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外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時,清朝才如夢初醒,深刻體會到閉關鎖國的代價有多慘痛。

愚昧無知、盲目自大,會讓國家原地踏步,甚至不斷衰退落後。

而落後就要捱打,這是後世的血淚恥辱和教訓。

可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會。

也許是因為文明太過璀璨,沒有像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那樣一次又一次遭受外敵入侵蹂躪。

久而久之,天朝乃是上邦大國的思想觀念深入骨髓。

歷朝歷代,上至皇帝天子,下至乞丐娼妓,莫不覺得如此。

朱元璋作為傳統封建大家長,小農思維,更不可能相信,海外還有如此驚人的財富。

但事到如今,再怎麼不肯相信也得信。

華夏大地雖說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卻嚴重缺乏金銀。

若是從海外大量輸入,遼東也好,江南也罷,都不可能有這麼多金銀。

這時,朱元璋忽然想起什麼,面色陡然一變,雙眼如欲噴出火來,恨恨咬牙道:“奸賊!這群該死的奸賊,竟敢糊弄咱!”

如今得知江南士紳的大量金銀都是從海外弄來的,朱元璋一下子就想到,當年登基稱帝時,不少江南學子出身的文官,極力渲染海外威脅。

彼時,大明雖立,天下並沒有做到完全統一,內憂外患不斷。

內有是元朝殘餘勢力尚存,並沒有全面根除殆盡。

外患則更多,既有蒙元舊部,也有海外方國珍、張士誠之殘餘黨羽。

朱元璋生怕方國珍與張士誠之餘孽,與海外的蠻夷勢力相互勾結,危及大明江山的統治根基,於是就半推半就,被江南士紳為代表的官員,忽悠著實行海禁政策,嚴厲禁止民間從事海外貿易。

此刻才知道,自己又被江南士紳給忽悠了。

什麼海外威脅、餘孽反攻危及大明江山,統統都是假的。

費盡心機搞這一出,最根本的目的是想獨佔海外貿易這一塊大蛋糕。

海外貿易被禁止,且朝廷不知道這一塊的利潤有多豐厚,自然而然就沒有收取這一塊的相關稅收。

雖說朝廷明令禁止,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私下裡完全可以偷摸搞,還不用交稅。

想通這一節,朱元璋也終於明白,為何遼東的商業稅能夠佔到全年財政總收入的五成,遠遠超過農業稅,原因就出在這裡,透過海外貿易賺取了大量的金銀。

一想到每年有數千萬兩的商業稅,都以這樣的方式被江南士紳給避掉,朱元璋恨不得衝進天幕裡,將他們一個個活剮了。

朱綾見朱元璋又驚又怒,臉上的肌肉都抽搐猙獰起來,眸心一轉,不覺笑道:“看樣子,你已經想通了箇中關竅,自以為英明神武的洪武皇帝,被人當成傻子一樣忽悠得團團轉的滋味怎麼樣?”

朱元璋獰笑道:“不怎麼樣!敢糊弄到咱頭上,咱定要他粉身碎骨,死無全屍。”

他目光一轉,冷厲瞪著當年建議他實施海禁的幾個官員:“來人,將這幾條老狗拉下去,腰斬棄市,夷滅三族!”

被點到的幾個官員,瞬間傻眼了。

他們當初建議皇帝實行海禁政策,固然是收了不少來自江南的好處,卻是真是為了大明著想,海外餘孽眾多,嚴重威脅到大明王朝統治根基,嚴禁海外貿易無疑是最好的政策。

有些文人就是這樣,明明利慾薰心,非要給自己找藉口,當了那啥還要立貞節牌坊。

“皇上饒命,微臣也是為了大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