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機械出身的人設計製作一個架在河道上的水車來帶動終端衝搗打漿的器械還是不成問題。

尤其是長安城周邊到處是河流水道,號稱八水繞長安,正是這種水力機械的絕佳用武之地。

右衛將軍張亮的用武之地就被武元慶用在了造紙上邊,具體幹什麼呢,就是讓他領著人去砍竹子,當然其他苦活累活也有用到他的時候。

反正他是帶兵的人,手下的兵馬不少帶出去兩三千人砍砍竹子就當是鍛鍊身體了,當然並不是只有這兩三千人供他使喚,還有近萬名災民也被派去跟著張亮做伐木工,搬運工了。

武元慶這一招不但使喚噁心了張亮,還順便給李世民解決了一部分災民勞動力的問題。

原本李世民還愁著這麼多災民該讓他們幹什麼才能讓他們忙起來不胡思亂想搞事情呢,結果武元慶這一次就解決掉了近一萬人的麻煩。

而且還不是短期的勞動,基本可以算是常年累月的,反正基本可以預見只要蝗災不結束,這些人的肚子沒有著落,又不返鄉,他們這派遣勞工就要一直做下去,以工代賑,反正就是要讓他們用勞動來換取食物口糧。

武元慶這邊忙著製作水車,機械這些,另一邊還的忙著搞印刷的事情。

印刷書嘛,唐朝以前基本應該是沒有的,都是手抄書,這也是書籍價格昂貴的原因之一。

沒記錯的話,上學的時候曾經看過雕版印刷術都是唐朝時候才發明出來的,而且要一直到了中後期才傳播開來。

所以現在貞觀二年,雕版印刷術沒準都還沒出來呢,就算出來也是特麼剛剛出來,反正在長安武元慶還沒聽說過有那家的賣的書是印刷出來的。

當然,這活字印刷書更是不可能出現了。

武元慶是準備把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一起來搞的。

為什麼這樣呢,為什麼不直接搞最方便最先進的活字印刷術呢?

因為首先雕版印刷術這時候即使出來也還沒傳播開,相對於之前的手抄書來說,怎麼也算是一個飛躍性的進步。

而來,相比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對這個字的材料以及染墨的材料想對來要高不少。

不管是泥活字,木活字,還是鉛活字都是如此。

要是隻弄活字印刷,搞定材料,染墨還不知道要多久,萬一李世民懶得等了,撤了這個專案,那就不好了。

兩手準備是必須的,而且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喜歡夢幻初唐請大家收藏:()夢幻初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