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答案是肯定的。

這個答案並不是朱元璋想出來的,但他深有體會。

情報部門的存在最早源自軍中,探子斥候都可以算是情報部門的人。而將其用到政治上,成為皇帝的鷹犬這一點,就要感謝秦始皇嬴政的智慧了。

錦衣衛雖然是朱元璋建立的,可早在秦朝,就已經有了類似的部門,它的名字叫黑冰臺,之後歷朝歷代皇帝都成立了相似職能的衙門,較為出名的,比如漢朝的繡衣使者漢武帝創立,曾逼死太子。)、三國時期的校事、唐朝武則天的梅花內衛、宋朝的行營近衛所、等等等等。元朝好像沒有,但它是個特例,而且只存在了九十八年,它的經歷似乎只是反證了情報部門存在的必要性。如果元朝皇帝手裡能有錦衣衛這樣的利刃,那下邊的那些汗王頭領也不會不服他了。

朱元璋小時候沒有讀過多少書,他的治國經驗就是兩個字:平衡。有陰,必然要有陽。他為每一個人都安排了位置、責任,以及相對應的對手,包括他自己。他的處世哲學告訴他:只有平衡的才是最穩固的。他之前一直以為錦衣衛不過也就是他為自己安排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對手之一,不,算不上對手,只能算是一個玩物。想起來就用一用,不想要了就隨手砸掉。

第一任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就是如此,朱元璋用他處理完了文官集團,隨口一句話,便要了他的性命,之後又隨手一道旨意,便裁撤了錦衣衛衙門,雖然只是換了個名字,但他證明瞭自己對錦衣衛絕對的掌控。

可這一次蜀地傳來的急報,讓朱元璋看到了一個問題:錦衣衛雖然只是一把刀,可他是握在皇帝手裡的刀。當刀産生思想的時候,砍得就不一定是皇帝的敵人了。

朱椿為什麼會上當,派兵進擊馬頭山?因為他相信錦衣衛是忠心的。

朱元璋為什麼會上當,同意朱椿的請示?因為他也相信了錦衣衛的忠心。

可現實將一記耳光重重的打在了他們二人的臉上,也打在了大明朝的臉上。

既然問題已經出現了,那解決也就是了,只是朱元璋現在有些拿不定主意。

‘難道要裁撤錦衣衛?’朱元璋想著,隨後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方案。

錦衣衛的存在所帶來的那種全知全能的感覺讓人迷醉,也讓皇帝這個稱號變得名副其實。更何況,之後還要指望它來殺人呢。

可不裁撤的話。。。。。。

‘再成立一個錦衣衛?’朱元璋低聲自語道“一個用來監管錦衣衛的錦衣衛。”

不得不說,事物的存在自有其道理,歷史也有著他的必然性存在。

朱元璋裁撤了宰相,可後世出現了大學士這個管天管地的怪物。朱元璋不許太監幹政,結果朱棣建立了東廠,朱瞻基建立了內書堂,重新定義了司禮監。

一個一個的新奇産物,其實說白了,都是權力鬥爭的結果與必然。文官們需要更強的話語權,需要一個領頭人,所以出現了大學士。而皇帝面對著日益強大的文官集團,也需要新的力量來抗衡,所以他們看準了太監這個群體。

這簡直是就是必然的,你要壓制文官,自然就不能依靠文官。

同樣的,此刻,朱元璋想要壓制錦衣衛,他能想到誰呢?

“老張啊”朱元璋看著面前的白紙,輕聲說道。

“老奴在”老張在一旁輕聲應道。

“你說。。。。。如果我要收回之前說過的話,用什麼理由好呢?”朱元璋的語調很平淡,沒有什麼抑揚頓挫,就好像是一句家常閑聊。

可老張聽在耳中,腦筋飛轉,眼中精光閃動。從朱元璋進入這禦書房開始,他就一直在旁邊伺候著。朱元璋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老張都看在心裡,他知道,這是一個良機,一個真正的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