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嫡’真正的含義是大宗繼承權,就是能繼承整個家族,成為一家之主的那個人。

清朝九子奪嫡,奪的不是皇后肚子裡生出來的身份,而是繼承權,是皇位。

如果把‘嫡’想當然認為是正妻所生,太子胤礽根本沒必要奪嫡,因為他的母親就是皇后。

既然‘嫡’代表繼承權,能夠繼承父親爵位的那個兒子,才是真正的嫡子。

宗法制以嫡長子繼承為核心,嫡長子擁有無與倫比的繼承權。

在嫡長子這個絕對的繼承人面前,嫡次子、嫡幼子、庶長子、庶次子等,統統都是庶孽。

廣義上,正妻所生的兒子為嫡子。

狹義上,得到宗法制度認可的嫡子只有一個,就是能夠繼承家業成為大宗的那個孩子。

在封建社會,嫡庶與繼承權密切相關。

女兒沒有繼承權,無論是正妻所生,還是妾室之女,其家族地位幾乎沒什麼差別。

反正都是家族聯姻工具人,嫡女、庶女都一樣,誰又比誰高貴呢?

可笑那些嫡庶神教,將嫡庶奉為圭臬,嫡妻和嫡出子女神聖高貴不可侵犯,妾室和庶出子女卑賤如草芥,可以被嫡系任意欺凌發賣。

連‘嫡子’的真正含義都搞不懂,到處狺狺狂吠,真是笑死人了。

眼下,朱綾經過冊封成為皇太孫,僅次於皇太子朱標的大明江山第二順位繼承人,哪怕母親藍氏沒有被扶正,她也是嫡,也是大宗正統。

另外,封建時代以孝道為準則,皇帝以孝治天下,強調敦親睦族、兄友弟恭。

擁有繼承權的嫡子,也不會天天將嫡出掛在嘴上,嫡嫡道道說個沒完。

朱綾實在想不通,現代那些作者、編劇,明明是現代人,居然能自創各種封建糟粕,真不知道腦子怎麼想的。

在一個大家族裡,講究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兄弟姐妹之間要團結一致,光宗耀祖,稱呼上是不會過分強調嫡庶,而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這樣親熱叫著。

什麼嫡姐、庶妹,嫡太監發賣庶皇帝,這是哪裡跑出來的封建妖孽?

完成冊封禮後,朱綾無視性別,開始以皇太孫的身份,正式參與政務。

翌日早朝,群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步入奉天殿。

站在殿中左等右等,卻始終沒看到朱元璋出現,就連太子朱標的影子也沒見到。

這下,眾大臣心裡更慌了。

要知道,洪武帝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上朝準時準點,哪怕是生了病,也不會缺席朝會。

事出反常必有妖。

皇帝該不會是想提前退位或者交權當甩手掌櫃吧?

正想著,只見朱綾從寶座後面轉出。

緊跟著,御前總管大太監孫德捧著一卷聖旨走了出來,說道:“諸位大臣不必等了,今日皇上是不會來了。”

話音一落,殿內立刻響起一片喧譁。

完了!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