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理出頭緒(第2/2頁)
章節報錯
輸不可怕,死也不可怕,關鍵輸要輸個明白,死也要死個清楚。
再聰明的人也不能無中生有。
如果事情千頭萬緒,道衍自信能理順清楚。但白天的事情實在是太過詭異,也太過簡單:白天,李善長和李存義先後來到了燕王府,然後一個服毒,一個抹脖子,雙雙自盡了。
一句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全齊了。這讓他實在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一定,一定有一個起因,’道衍靜靜地思考‘我一定能想到!’
“唉”見道衍一言不發,朱棣長嘆一聲,也沒有強求,因為他知道自己有些強人所難了。
良久,
道衍終於還是開口了“王爺,請您認真的想一想,最近到底和韓國公兄弟有沒有什麼交集?”
“孤王絕對沒有派刺客去他府上!”朱棣焦急的回道。
“不”道衍睜開了眼睛“刺客之說本是無稽之談,貧僧相信王爺。貧僧問的是有沒有任何交集,哪怕是見面說話,或者送禮,什麼都算,請王爺仔細想想。”
“這。。。”朱棣猶豫了一會“確實沒有啊,孤王躲他都來不及,又怎會與他産生交集。”
“阿彌陀佛”道衍又閉上了眼睛。
還是那句話,韓國公要完蛋基本是人盡皆知的事,他的門生親朋都在躲他,朱棣又怎會與他結交呢?對於朱棣的話,道衍是相信的,只是再確認一次。
這一次,朱棣沒有久等。
不到盞茶的功夫,道衍又睜開了眼睛“世間之事本是千絲萬縷,互有聯系,韓國公的死對於皇上最為有利,這一點毋庸置疑!”
“大師說的是,”朱棣點點頭,表示贊同“只要韓國公不是死在父皇聖旨之下,那麼他的死就不會對父皇的名聲産生影響。”
“皇上並不是個在乎名聲的人,這點暫且不談。韓國公死在燕王府,損害了燕王府的名聲,更陷王爺於不義,這又對誰有利呢?”
“這。。。。”這個問題朱棣回答不上來。
“對皇長孫最有利!”道衍自己揭曉了答案。“如果說最近有什麼異事,那就是殿下在禦花園欺侮了皇長孫。”
“啊!”朱棣驚撥出聲。這個答案他不是想不到,而是根本沒往這個方向想。因為他太瞭解他的那個侄兒。朱允炆隨他的父親,生性懦弱,心慈手軟。身邊的近臣也都是黃子澄,齊泰一眾仁義君子。他們在一起是不可能有這種狠心,下這種黑手的。
“這,不太可能吧。。。允炆他。。”朱棣有些不太確定。
“千歲”道衍的聲音沉穩自信“這是最可能的答案了。我也深知允炆殿下的為人不可能做出這種陰謀。但他不行不代表他身邊的人不行。齊泰也好,黃子澄也罷,這些人都只是我們看到的,不排除皇上又給他暗地裡安排了人手的可能。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皇上讓一個人暗地了結韓國公,而這個人卻是皇長孫得人,暗地裡不知用了何等手段讓韓國公死在我們手上。一石二鳥,手段極高啊”
好一個道衍,竟然真的讓他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聽了道衍的一番話,朱棣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果你瞭解你一個人,你就不會怕他。他不怕朱允炆的身份,地位,資源,威望。但他害怕這個突然出現的他不知道的力量。他有些不知所措。。。。。
“千歲”道衍又開口了“千歲勿慌,如今之計,一是想方設法打聽這個新出現的人是誰,但我想皇上應該會有所阻攔,盡力去做就好,二是想辦法平息韓國公兄弟的死。”
“對對,大堂上那兩句屍體我們如何處置?”
“公事公辦就是”
“公事公辦?”
“一會兒著人去順天府報案,然後等順天府派人來收屍驗屍斷案。王爺什麼也不要做,也不要隱瞞什麼”
“這。。。”朱棣有些遲疑。
“無妨”道衍擺了擺手,說道“王爺是真的無辜這點暫且不提,韓國公死了,真正著急的應該是皇上才是。殿下不必焦慮”
朱棣想了好一會兒,才想明白道衍的意思。如釋負重的長出一口氣,站起身說道“辛苦大師為小王開解,小王知道如何去做了,這就去安排便是。”
心中有數,辦事不慌。看到自己的那個雄才大略的燕王千歲又回來了,道衍滿意的點點頭,起身出了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