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洪武三十一年 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百姓們沒有太多的追求,他們想要的,不過就是一日三餐,能有口飽飯,手裡稍微攢下一點餘錢即可。其它的他們不會去想,殿下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去給。”
“若孤想給呢?”
“那就難了。”方孝孺微笑著,侃侃而談:“北方一夫耕田三五十畝,畝收麥一石以上。夏麥秋粟合為兩石上下。南方土地肥沃,兩季稻穀畝産可達四石。不計其它苛捐雜稅,朝廷對于田稅的徵收為三十稅一,若是加上其它苛捐雜稅併入田稅中計算,大概可以折為二十稅一。
而朝廷每年除了花費在水利等各項工程上的必要用度之外,餘者大多都用在了給朝中官員發放俸祿上以及籌措軍備上。
也就是說,殿下若想讓百姓們多些存餉,就必須繼續減少官員們的俸祿。而減少俸祿的後果,就是讓貪腐更加嚴重。這一點我不說,相信殿下也能明白。”
。。。。。。
“正學先生確有大才,殿下若能有此人相助,是天下百姓之福,亦是殿下之福。”
方孝孺離去後,徐如意對朱允炆正色說道。
“哦?”朱允炆驚訝的看著徐如意:“從沒見你如此推崇一個人,今日你二人只見了一面便得出如此結論,詳細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殿下,奴婢懂得不多,但卻也知道,治理天下,不外乎文治武功。正學先生不懂軍事,點出藩王之弊,卻不細說,說明此人有自知之明,不是紙上談兵之人。而說起文治,他從民生入手,將百姓的收支說的頭頭是道,又以數字為依據,令人信服。最後又講決策之權交到了殿下手中,說明他知進退,尊上。這樣的人,難道還不是大才嗎?”
說實話,徐如意心中對這些古代的道學先生們印象並不是很好,尤其是接觸了黃子澄,齊泰等人之後,反感尤勝。
全憑想象做事,誇誇其談,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書生誤國,指的就是他們這群人。
原本以為這方孝孺也是一丘之貉,如今一看萬全不是一個概念,在這裡,徐如意不得不敬佩朱元璋識人之明。
朱允炆若有所思的回味著之前方孝孺和徐如意所說的一番話,徐如意也不打擾,靜立一旁。
不知何時,殿外一個小黃門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殿下,殿下!哎呦!”小黃門在門口被絆了一跤,摔了一個大馬趴。臉上都嗑出了血,卻顧不得擦,三步兩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口中呼喊道:“殿下,大事不好了!”
朱允炆還沒反應過來,徐如意上前厲聲喝道:“慌慌張張的像什麼樣子!有什麼事情想清楚了再說!”
“是!”小太監被徐如意的樣子嚇了一跳,嚥了一口口水,勉強穩定心神,哆哆嗦嗦的說道:“殿下,皇上剛才在禦花園中賞花,突然口吐鮮血暈倒了,至今昏迷不醒,已經被抬到了養心殿中,張公公他。。。”
“你說什麼!”朱允炆聽到此處,站起身驚呼一聲,隨後身子晃了一晃,眼見著就要暈厥過去。
“殿下!”徐如意趕忙扶住,右掌貼在朱允炆後心處,一股溫和內力注入,穩定朱允炆心脈氣血。
“我,我。。。皇爺爺!”總算沒有倒下,朱允炆大喝一聲,向著養心殿奔去,徐如意緊隨其後。
“皇爺嗚嗚嗚。。。。”氣喘籲籲的跑到養心殿門口,朱允炆開口就要呼喊,卻被身後的徐如意一把捂住了嘴:“殿下,小點兒聲,小心驚擾了皇上!”
“啊,哦!”朱允炆點點頭,隨後盡量的輕手輕腳的急急走了進去。
龍床上,朱元璋雙目緊閉,面色慘白。一個老邁的太醫在一旁閉目號脈。
朱允炆揮揮手止住就要下拜的宮娥太監,隨後雙目緊緊地盯著太醫。每一次太醫眉頭皺起,他的心都跟著“咯噔”一聲。
半晌,太醫放下了朱元璋的手腕,輕輕的放在錦被中掖好,向殿外一指,輕聲示意道:“殿下,請跟我來。”
養心殿外,朱允炆迫不及待的問道:“皇爺爺到底怎麼樣?”
“殿下。”太醫低聲說道:“據微臣看來,陛下氣血充盈,脈象平穩有力,好似壯年男子。。。”
“這麼說我皇爺爺沒事?”朱允炆驚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