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 122 章
出了商業街再往外走,全是民房,不過有的民房外頭掛著牌子,表示裡頭在賣東西。
盛屏和榮田溪幾乎把這一片街道走遍了,才在犄角旮旯裡找到了一家磚瓦窯和土陶窯。
盛屏訂了磚,約好下午送磚上門,而鋪貼的瓦工還得單獨找,老闆一問地址是縣衙後門,險些閃了舌頭,背都彎下來了,好半天才說自己小舅子就是瓦工,手藝還不錯,盛屏只想趕快把地方收拾好,點頭讓他小舅子來。
挨著磚瓦窯就是土陶窯,盛屏買了兩個大缸:醃白菜和蘿蔔,兩個中等大小的缸:做鹹鴨蛋和松花蛋,若幹小缸:熬下飯醬。
五天後,廚房已經改造完畢,屋內屋外都鋪了磚,荒廢的水井也找人淘好,牲畜棚加了三面茅草紮的牆,外頭與柴房相鄰的過道加了一道木門,沿著門邊內外擺了一溜薄荷,牲畜棚分了區,做了一個雞窩,一個鴨窩,各買了十隻小雞小鴨,馬和驢之間也加了一道木柵欄,防止打架。
廚房裡面添了兩個櫃子,把盛屏他們帶來的幹菜用竹筐子裝好整齊擺在裡頭,左邊角落,擺著幾個大小不一的缸,白菜、蘿蔔、鹹鴨蛋已經醃好了,松花蛋要麻煩一些,盛屏暫時還沒有做。
盛屏挽起衣袖在廚房忙碌時,唐三一家把心都懸在了嗓子眼兒,生怕盛屏把他們一家趕走,誠惶誠恐的跟著盛屏,幫著洗菜、切菜、拿盤子、遞筐子。
好在盛屏只是把廚房按照她自己的想法收拾了一遍,沒自己動手做飯,等她一走,唐三摸著腦門,好半天才緩過神。
盛屏用白菜做酸菜的做法他沒見過,他們這邊人存白菜,要麼放地窖,要麼挖一個坑把白菜埋在裡面,撒鹽加水醃製的手藝,他沒見過,就是見過了也捨不得那樣做,得用多少鹽啊,他們一家一年到頭也才吃二斤鹽。
蘿蔔處理得也費事,先切成細絲攥一攥水份,放外頭晾兩天,瞧著都蔫吧了再加大蒜、生薑、鹽和他認不出但味道很刺激,聞起來麻麻絲絲的粉末,翻拌均勻了再裝進壇子裡,還用絲瓜瓤封口,把缸翻轉過來,扣在蓋子上,蓋子裡還要加水。
換成他來弄,他就直接把蘿蔔切成指頭粗直接掛在外頭曬幹了收起來,吃的時候再泡水煮就成。
唐三祖上五代都是廚子,家景一年不如一年,廚藝也一代不如一代,傳到他這裡,連本食譜都沒了,全靠他爹言傳身教,可惜年年的洪澇,讓這地裡長不出多少好東西,家也越來越窮,他能接觸到的食材很少,於是會的菜也跟著變少。
據唐三觀察下來,新縣令一家喜歡吃味道重一點兒的菜,米飯、饅頭、面條倒是不挑,剩菜剩飯沒壞的第二天熱一熱他們也吃,這些天頓頓白菜、蘿蔔、雞蛋,很少見著葷腥,他們也不抱怨,平常見著他一家了也沒什麼架子,說話也是和和氣氣的,是頂好伺候的主。
唐三一面慶幸,一面努力表現自己,在他得知盛屏要醃松花蛋時,自告奮勇表示自家有這門手藝,交給他來做,盛屏真就買了一百個鴨蛋回來讓他做。
這一百個鴨蛋得來可不容易,前頭醃鹹鴨蛋的時候,把米麵糧油鋪走了個遍,也沒得賣,盛屏、王秀和榮田溪三人只得提著籃子挨家挨戶的敲門問,這才湊夠了五十來個雞蛋和鴨蛋。
這次的鴨蛋是磚瓦窯的老闆特意從鄉下收來的,讓盛屏驚喜得很,當下對磚瓦窯老闆表示,若是還有蛋,不管是雞蛋、鴨蛋、鴿子蛋、鵝蛋,盡可送到縣衙後院來,有多少她都要。
磚瓦窯老闆險些哭出來,鄉下人攢蛋不容易,這是他走了三個村才得來的,確實是存著討好的意思送出去的,可是這禮他只打算送一次,哪能想著以後就多了個活計,哭喪著臉回了家,媳婦兒老母也跟他一起愁得直掉淚。
榮田溪到磚瓦窯時,看他一家情緒不對,納悶得很。他們帶的銀子不多,又是五兩一個銀錠,沒銅錢給他,榮田溪就去外頭換錢,一回來這老闆早走了,他只得往他家裡送去。
“我說你著什麼急?這銀子還沒拿就跑了。”
榮田溪把五錢銀子遞給他。
磚瓦窯老闆嚇得跪在地上,一個勁兒的磕頭,“大老爺,小的知錯了,小的明天就去收蛋,求大老爺饒了我一家老小的命。”
跟著其他人也都紛紛跪在地上,磕頭、哭泣。
榮田溪傻眼了,“啥呀?你們這是幹什麼?這個錢是鴨蛋錢,你賣蛋我付錢,這不是天經地義嗎?”
磚瓦窯老闆身子一抖,顫巍巍的抬頭去看榮田溪的臉,看他一臉疑惑,心裡愣了一下,後腰被媳婦兒掐了一把,又皺眉求饒:“大老爺,您再寬限幾日,我一定借到錢還您。”要不是前些天賣給他們的磚的錢買了米和碳,他肯定都掏出來還給他。
榮田溪腦子裡一團漿糊,覺得這一家子都有毛病,“你們都起來,把話說清楚,我什麼時候問你們要錢了?”回頭被蔣二哥知道了他怕不是得挨棍子啊?
他以前在榮山村的時候跟著他爹偶爾去過幾次縣衙,心裡雖說是有點兒害怕的,可是也沒這麼可怕吧。
榮田溪想了想,上前把磚瓦窯老闆扶起來,“我們縣令是新來的,這兒的規矩還不大懂,不過不管從前是什麼規矩,以後都不一樣了,你先把錢收下,後頭有事我再來找你們。”
磚瓦窯老闆臉色灰白的看著榮田溪走了,一家子跪坐在地上,神情恍惚,感覺要馬上撅過去了。
榮田溪一回去立刻把這情況跟盛屏說了,“你說他們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