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於是她去竹林,在江山青的幫助下砍了兩棵竹子,鋸成小段,從韭菜種子撒進地裡起,就用竹筒罩著,只在晚上提著燈籠檢視生長情況。
隨著兩場春雨落下,氣溫逐漸回升,水田裡開始蓄水了,大家都在田地間忙活。
盛屏有心下地,但蔣鷺不許,她就只好帶著小苗和雲雲在村裡瞎轉悠,看看現在的野菜有什麼可以值得家種的品種,然後她就發現了芋頭和魔芋。
盛屏很高興,芋頭高産,能當主食、能做甜品,非常值得種植,而魔芋雖然只能製成魔芋豆腐,可是魔芋燒鴨、烤魔芋,那也是很好吃的,也得種。
她在兩個精力旺盛的小朋友的幫助下挖了一籃子提回家,前院後院轉悠了一遍,最後繞著菜地的竹籬種了一圈。
她沒打算今年就能吃上,現在種下的是隻是種子,等到冬天挖出來,明年春天把長出來的根球分種到地裡,如此才可提高産量。
有一個特別大的魔芋,她迫不及待的就要把它給做了。
她先去廚房把草木灰弄出來,加水沖洗弄出堿水來,正要處理魔芋時遇到了兩個問題。
第一,魔芋有毒,直接觸控面板會發癢發紅;第二,沒有磨魔芋的工具。
所以她現在需要一副手套,這個可以用油布來代替,家裡正好有,雖然不知道當初蔣鷺買來有什麼用,但她現在就能用上了,這大概就是未雨綢繆吧。
為了保險起見,她還在油布裡添了一層油紙,這是這次去集市買東西的時候,給孩子們買麥仁糖,老闆給用的包裝紙。
然後再去外面找一塊凹凸不平的石頭將就用著,後面再讓石匠來家裡做個小型的石磨,也方便日後磨豆子了。
等把所需的東西準備好,已經是第二天下午了。
盛屏拿了大木盆,帶上油布手套,把魔芋切成小塊,開始操作。
一通埋頭苦幹,再抬頭天都黑了,魔芋豆腐總算是做出來了。
柳大娘看她從昨天忙到今天,可算是做成了,打趣的問她,“這個魔芋豆腐,怎麼吃啊?”
盛屏從大鐵鍋裡拿出一塊,切成薄片,“用臘肉炒。”
柳大娘捧場大聲應道:“好。”
晚飯這盤菜端上桌,兩個孩子一時沒有動筷。
他們是看著它從其貌不揚的扁圓球變成一道菜的,熬煮的過程中味道並不好聞,他們也就自然的認為這東西不好吃。
可是看其他人吃得津津有味的,好奇起來,夾了一小塊吃進嘴裡,雖然沒什麼特別的味道,但也不差,便正常的吃起來了。
一顆大魔芋製成的魔芋豆腐,數量驚人,現在沒有冰箱,與其放在家裡變質,不如拿出去送人。
第二天盛屏留了兩塊,剩下的給榮二叔、榮錢兒、榮貴、榮福和文杏家各送了兩塊,還跟他們說了做法。
送完東西回到家,盛屏架起小爐子,把魔芋切成薄片,用竹簽串起來烤,快熟時撒上鹽和花椒麵。
小苗吃得搖頭晃腦,“比炒著好吃。”
雲雲也是這樣覺得的,只是她不是很能吃麻,所以只吃了一塊,焦紅錦和柳大娘也吃不了太麻的,她就只給她們撒了鹽。
盛屏吃得挺開心的,也挺遺憾的,要是有泡菜裹在裡面烤,那味道才是最正宗的。
說起來這邊有醃筍、醃黃瓜、醃菜,泡菜卻沒有。
泡菜並不難做,難的是沒有合適的用來做泡菜的菜,比如紅蘿蔔、胡蘿蔔、豇豆,但是也有大蒜、姜、刀豆和白蘿蔔,這些應該也是能用來做泡菜的,尤其是姜,泡椒仔姜炒豬肝可是一絕。
只是這些菜暫時都沒有,倒是可以提前規劃起來,至於泡椒,辣椒是肯定沒有的,那山椒呢?
盛屏記得野山椒是本土的植物,或許山上能有?她越想越覺得可能有,就去廚房拿了竹簍出門上山尋找。
今天兩個孩子都去田裡玩兒了,沒空做她的小尾巴,正好也省得她一邊爬山一邊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
家後面的山,盛屏是上不去的,她繞著走了好遠,才找到一處上山口,她小心避開山腳的捕獸夾,攀著兩邊的樹枝進了山。
這裡顯然經常有人來,有一條蜿蜒卻清晰的走道。
這時正是山裡萬物生發的好季節,花草茂盛,她一路看到不少盛開的花,有喜歡的就挖了放進背簍,正好可以用來裝飾院子。
她一路往前走,遇見了不少村裡人,有熱心的告訴她哪裡有菌子可以撿,她就跑過去,看到了一大片的金針菇,粗壯金黃,再往前走又看到了平菇,這就比她在超市見過的小很多,畢竟是野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