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來,盛極一時的名詩名句歷朝歷代可謂數不勝數,或因辭藻的華麗優美,又或者因為當時的政治需要,甚至有可能是因為作者自身的身份和名氣等等。但真正能夠做到流傳千古的卻並不多,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打動人心,讓與聞者産生共鳴。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養浩的一首潼關懷古真可謂道盡了世事滄桑。

“黑子啊黑子,”徐如意坐在黑驢的背上,輕輕地撫了撫它的鬃毛,“真希望你能走慢點啊。。。”

黑驢並不能理解自己背上主人的話語,依舊悠閑地走著。

對於自己胯下的黑驢,徐如意大概有了些瞭解,也有了些猜測。

自從買了這頭驢子,徐如意覺得自己應該是撿到寶了。這頭夯貨雖然平日裡懶懶散散的,但每次只要酒喝飽了,那可真是一路狂奔。雖然不至於日行千裡,但一定的距離下,速度真是不弱於一般的駿馬,而且還很穩,坐在它背上的徐如意從來沒有顛簸的感覺。

徐如意並沒有相馬相驢的本事,不過前世的時候,他曾聽人說相聲的時候提過一種特別的驢。

龍性本淫,常常與其他族類交配,若是將蜈蚣汙了,生下的叫飛龍;若將馬汙了,生下的就叫龍馬;其中,若將驢汙了,生下的就叫做特。傳說文昌帝君的坐騎就是特。

人們常說千裡獨行特,指的也就是這種驢。

它的速度徐如意是體驗到了,不過他寧願它能走的慢一點。

<101nove.d南邊的敘州府地龍翻身,殃及治下一十六個村縣。根據大明朝的版圖劃分,全國共分兩京一十三省。其中四川布政司,也就是相當於今天的四川省,下轄九府一州。敘州府和cd府都屬於其管轄範圍。)

古時候的通訊與交通並不發達,尤其關鍵的是官員的職責劃分太過於複雜和簡單。

說簡單,四川布政使衙門基本可以直接管轄自己治下所有的人事政務,一場地龍翻身,衙門官員只要把事情調查明白,上報朝廷也就好了。

說複雜,則是因為四川之內名義上雖然布政使官職最大,但他不能管到軍隊的頭上,不能管到藩王的頭上蜀王朱椿,洪武二十三年就藩cd府),所以如果要調查地龍翻身所造成的損失傷亡,就只能靠自己手下的那些書生文官,還有衙役班頭等等。

互相推諉,效率低下,又怎麼能夠很快的將事情查好上報呢?

對於這些真正辦事的人來說,地龍翻身又翻不到他們的頭上,查的快慢好壞都不會影響自己的前程,就算上邊想發火也拿他們沒辦法,畢竟法不責眾。

不過下邊受災的百姓可就受了苦了。

“唉。。。”徐如意嘆了一口氣,有些無奈的閉上眼睛,搖了搖頭。

雖然距離四川布政司還有一段距離,可是陸陸續續的,官道上,城鎮裡已經開始出現逃難的災民了。

災民與一般意義上的乞丐還是有些不同的,最大的區別在於眼神,乞丐的眼神是一種習慣,要到錢的時候,他們的笑不假,挨餓叫喊的時候他們的哭也不真。而這些逃難的災民,他們的眼神之中有著疑惑,有著茫然,還有著渴望。

只要看著他們的眼睛,你似乎就能明白他們心中的迷茫:“為什麼是我?”“我要去哪?”“我會怎樣?”

天災與人禍不同,人禍發生的時候,你可以有一個發洩和仇恨的物件。比如你被強盜搶了,你可以罵強盜,你可以拼命。可天災發生的時候,你也只能怨自己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