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普通的波斯領主堡壘,比想象中還要容易攻取啊。”

李察騎乘著高頭大馬,在一群驍騎營的鐵甲騎兵護衛下,緩緩步入羅爾夫堡壘中。

戰鬥的順利,僅僅五名虎賁營士兵的死亡,讓李察的心變野了。

至於前鋒營戰損一百多人,在李察眼裡根本不算損失,等到羅爾夫堡壘中的所有建築被燒光,那些被裹挾的民眾裡面的青壯,是前鋒營戰損的數倍之多!

這就是流寇戰術的可怕之處。

李察看著遠處前鋒營士兵搶奪居民糧食的行為,皺眉下令道:“告訴進來的前鋒營士兵收斂點,普通的平民都是要入夥的,別弄得以後大家見面變成仇人。

所有人的財產都必須充公,只有加入到西亞自由軍之後,才能擁有私人財產。

這叫做物資公平再分配,我們不是搶劫,僅僅只是按照功勞分配物資而已。”

李察幾句話下面的人頓時跑斷腿。

參與搶劫的人並沒有遭到懲罰,不過執行軍法的虎賁營士兵給了他們兩個選擇。

將手裡搶奪的物資交出來,然後按照功勞統一分配。

或者不用交出搶奪的物資,但不能再參加後續的戰利品分配。

李察這道命令其實就是在彌補之前的漏洞。

搶劫固然可以激勵前鋒營士兵計程車氣,但能打仗計程車兵搶劫的手段未必厲害,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公平的分配原則。

今後攻城略地的時候,所有的戰利品和搶掠到的物資,都要上繳,然後按照參加戰鬥的先後順序,殺敵數量等功勞進行再分配。

這麼做固然會讓程式變得複雜,但會變的更加公平公正。

而且,後面沒有參加戰鬥的隊伍,也能得到一些安慰獎。

李察的命令讓李二狗統領的後勤司工作量急劇增加。

好在戰鬥之前,第一批負責攻城的人就已經完成了登記。

而且先登之人在眾目睽睽之下根本不可能冒領功勞。

反倒是殺死的人頭數量產生不少爭議,不過後勤司進行了模糊處理,只要登上城頭,不管殺幾個人都按照大功計算。

畢竟在攻城的時候,踏上滿是敵人的城頭,本身就是一件極為危險的事情。

在那種境地下,不可能不去殺人,因為殺人就是在自保!

只計算登城和未登城的人,統計起來就簡單多了,畢竟城上城下一目瞭然。

理論上,第一批200多名前鋒營計程車兵,都應該登上城頭,但總是有臨陣退縮的人,在別人登城的時候,自己找個角落藏起來。

李察的夥伴又不可能親臨一線督戰,那麼做實在是太危險了。

不過此戰過後,會有一批先登的勇士充當十夫長,今後前鋒營危險的戰鬥,就不需要李察的夥伴擔任的十夫長跟隊前進了。

在戰鬥中,十夫長這種基層小官面臨的危險,並不比普通士兵低。

清理戰場,象徵性的救助傷員,將自己人的屍體挑選出來放置好,敵人的屍體堆疊在一起準備焚燒,把堡壘中的活人都分門別類抓起來!

這一系列工作完成後,已經是西亞自由軍佔領羅爾夫堡壘的第二天了。

李察沒有率先進行戰利品分配,而是讓西亞自由軍對戰死的一百多名士兵屍體舉行莊重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