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啦,竟然是個蘿莉音,盛屏憋住了沒笑,蜻蜓點水似的沖她頷首,“柳嫂子。”

“這是秦氏,是榮貴的媳婦,她今年十五,比你小一歲,你叫她月娥便好。”

秦月娥看起來就是個初中生的模樣,靦腆的跟盛屏對視,她們相□□了點頭。

“你旁邊的是秋月和秋花,她們是雙胞胎姐妹,秋月嫁給了榮錢兒,秋花嫁的是榮福,又都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你來辨一辨,看這四個孩子分別都是誰生的。”

怪不得那四個女孩兒長得那麼像,但秋月和秋花兩人眉眼間有相似之處,卻並不讓人以為是雙胞胎。

盛屏把她們六人都仔細看了遍,指著穿青色夾衣的兩個女孩兒說,“這是秋月嫂子家的,那兩個是秋花嫂子家的。”

一桌子人都笑了,其中一個女孩兒說,“嬸嬸,我娘親是秋花。”

盛屏愣住了,明明這孩子跟秋月更相似。

秋月說,“當初我跟我妹妹是同時嫁人,又差不多時候懷的孕,我比她早生一個月,孩子長大以後大家發現我的孩子跟她更相似,她的孩子也更像我,倒應了那句外甥像舅,侄女似姑。”

遺傳真是妙不可言。

秋月聲音爽朗,說起話來大大方方,笑時露齒並不用手帕或手遮掩。

“兩位嫂嫂是外村人?”

秋月點頭,“正是,我們是百草村的,妹妹真是好眼光,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別光顧著說話,菜都涼了。”劉二嬸招呼她們吃飯,倒是幾個小的都指著魚肉說,“這個好吃。”

秋月夾了一塊放進碗裡,嘗過以後,驚喜道,“這魚一點兒土腥味兒都沒有,還挺嫩,妹妹是怎麼做的?”

大魚一般都有一股土腥味兒,煮得再久也無法去除。

“我用細鹽裡外塗抹在魚身仔細揉搓,反複兩次後清洗幹淨。”盛屏指著石榴汁,“趕巧我相公昨天買了石榴,我嫌酸,就給壓成汁了,醃製時倒了些進去,這魚肉不僅不腥肉也更嫩。”

幾個婦人一副學到了的樣子。

“今年的石榴就沒有甜的,上次趕集我相公買了兩個,酸得倒牙。”柳茵茵想起來就很嫌棄,“不過弄成汁水以後倒不覺得酸了,趕明兒我也去買幾個,除夕的時候也壓成汁來喝。”

兩個男孩兒一聽就高興了,高個些的說,“娘親,多買幾個吧,石榴汁真好喝。”

一頓飯吃得非常愉快,飯後蔣鷺和盛屏把人送走了,就開始收拾碗筷。

蔣鷺在盛屏把碗筷都端去廚房時,跟她說,“大家帶來的東西我都放到裡屋了,你去看看,這裡我來收拾。”

“都帶了東西來?”

蔣鷺點頭。

盛屏往臥室走去,門一推開她就呆住了,好多竹編物,竹籃竹簍就不說了,竟然還有竹碗、竹杯、竹勺、竹筷、竹筒、竹筆架,還有盤子大小帶著蓋的圓形竹筐,這個用來放針線倒是很合適。

一個四十公分長的烏木匣子,描著紅梅報春圖,一開啟,竟然是個梳妝盒子,裡面大大小小抽屜格子加起來有二十個,最面上那層還放著兩把木梳,看來以後胭脂水粉、頭釵首飾不愁沒地放放了。

有一個麻布的袋子,盛屏解開一看,裡面竟然是處理好的皮毛,黑、白、灰、花色都有,應該是兔毛,一共有二十來張,這個拼接起來倒是可以做個毛毯,晚上蓋著睡覺一定很暖和。

另外還有一籃子蘿蔔、竹筍、菠菜,小米、高粱各一袋,甚至還有一小壇香油。

這個客請得倒劃算,這些東西加起來可比他們這頓飯值錢多了。

食物和廚房用的竹製品要放到廚房,竹筒、竹筆架放到書桌上,竹籃和梳妝盒放到梳妝臺上,皮毛暫時收到櫃子裡,盛屏打算趁著這兩天沒事,就把毛毯做出來。

麻袋重新系上袋子,一提,很重,光是皮毛不至於這麼重,她開啟在麻袋裡面一頓摸,摸到了一包硬物,拿出來一看,竟然是銀子,她趕忙拿去廚房給蔣鷺。

“今天圓圓跟我提了一嘴榮二叔教訓榮二哥的事,我就留了個心眼,在劉二嬸她們帶來的菜籃子翻了下,沒發現銀子,還以為是自己多心了。”

蔣鷺讓她把銀子收好,“沒事,就當是我借的,後面找機會再還給他。”

如此一來可支配銀兩就有四百兩了,盛屏彷彿看到青磚房在跟她招手。

她樂呵呵的把銀子放進床板的夾層中,這裡還有蔣鷺之前放的二百兩銀子,一共三百兩,等賞銀下來年後房子就能動工了。

蔣鷺把碗筷洗刷幹淨,跟盛屏說要去還桌椅,走到門口時又折身回來,“榮四水家對面有片竹林,我們可以挖點冬筍回來。”

盛屏揹著竹簍扛著鋤頭跟蔣鷺一起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