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打倒孔家店(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巧,雍糾的妻子雍姬正好路過,在窗邊聽到了這個訊息,驚得魂不附體。
她回到自己的臥室,反覆糾結。
若是不把這件事告訴父親,父親一定會死在丈夫手中。
反之,若是說了,父親反殺過來,丈夫也活不了。
一個是父親,一個是丈夫,實在難以抉擇。
無奈之下,雍姬找來母親,旁敲側擊問她:“父親與丈夫,哪個更親近、更重要?”
母親說:“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意思是,丈夫沒了可以再找,只要是適齡男子,人人都可以做你的夫君,父親卻只有一個。
雍姬一聽有道理啊,丈夫沒了可以再找,父親沒了就真的沒了,於是火速將訊息告訴父親。
祭仲聽到女兒秘報,心裡那叫一個氣啊,他把女婿當成兒子看待,對他那麼好,這白眼狼居然想殺他,真是可恨至極。
憤怒之下,祭仲連夜派人弄死了雍糾,並將他懸屍示眾。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丈夫和父親對於這個時代的女子來說,都是身邊最親近的人,無論死了哪一個,都是極為痛苦的。
但相較於丈夫,給了自己生命,將自己養育成人的父親,始終都是最親的,所以只能忍痛割愛。
從這個故事就不難看出,‘人盡可夫’這四個字,並沒有貶低女性的意思。
相反,以這個時代‘忠孝’的道德觀念來看,雍姬甚至可以評一個孝女楷模。
簡簡單單的成語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他了。
孔子的論語,無疑是被曲解的重災區。
譬如‘以德報怨’這個話題。
弟子問:“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答曰:“以德報怨,何以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他這話的意思是應該公平公正地對待仇怨,以恩德報答恩德。
結果又被某些人曲解為‘以德報怨’應該無條件、無原則的寬容與忍讓。
同樣的道理,儒家在發展過程中,也被人給惡意歪曲解讀了。
孔老夫子是好的。
但流傳千年的儒家,絕大部分都是禁錮思想的毒瘤。
我們應該打倒代表儒學的‘孔家店’,救出孔老夫子,讓世人從禁錮的思想中解脫出來。
不僅如此,朱綾還在文章犀利點出,‘孔家店’是以封建男權為根基形成的精神、道德、文化、思想體系。
那些所謂的大儒之所以如此包裝孔老夫子,是為了用聖人經典來掩蓋自己私下裡的骯髒行徑。
未來的大同盛世乃是男女平等的文明和諧社會,容不得這樣的精神毒瘤。
天幕曝光之後,朱綾已然成了天下人矚目的焦點。
是以,這篇文章一經發表,立刻引爆輿論,震驚天下。
滿朝文官,以及民間士紳,全都倒吸一口涼氣。
這篇文章的可怕程度,絲毫不亞於土地國有化對地主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