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中(第1/3頁)
章節報錯
扶鸞起乩ji),又叫扶乩。
是中國道教的一種佔蔔方法,又稱扶箕、抬箕、扶鸞、揮鸞、降筆、請仙、蔔紫姑、架乩等等,扶,指扶架子;乩,謂蔔以問疑。從性質上來說,大概類似於筆仙,只是筆仙招的是鬼,而扶乩請的是神。
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這種人被為鸞生或乩身。神明會附身在鸞生身上,寫出一些字跡,以傳達神明的想法。信徒透過這種方式,與神靈溝通,以瞭解神靈的意思。
道極殿偏殿之中,正在進行著一場步驟嚴謹的扶乩。
淺淺的沙盤之中盛滿了灰土,乩筆的末端被幾根金絲綁起,懸在了一個金環的中央。兩個七八歲上下的道童穿著一身紫衣,扶著金環,聚精會神的念著不知名的經咒,萬從心站在正當中,撚須闔目,向著面前的神像呢喃有聲。
“陛下,”劉喜低低的聲音,似乎怕驚擾了天上的神靈,對著朱允炆道:“萬仙長看來是要起乩,為陛下求來神靈的點化,您看這神像。”劉喜伸手一指萬從心面前的神像,介紹道:“這是紫姑的神像,奴婢聽說,乩神之中紫姑最靈了。”
“啊,是,是嗎?”朱允炆似乎有些緊張,握著拳頭,側臉問道:“那朕現在應該做什麼?禱告嗎?還是磕頭?”
“都不用。”萬從心在這時似乎完成了準備,轉頭開口道:“陛下只需用硃砂將心中所惑寫在黃表紙上,貧道自會為陛下轉告紫姑。”
“哦哦,朕知道了。”朱允炆四下一打量,見左邊不遠有一方桌,上邊擺著文房四寶等一應物什,便邁步走去。就在這轉頭的檔口,卻沒看到,身背後,劉喜沖著萬從心點了點頭,一根手指淩空畫了一個小小的圓圈。
萬從心也不著痕跡的點頭回應,心照不宣。
筆落硃砂染,刷刷點點的寫下幾個字,朱允炆將黃表紙疊了兩下,遞給了萬從心:“仙長,還需要朕做什麼嗎?”
“不用,剩下的事自有貧道,陛下靜觀便是。”萬從心說著話,將疊好的黃表紙隨手一抖,無因火起,黃表紙一時化為灰燼,還沒等火光消散,只聽萬從心一聲大喝:“五福萬法護身,五方揭諦同往。天地陰陽禁閉,紫姑可下塵凡!”
話剛說完,只見萬從心猛然一翻白眼,渾身抖若篩糠,顫慄半晌,猛然一停,身上卻是多了一股子的陰柔氣勢,就好像。。。真的有個女神附了身一般,雙目開合之間自有一股神光籠罩,周身上下也繚繞著一股異香。
“這。。。真的請下神來了?”朱允炆被萬從心的一番表現唬的一愣一愣的,一臉的不敢置信。他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伎倆,心中已然是信了幾分。
“凡間帝君所請,本仙已知,無需多言。”萬從心的老臉露出了一個頗有些嫵媚的笑容來,抬手落下,分別在兩個扶乩的道童頭頂猛拍三下,只見兩個道童嘴中一直誦唸的咒文停下,隨後閉上眼睛,挪動金環,緩緩地,在沙盤上畫下了一個不太規則的圓圈。再然後,一翻白眼,人事不知。
“此為帝王心中所求,自行領悟便是,本仙去也。”萬從心說完,又是白眼一翻,也昏了過去。
“額。。。”朱允炆愣了,這,這就完事兒了?。。。一個圓圈,算是怎麼回事?有心問問吧,“懂行”的三個人都昏過去了,側臉看看劉喜,也是一臉茫然,朱允炆轉念,也罷,等萬仙長醒來再問就是了,也不敢亂動,便與劉喜對著沙盤上的圓圈靜立等待。
。。。。。。
“檔頭,您這是去哪?”
“最近賭錢走了背字,出去找人算算。”
“嗐,檔頭,”東廠門口,一個番子笑道:“賭錢的事兒,你找算命的有什麼用,直接找他們行首王通吃說句話,包你百戰百勝。”
“那還有什麼意思。”皮鐵心不愧笑面金剛之名,對於屬下們沒大沒小的打趣也不生氣,擺擺手,一搖三晃的向東面而去。
穿大街過小巷,皮鐵心來到了夫子廟前。並非什麼節日,自然也不會多麼熱鬧。不過攤位倒是不少,清一色的,全是些算命測字的,中間還夾雜著幾個窮酸書生的字畫攤。
皮鐵心左右看看,來回走了兩圈,最後才在一個不太起眼的攤子前邊坐下。
“測字?看相?”
“測字。”
“哦。”算命的先生攤開宣紙,遞上了一支筆,隨後撚著胡須,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