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抄!抄!抄!(第2/2頁)
章節報錯
“……”
看到這麼多財富,明晃晃擺在眼前,巨大的震撼,讓無數底層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憤恨。
他們不是第一次看到那麼多錢。
但此前看的,都是女帝帶來遼東百姓辛苦耕耘賺來的,就算再多,那也是該得的。
而眼下襬在紫禁城裡的這些,卻是士紳、地主從他們身上搜刮來的。
金光燦燦、珠寶閃耀的背後,不知染了多少人的血。
其他先不論,就說地主、士紳放貸這事兒,一本萬利。
人在家中坐,財富天上來。
等時間一到,立刻下令收賬,自有兇惡的刁奴打手打上門去收債,哪管他人賣兒賣女,家破人亡。
這才是最讓人憤怒的。
新大明。
“殺!給咱殺光他們,個個都該死!”
儘管知道士紳、地主們很有錢,卻沒想到這背後的財富居然那麼多。
超過遼東十五年的積累,那可是十幾億兩白銀的財富啊!
朱元璋想起小時候,家裡遭了大災,四處都有人在賣兒賣女。
一兩銀子就可以買一個品相不錯的孩子。
真的餓狠了,甚至一小袋糙米就可以換一個女娃。
他眼睜睜看著父母親人,因為沒錢買糧,活活餓死在家裡。
底層人的性命,在這群士紳、地主眼中,竟是如此卑賤,連家養的一條狗都不如。
在朱元璋想來,地主、士紳們能有朝廷一半左右的財富就不錯了。
沒想到啊沒想到,查出來的錢,居然比他們想象的還要高出百倍。
他心裡恨啊!
恨不得擁有朱綾的百萬大軍,然後一聲令下,前往江南血洗,將這群該死的吸血鬼統統殺光,剝了人皮,塞上稻草,掛在廟裡示眾。
朱棣卻皺了皺眉,撓頭道:“不對啊,十多億兩白銀,如果是那些大家族一代代積累,數百年下來,倒還有可能達到這個數,可遼東地區發展得再好,就算有豐富的產業能吸進,也沒有那麼多與之匹配的白銀?那麼多白銀是從哪裡搞來的?”
這話一出,眾人愣了愣。
朱元璋也從憤怒轉為了疑惑:“是啊,白銀的產量是有限的,這麼多銀子,你是從哪裡弄來的?就算有與之相等的商品產業,也沒那麼多貨幣啊?”
朱綾也不藏著掖著,直截了當道:“自然是從海外做貿易還回來的,神州大地的金銀儲量並不豐富,就算再怎麼開採,也不可能採出十幾億兩的白銀,因此不光是未來遼東,就連從地主、士紳、商人們搜來的金銀,也有相當大一部分來自海外。”
“海外?”
朱元璋眉頭緊鎖:“海外那群洋鬼子都是蠻夷,要啥沒啥,可能連一碗像樣的白米飯都沒吃過,哪來這麼多白銀?”
這就是封建制度小農思維的侷限性。
因地理阻隔,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把華夏這片土地當成了全世界的中心,認為四周都是蠻夷。
而這種思想得到最頂峰則在乾隆朝。
好大喜功的乾隆,更是覺得天朝上國,不需要洋人那些鬼玩意,閉關鎖國,最終導致大清與世界嚴重脫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