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煙燻三文魚牛油果三明治(第1/2頁)
章節報錯
“怎麼樣,我是不是妥妥地問鼎最佳男配?”
齊藍看著隨“收件地址”exce表,附上的這麼一句渾身透著嘚瑟勁兒的微信,十分想從手機裡爬過去給單廣笙那張好看的臉,來一拳。
見齊藍不說話,單廣笙還不吝賜教地追了一句,“你不是有她微信嘛,給她發訊息,說,呀,好驚訝,好有緣,我們住一個小區誒!”
“哦,對了”,獨角戲越唱越有癮,“你以後給我挑本子,要是遇到這種腦殘劇情就果斷扔了,太懸浮,完全是偶像劇安排,不合適我這種邁入’下一階段’的品質男演員。”
鋪墊了小一個月,只等雜誌那頭修片、排版、確認、印刷,再到今天預售成績亮眼,這計最後的“助攻”才送到,單廣笙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你仍有興趣接觸,藉著“住同個小區”的由頭足夠攀上交情了,如果沒有更多綺思,這頓楊梅權當是對這次合作的答謝。
還有興趣嗎?
齊藍屈著食指有節奏地敲打手機,螢幕一亮一滅,一亮一滅。
當言青川認真考慮是不是要寫一篇《與單廣笙的一席話之番外篇》時——倒不是為了“立漲10萬粉”,而是打算以此為契機,串一串這麼些年下來遭遇的大大小小有意思的拍攝,從現場側寫延伸到對藝人、對娛樂行業的體察——有訊息進來。
“青川你好,我是單廣笙的經紀人,齊藍。”
“剛剛給廣笙把貴司同事的收件地址給到我,才發現我們好像住一個小區,好巧。”
一個小區?言青川瞪瞪眼。
她使勁回憶了一下這位大經紀的音容笑貌,很商務,很禮貌,看起來很忙。
怎麼看也不像會住我們小區的。
“竟然這麼巧!齊總您竟然住我們大南邊,太艱苦樸素了”,她半是客套半是調侃。
言青川去年從父母家搬出來,住進頗為地廣人稀的城市東南方向。
房子是早些年文女士拿閒錢買下做投資的,那陣子房市還算合理,五環的所謂”新開發區“,房價相比城中自是白菜了不少,其實哪怕如今新區吸引了不少知名跨國企業和本土巨頭將大本營遷入,但客觀上也存在“進城”路遙,不夠繁華熱鬧的情況,價格和城裡仍不能比。
有家有口住在這裡倒合適,小區普遍大而寬敞,綠化好,多是五六層的平層大公寓,有質量上乘的私立幼兒園儲備,學齡前兒童家庭在這裡安家落戶的居多。
但按說搞娛樂傳媒的,寫字樓多半租在東邊,住處是租是買,為了方便也多半集中在一處,東三四環或再往東北邊去,很是有幾個高尚公寓社群集中了拔尖的明星和娛樂老闆。
“東邊年輕人多,太鬧。”
“我們小區附近綠化好又寬敞,很好夜跑。”
齊藍像答題一樣認真回覆。
這倒是。言青川點點頭。
儘管當時不管是平叔叔、文女士還是平次,都不大支援她搬到南邊居住,甚至動了就在家邊上再買一套房子的念頭,既滿足了青川要求獨居有個人空間的需求長輩們認定她要求搬出去圖的就是沒人管),又不至於和家裡離得太遠,上下班通勤都不方便。
言青川當時是怎麼回絕的?大概是在城裡新買房子首付不夠,月供也供不起云云,長輩們也就懂了她不願意花家裡錢的意思,遂不再強求。
“對呀,東邊住著太著急了,還是南邊好,地廣車少綠化齊”,她湊趣地回,“我們中年人生活首選。”
齊藍看著“中年人”三個字,覺得好笑。
“我是中年人,你們才是小年輕。”
“哈哈哈哈,您還夜跑呢,比我們小年輕可厲害多了。”
他扯了扯眉頭。
“那你們年輕人”,齊藍停下來看向自己敲下的五個字,“那你們年輕人日常都怎麼作息的?”
“我是說,一個小區住著,這麼久也沒能遇到過。”
言青川盯著打疊發來的兩條訊息,又瞪了瞪眼。規規矩矩的遣詞造句,一本正經地提問方式,怎麼看都是真誠發問,可又怎麼看都透著股戲謔勁。
齊藍當然是真誠發問。
在他印象裡,媒體老師總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可以參加,不是在跑會,就是在跑會的路上。可自從上次商場偶遇到今天,窗臺上的花,從鈴蘭換到馬蹄蓮,又從馬蹄蓮替成鬱金香,竟然也沒打過哪怕一次照面。
他不免又想起上次的偶遇。和言青川一道的男人,並沒有跟隨回家,只是等她拎著大包小包進了小區門,拐到看不見,才發動車子離開。
這多少又給齊藍充了點底氣。