍從三路包夾,並且順利突入了美軍的核心防禦區,把他們的部署全部給打散了,但就這樣,美軍美騎一師第5團的指揮機構硬是乘坐裝甲車,由坦克開道跑了出去,所以39軍戰報裡也承認,他們沒有完成整建制殲滅的任務。”

朱老總:“這種態勢,要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我們早就進入漫山遍野抓俘虜的階段了,可是最後只打了個擊潰戰。”

陳毅:“這次反擊戰役志願軍傷亡1萬多人,同志們,我們三野打黃百韜兵團,戰場上的傷亡也就一萬出頭,戰績是全殲一個兵團。”

羅榮桓:“四野解放戰爭時也差不多,遼西大追殲,廖耀湘兵團全軍覆沒,我軍的傷亡還不到一萬呢。”

朱老總:“所以我這幾個月一直在強調,不要輕視美軍,不要把美軍和裝備美械的國民黨軍等同起來。從現在來看,9兵團和下面的各個軍,戰前對美軍的戰鬥力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這認識還不太夠。即將入朝參戰的9兵團要更加的重視這個問題。”

葉劍英:“那麼下一階段的戰鬥,麥克阿瑟肯定是要進攻的,但他並沒有向記者披露詳細的進攻計劃,因此,我們要透過各種渠道對他做一個預判。主席剛才說的,聯合國軍有可能在東線也做文章,這是很符合邏輯的。現代機械化摩托化部隊善於利用摩托化裝備和良好的道路,做大範圍的迂迴機動、鉗形攻擊。”

賀龍:“東線美軍迂迴,目標集安,等等,他們已經發現了集安是我們的交通線了?”

李刻農:“集安從10月中旬我們還未出國參戰的時候就每天都有美軍飛機做不間斷的偵察;在11月3日,集安遭遇了第一波美軍飛機的轟炸,是b29,所幸有高射炮的掩護,美軍轟炸機只敢在高空投彈,我們地面防空偽裝也做得不錯,損失輕微。但美軍肯定已經確定了,這是我們的另一條補給線。”

葉劍英:“那接下來我們肯定要採取應對措施了。……主席在7、8月份就重組9兵團,並且調到東北,是很有前瞻性的,正好用得上。接下來的戰鬥,13兵團6個軍打西線,9兵團4個軍打東線。”

葉帥現在還非常震驚,半個小時前主席在朝鮮地圖上看似隨意地劃了一條線,從聯合國軍登陸的興南港向北、向西北延伸,經過長津湖和江界直指集安。這條路線也是葉帥所認為的美軍最有可能的東線包抄路線。

葉帥其實還發現了更多的“不正常”現象。似乎從兩三個月前開始,主席、總理、朱老總他們這些人出現的時候,臉色都凝重了很多,尤其是在討論朝鮮戰事的時候。在10月份決定出兵的連續兩天的會議上,主席總理這幾位出人意料地一直保持緘默,或者說話但是不表明自己的態度,直到第二天下午才陸續開口。

……還是回到正事。軍委委員們審核了彭總提出的下一階段戰役計劃,略作了一些補充,然後就原則上同意了此次作戰計劃。

當然也就是確定9兵團從集安入朝參戰,板上釘釘了。13兵團負責在西線打擊第8集團軍,9兵團在東線打擊美第10軍。

與此同時,軍委委員們也一致同意,朝鮮戰爭發展到抗美援朝階段,戰爭的規模將有明顯的擴大,為此還需要組建第二梯隊的力量。解放軍第3兵團和第19兵團要改組成為志願軍9兵團、19兵團,調往東北進行訓練和換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